春园 ——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武哥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在28年艰难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中共中央机关的驻地因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和驻地局势的变化,曾发生过多次变迁。1923年初,根据当时国内革命的需要(推动国共合作),和广州革命发展的良好形势,以及上海局势的变化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央机关开展工作的情况,以及共产国际曾于1922年7月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往广州的指示,于是,192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驻广州,主要办公场所就在春园24号楼,直至9月。</p> <p class="ql-block">  春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新河浦路22、24、26号。</p> <p class="ql-block">  ▽ 新河浦路街景</p> <p class="ql-block">  ▽ 这就是“春园”,它是由一位姓黎的华侨商人建于1922年初、具有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三栋并列同一式样的砖混结构的三层公寓式小洋楼。每栋楼高13.5米、进深14.1米、宽9.8米,每栋楼之间可以相通,四周有围墙,围墙门口向南,其中24号楼门口两侧各有一石柱,石柱顶上有一座石狮子,门楣上刻“春园”二字。</p> <p class="ql-block">  ▽ 这就是“春园”24号楼。192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广州,就是在这栋楼里办公,直至9月。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就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并在这栋三层公寓式楼房里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附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召开,大会会址在春园后面的恤孤院后街31号即今恤孤院路3号。)</p> <p class="ql-block">  ▽ 这是一张“春园”24号楼的旧照。1923年初夏,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等人就是在这栋楼里研究国共合作的方式和策略,起草中共三大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制定党在当时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 进了围墙门就到了春园24号楼门口,走进去是一楼,一楼前面叫前院,后面即一楼住房。</p> <p class="ql-block">  ▽ 一楼前院右侧墙上挂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  ▽ 一楼前院左侧靠近门口是“革命伴侣”蔡和森、向警予居住和办公的房间。他们俩负责居住在春园的领导人和三大会议代表的生活保障及会议安排等事宜,为出入方便起见,所以住在一楼前院靠近门口。同时他们俩也参与研究讨论国共合作的方式问题。</p> <p class="ql-block">  ▽ 毛泽东居住和办公的房间在一楼右侧第一间。毛泽东一生来过广州11次,1923年6月是第一次来广州,是从上海乘船来广州参加中共三大会议,到广州后就入住春园。当时,身穿蓝布长衫的毛泽东,在这间房子里思考着农民运动的前景,为大会起草《农民运动决议案》。</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会议上坚持我们党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他还强调了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他的发言得到大多数代表的赞同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 这是会议厅,在二楼。1923年6月21日(中共三大会议结束后的第一天),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中央局成员的组成和分工。</p> <p class="ql-block">  ▽ 这是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春园二楼会议厅开会的场景模拟(蜡像)。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由中共三大会议代表选举产生,共9人,他们是: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执行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五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任会计。</p> <p class="ql-block">  ▽ 木制楼梯</p> <p class="ql-block">  ▽ 房间走廊地面铺着小方块花地砖。</p> <p class="ql-block">  ▽ 这是陈独秀居住和办公的房间,在二楼。</p> <p class="ql-block">  ▽ 李大钊居住和办公的房间也在二楼。</p><p class="ql-block"> 在春园和中共三大会议期间,陈独秀和李大钊常在二楼阳台一起商讨时局形势和国共合作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  ▽ 张太雷居住和办公的房间在三楼会客厅的对面。张太雷是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在春园和中共三大期间,担任马林的翻译。</p> <p class="ql-block">  ▽ 这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居住和办公的房间,在三楼会客厅的旁边。在马林房间的书桌上有一台老式的打字机,中共三大相关文件就是由马林用这台打字机打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 这是位于三楼的会客厅。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春园居住期间在这里会见中共党员,交流情况,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  ▽ 这是阅览室,在二楼后头的左侧。阅览室不大,但很精致。阅览室除了书架上的一些历史人文书籍以外,最主要的是书桌上的一本《百年春园》的历史资料。通过这本资料,你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广州的起因;广州当时革命发展的形势;共产国际对我党机关迁址的调研、安排及指令传递的过程等史实。</p> <p class="ql-block">  ▽ 1923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机关从广州迁回上海。这是中共中央迁回上海后发布的中央局人事变动的通告(图片上部)。</p> <p class="ql-block">  历史选择了春园,春园见证了历史。春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共同组织召开中共三大会议,并且是唯一的一次共同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春园见证了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层,为当时党中央的组织建设和政治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春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推动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为掀起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光辉业绩。虽然春园作为中共中央机关住址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春园在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册上却显现了光辉灿烂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这是今年七一,几名青少年学生来到春园门口扫码准备入园参观。她们既没有家长带领,也不是学校组织,而是自发来春园参观。见此情景,我颇有感触。我想春园里的故事不正是已为现在的年轻人所吸引和向往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百年春园,春园永载史册!春园永在人民心中!春园永远年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2日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