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与发小杨桦和徐玲玲相约去了位于北京798地带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参观“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 这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我们三人可谓是真正的发小。我们相识于文革开始的1966年,那时候我们8、9岁,住在广电宿舍大院里的同一栋楼,我和杨桦更是同年同月生,生日也仅相差2天,我俩的家是门挨着门的邻居,直到1982年我家搬走了才分开。文革开始那两年,停课闹革命,我们年纪小不上学,几乎每天都在院子里一起玩儿。恢复上学后,我们仨成了育民小学的同班同学,而且初中也是同校,初中三年我还和玲玲同班。虽然后来我们大概有30多年没联系了,如今我们在一起同游,正如杨桦说的,一起长大的,谁什么脾气性格到老了也没变,再聚一起,迅速就没有了生分,立马像老熟人一样了,这就是发小。<br><br>我们三人都曾去过敦煌的莫高窟,且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听说有这个敦煌艺术大展,不约而同都很感兴趣。 这是一进展厅的展览背板 在展厅内的大电子屏幕前拍照,如同亲临其境。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以“经典敦煌艺术”再现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特别挑选了70多年来敦煌几代艺术家的100多福作品,21副高保真复制壁画和八个不同时期的复制洞窟。 </p><p class="ql-block">8座精品复制洞窟,全景原大展示了石窟艺术完美的艺术魅力,其中第285窟、第320窟、第220窟、第45窟等跨越了北朝、隋唐、五代和元等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在敦煌参观莫高窟时,只能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8-9个洞窟,并且洞窟内是不可以拍照的,所以我留下的照片都是洞窟门口和莫高窟的外景。而参观这个展览,虽然都是复制品,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莫高窟的作品,还可以拍照留存,这种体验非常好。</p> 这是一进门看到的作为莫高窟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b><font color="#167efb">第158窟</font></b>中的卧佛(4/5比例复制)。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大复制的盛唐时期的第45窟 </b></p> 第45窟因保有完整精美的唐塑造型而闻名于世。正中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左手置膝上,脸型丰满圆润,神态庄严肃穆、慈悲安详。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 <b><font color="#167efb">原大复制的第320窟</font></b> 第320窟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320窟为方形覆斗顶,窟顶中心是由各种花纹组成的宝相花,四周是方胜纹,整体以红色调为主,展示这盛唐气象的富丽繁盛之态。 第320窟正面龛内的佛、弟子、菩萨为原作彩塑。 视频里可以更好地了解第320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大复制的第220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在这个窟内参观时有个讲解员在讲解,所以人很多,拍出的照片就不全了。这个讲解员讲的很好,除了通常的介绍外,还让我们了解到通常看展都不会注意到的细节。</span></p><p class="ql-block"><br></p> 第220窟是莫高窟知名度最高的洞窟之一,因为它几乎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初唐壁画的原样。220窟最初覆盖的是西夏时期的壁画,1944年敦煌研究的工作人员偶然间剥去了上层的壁画,这才发现位于底层的初唐壁画。如今在东壁壁门仍然可以见到部分西夏壁画和初唐壁画重叠的痕迹。 第220窟的正壁(西壁) 第220窟的南壁是西方净土经变画。净土宗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教派,西方的佛叫做阿弥陀佛,在梵语中是无量寿的意思。就是寿命无限的意思,他所在的西方极乐净土没有任何痛苦。 220窟北壁的壁画是东方药师经变,位于中间的东方药师七佛,在药师佛正下方有一座巨大的灯台,在灯台的两侧有燃灯的天女,在燃灯天女的两侧还有表演的乐伎和舞伎。据说这里的舞蹈正是长安城所流行的胡旋舞。这幅壁画是不可多得的初唐精品。 燃灯天女和跳胡旋舞的舞伎 东壁画的是维摩诘经变。维摩诘是一位精通佛法且善于辩论的居士,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佛知道维摩诘是诈病,便派文殊菩萨前去看望,文殊菩萨到了后就和维摩诘展开了激烈的佛法辩论,这幅壁画就是表现了维摩诘和文殊菩萨辩法的场面。在角落中画有一帝王与众位大臣围观辩论,这一帝王的形象神似阎立本《历代帝王图》里的帝王形象。是敦煌壁画中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第220窟 东壁维摩诘经变的一角 在这个窟讲解员介绍的比较详细,他还特别指着壁画中一个少女形象让大家看,他说,这个少女在壁画中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你们看她的着装,有头饰、抹胸、耳环,尤其是她还穿着长黑丝袜,与我们现代人的穿着很接近。 第220窟 初唐壁画里的少女图 <p class="ql-block">讲解员还举起他手机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里面是现在的画家靳尚谊按壁画上的意思,用现代的审美重新画了一幅的少女图,如果不说出处、年代,简直就是当代少女图。</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还跟随着这位讲解员,聆听他讲解了这幅壁画——第217窟 盛唐 佛顶尊圣陀罗尼(常书鸿临摹)</p> 据讲解员介绍,这幅壁画在此展览开展时还不叫这个名称,原来的名称是一位我国的老学者提出的,并没有引起异议,后来是一位日本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并且有理有据,被我国专家研究后认同,才改为现在这个名称。<br>讲解员还说,这幅壁画也说明在我国唐代就有了“青山绿水”之作。<br> 由于讲解员身边的听众太多,他的声音又小,听着费劲,于是我们三人就离开讲解员,继续走马观花地看展览了。 <b><font color="#167efb">原大复制的第285窟</font></b><div><br></div> 第285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唐、宋、西夏、元重修,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又被公认为是敦煌石窟早期最具艺术特点与文化信息的洞窟之一。 第285窟的视频 <b><font color="#167efb">莫高窟第17窟 藏经洞(整窟原大临摹)</font></b><div><font color="#333333">第17窟建于晚唐。</font>第17窟藏经洞,建于晚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所发现,内藏有从公园四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故此又称为“藏经洞”。</div> 下面这两幅壁画都是在莫高窟第156窟中,是晚唐壁画的重要作品。 上幅: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高107厘米,宽857厘米,关友惠、冯仲年临摹)<br>下幅图: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高107厘米,宽850厘米,史苇湘临摹)<br> 第130窟 盛唐《都督府人太原王氏供养像》段文杰临摹<div>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br></div> 第9窟 晚唐 《女供养人像》史苇湘临摹 数字复制 画面上三位贵族妇女站立在一华丽的毡毯之上,画面下面立着一光头小孩,她们的身后是待女或丫鬟,神态各异,整幅画面富于生活气息。 第445窟 盛唐 《嫁娶图》李其琼临摹 第445窟的婚嫁图,画面中心为一红衣垂髫儿童,正在那里扬手提腿翩翩起舞,一旁还有六人乐队伴奏,表现了唐代婚姻风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这是展厅参观的视频 我们在敦煌艺术大展参观了2个多小时,离开展馆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我们来到展馆对面的798北京网红地。杨桦和玲玲都去过798,只有我没去过。 我们来到798,先找一个餐厅吃饭。沿途看到这对可爱的红兔子,我们都好喜欢。 玲玲的姿势最像 <p class="ql-block">就在红兔子附近,我们进了一家餐厅吃披萨。吃饭前先合个影。后面的墙壁很有时代感哦。</p> 最先上的披萨,和菜单上的图片相比,披萨上的火腿肠严重缩水,照片上铺满了又厚又大片的火腿肠。点的烤鸡翅,烤时蔬,还有鸡肉饭味道都还不错。 吃完饭就三点了,我们边走边逛。被一家小店门口和窗内的那些有趣的创意作品吸引,就走了进去。 今天你核酸第几天啦 <p class="ql-block">幸福的夫妻</p> <p class="ql-block">一排天真快乐的少先队员,哦?有三个小淘气还没入队。</p> 我就是不高兴 为啥叫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这是火车头广场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参观游览。非常愉快的一天,期待着下次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