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学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p>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围绕“预测”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个策略,并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p> <p class="ql-block">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每一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接着是它们陈述老屋不要倒下的理由,以及老屋无一例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最后是小猫、 老母鸡、小蜘蛛都得到了老屋的帮助,满足了各自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文章想象力极其丰富,语言大胆生动,作者借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请求,来突出老屋的慈祥、乐于助人,因此,借老屋反复说的一句话“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引导学生预测,会不会还有小动物要寻求帮忙?老屋是否会接着帮忙?最后老屋怎么样了?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组老师为了更好把握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一起观摩了两节特级教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p><p class="ql-block"> 听完两节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后,结合教参,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就教学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褚老师:</p><p class="ql-block"> 一个“猜”字贯穿全文,学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作出合理预测。在仿写环节,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提示,降低难度。课堂最后揭示原文结局,填补空白,故事有始有终。从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预测的方法,如从题目、插图、情节反复的结构形式等开展预测。 </p><p class="ql-block">苗老师:</p><p class="ql-block"> 课文有七处旁批,都是模仿儿童真实的阅读心理所作的预测, 提示学生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可以预测什么。对题目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题目时,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预测:对插图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插图时进行预测,对文本的旁批,提示可以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进行预测。</p><p class="ql-block">张老师:</p><p class="ql-block"> 课后第一题指向预测意识的唤醒,为学生提示了交流的思路,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并相互交流各自预测的内容。前两个学习伙伴的话,示范了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的预测,提示了可以在哪里展开预测,以及如何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得出这些预测。第三个学习伙伴的话,提示了可以借助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等展开预测。第四个学习伙伴的话,提示了预测的内容末必与课文的实际内容一致。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深人理解,引导学生交流对老屋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二、潜心研究、用心研学</p><p class="ql-block"> 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后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设置了以下板块:</p><p class="ql-block">1、热身:根据线索猜猜猜</p><p class="ql-block">2、揭示课题,猜形象</p><p class="ql-block">3、依据形象猜情节</p><p class="ql-block">4、预测情节写故事</p> <p class="ql-block"> 褚老师在教研后呈现的课堂,课程板块清晰,课堂环节生动有活力,一个“猜”字贯穿全文,课前环节全面丰富有层次,三3班的孩子紧跟着老师的思路,作出合理预测。在仿写环节,教师给出了适当的提示,降低了难度。课堂最后揭示了原文结局,填补了空白,故事有始有终。 </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习得了更多的预测方法,拓展了预测的角度,打开了阅读的思维。此时学生的预测活动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正是有了之前的阅读体验和预测经验,在学习时,学生能更快速地习得方法,掌握技能,明晰预测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教学中,一堂好课,不仅需要用心备课,还需要不断打磨才可呈现最好的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