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等应急避险技能,2022年10月13日,我校开展了《早预警,早行动》主题的防震减灾知识阅读活动。 此次活动以各类科普公众号资料为媒介,通过学生阅读、家长共读、亲子讨论、观看演练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自然灾害种类及对应的预警信号、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影响,观摩了正规应急避险演练方式。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等,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了解自然灾害预警,能帮助我们判断自然灾害种类,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 地震是指地面突然自动地振动并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平静的过程,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地震动”,地震动若很强烈,便会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危害。 地震时的正确应急避险方式应是:在室内时,应迅速抱头 、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近年来,全球灾害事故频发,损失巨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亟待加强。通过此次防震减灾知识阅读活动,让更多人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便能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未来,海口市第十中学也将继续推进相关活动! 图文:王慧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