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渡 巡司河 武泰闸

显东

<p class="ql-block">今秋长江水位创历史低位,引出武汉的江面江滩江岸诸多惊奇,网上已经沸沸扬扬。例如可以步行走过长江到天兴洲、鹦鹉洲段江心出现一条数公里石头小路、百年前粤汉铁路渡江轮渡码头铁轨露出水面等等,最近又有武船江边驳岸看到“烈女渡”石刻,诸多惊奇!对我来说,长江上的事没有什么稀奇的,唯独“烈女渡”没亲眼见过,必须补上这一课。</p> <p class="ql-block">听说长江水位回升了,四川上游洪水在聚集,如果不马上去看“烈女渡”,可能就没有机会看了。于是,昨天下午排除一切干扰,下河!</p><p class="ql-block">美丽的武昌江边,可以很方便从岸上观赏长江,但你真要下到水边去,特别是去看烈女渡,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肯定难不倒我这个老码头。</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人很多,下到滩涂的人不多不少,能走到水边的都是老“玩”的。游泳的、钓鱼的、寻宝的、游玩的,各种人都有,岸上的人只有羡慕的份。</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小会,回头看看大桥,这里离大桥很近,离鹦鹉洲大桥较远。我打算沿着水边一路上行,一定要看到我想看的东西,不止烈女渡。</p> <p class="ql-block">江底滩涂上满是石块砖块水泥块,不用奇怪,这些都是码头拆迁遗留的痕迹,武汉是座码头城市,有水就有码头,过去码头是我们很多人的衣食父母。建筑垃圾多的江底,说明曾经的热闹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江底肯定有宝贝,否则,咱们的古人就不会把水借意为财,神界最富有的就不会是东海龙王了。但武汉这个财富流水的地方,不要指望有多少宝贝,即使有,也早被有心人捡走了。其实那些红砂条石倒是好东西,稍加打磨就会露出通红本色,不知是什么年代落入江底的,说不定是秦砖汉瓦?哈哈!</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恢宏的红砂石驳岸建于300年前,有的可能更早,明代扩建武昌城时就应该动手了,建城必然要护岸,护岸必然首护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水域比较复杂,是河口。</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得出来,这里连续建了几个挡水矶头,可见水势复杂凶险。对于水的认知,特别是对大江大河的认知,我们的祖先肯定比我们深刻得多。</p><p class="ql-block">画面里那个老者(应该叫小兄弟)长得像我的一个同学,他也是一个人出来看烈女渡,我们互相换着照相留念。</p> <p class="ql-block">看到主要目的地了。有许多江阶的地方就是当年的渡口。如此规模和规范的古渡口,在全武汉也不多见。江阶踏步统一用细麻石(花岗岩石),护坡驳岸统一用红砂石,都不是附近的地产材料,绝对有档次的!</p><p class="ql-block">后来查了一下,这里就是武昌古城的文昌门渡口,过去中央大员特别是监考官来湖广行省视察监察,会考监督人员,必须由此码头上岸,由文昌门入城,这是文官规矩。武将出征必须从武胜门出城,大军凯旋必须由中和门入城,殡葬出城有专门的城门即忠孝门。今天武昌的文昌门只剩下了地名和半条小街,幸亏这个古渡口还在。</p> <p class="ql-block">其实烈女渡碑石放得较高,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能看到,“烈女渡”三个字书写一般,碑石是后来龛进石壁的,不像是官方工程,民间行为居多,能在防洪大墙上龛入这样大的纪念石碑,必然发生过影响很大的事件,否则一切免谈。我今天第一次见到“烈女渡”实物实景,但我小时候听小朋友说过这个名字,当水手时在船上有师傅远远指着这里说,那儿就是烈女渡,但船在江心距离远了什么都看不清。武船及其前身的军工性质,此渡口基本被废弃了,人们已经近百年不能近距离观看烈女渡了。但人们没有忘记这里,特别是老武昌人。</p> <p class="ql-block">必须存照留念。烈女是谁?是怎样的故事?目前还没有听到确定的声音。我记得三国时大文人祢衡有击鼓赤身在曹操帐前骂曹操的故事,骂得太狠了,后来被黄祖杀于鹦鹉洲之上。有个烈女渡江在洲上为他殉了情,几百年后双双被迁移到龟山脚下安葬,是否说的这个故事?如果是,那也太古老了一点,那时武昌还没有正式建城。</p><p class="ql-block">再查,可能是清代发生在这个渡口的故事,一个船家女太漂亮了,被贵族公子看上,船家女为证清白跳江自尽,引出人们悲愤的纪念。应该是这个故事。</p><p class="ql-block">武汉的阿诗玛,我们的船家女。</p> <p class="ql-block">官方的动作永远落后于生活。</p><p class="ql-block">这面防洪大墙与其他防洪墙略有不同,红砂条石规格偏小,白色的勾缝粗大而密集,而且粘连得非常好,随便抹上去的白色粘连剂,哪怕轻薄如纸,也能数百年不变,日晒夜露,风雪侵蚀,洪水冲刮,竟然安然无事,厉害啊!那个时代还没有“洋灰”,没有水泥这个名称,难道是传说中的“明代白”?伟大的明朝,伟大的基建传统,伟大的武汉工匠!借此,望专家们重视!</p> <p class="ql-block">烈女渡上面荆棘丛生,我想走走这条路,因为游客们都不走。</p> <p class="ql-block">走上去就是武船的院墙,沿着院墙的一条悬崖小路。</p> <p class="ql-block">回头看看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儿,脚下应该是武船的二码头,是毛主席到长江游泳经常上下岸的地方,60-70年代有十年明确记录,毛主席从这里下水畅游长江达十四次之多,当然毛主席还有从其他码头下水的记载。江边那开阔的大平台,估计是最近建的。现在的开发商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豪华国际游轮码头,岸上建高档国际旅游酒店,不说其他优越条件,仅凭毛主席从这里畅游长江,绝对是世界级的卖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前行,前面那个有趸船带浮吊的码头,是武船的一码头。</p> <p class="ql-block">到了一码头,看到几位领导和工程项目人员在谈事。我喜欢这种场面,偷拍了一张。看了一下码头设置,已经装备了一组强大的皮带机,如果再设置一架缆车,加上船上的吊车,这个码头就可以起运装卸各类建筑材料货物包括大件了。从运输的角度看,这家开发商得大发了!</p><p class="ql-block">果然,他们中的美女领导走过来了,她说武船工作是保密的,现在的建设项目也是机密,请不要拍照并离开现场。我说这里我很熟,不存在机密。她问你是不是武船退休的?从不撒谎的我不知为什么,我撒谎了,点了个头表示默认,因为我觉得有这个底气,相对他们这些年轻的企业高管人员来说。武船职工的身份是很管用的,美女领导立即对我非常客气和尊重。</p> <p class="ql-block">20年前吧,我确实进武船来过两次,而且进入过他们的车间。那次在车间我被震撼到了,不是因为他们生产什么或如何生产,而是那一群工人。二十多个工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都在四五十岁开外,他们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一种熟悉的久违的气质,朴实的专注的坚毅的淡定的和令人放心的气质,真正产业工人该具有的那种东西,与社会上的人不一样,很不一样。那次,我似乎突然想起了许多被忘掉了的东西。真的,那次给我的印象深刻,挥之不去。我对武船的尊重从这里进一步提升。因为,百年树人,十年树木,此言不虚。</p> <p class="ql-block">武船的这块地皮,从晚清张之洞时期就开始有现代造船了,30年代正式建船厂,新中国更成为国之重器,真的是百年造船基地,否则中国潜水艇、核潜艇和其他舰艇怎么会从这块土地诞生?而且这里还是数百年湖广总督府所在地,稍微靠北一点,前一张图片左边那座白色高楼看到了吗,那儿是武汉音乐学院,曾经是中国最早新学“两湖书院”所在地,这不是风水宝地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离开一码头,我沿着院墙外继续前行,特别想找到我来过几次的“鲢鱼套火车站”。那曾经是一个小型水铁转运车站,单线,只能容纳几节车皮。</p> <p class="ql-block">先以为这里就是鲢鱼套,结果不是,这是武船内部的下船滑道。施工人员有意把这一段坡岸挖得稀烂以阻挡游玩的市民,但挡不住我这个老水手坚决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出了烂泥区,到了施工区。</p> <p class="ql-block">回头看看自己的艰难路程,风光一片!</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老式的滑船车。全锈了。</p> <p class="ql-block">但它仍然威武,值得尊敬。有多少舰艇和潜艇坐着它,慢慢滑入长江,走向大海,为国服役,开始光荣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厂区滑道口尽头的防洪墙。与我们汉口码头的操作模式差不多,只是他们的钢梁站桩厚实一些,我们的是双站桩,墙体泥土宽实一些。</p> <p class="ql-block">穿过厂区下船滑道,来到滑道南岸,找到这里,应该就是当年的鲢鱼套水铁码头了。当年铁路从武昌南站分出一支线,沿城墙下巡司河北岸连接到长江边,其装卸站台就应该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穿过围栏,就算离开老武船厂区了。这个场景与船厂滑道是不是很像,但这不是滑道,而是有名的巡司河河口。水涨时这里曾经是优质避风港,古时帆樯如林,商贾云集,是武昌城的天然大集市。闸口里面也一样。</p> <p class="ql-block">武泰闸,1909年建成使用,干旱时保住内陆良田用水,内涝时排水入长江,洪涝时挡住江水入侵。</p> <p class="ql-block">走到河口沙泥河床上,江风徐徐,荡气回肠,流连忘返,在这里,还真的遇到一个武船老职工,似乎是对我冒充行为的惩罚。他是个82岁的老人,一脸的实诚就是武船职工的名片。听说我是从厂区走出来的,就缠着向我打探路径。他说他的老朋友非常想看看武船,从外地专程来汉要看厂子,过两天就到,他今天专门来探路。因为退休后就没进厂了,现在换了主人更不能进去了,他好急。我把我走的路径告诉了他,强调不能爬那个河道滑坡,水泥地面,陡峭,还有一层浮沙,一般人爬都难,何况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图片右下方那黑衣服人影就是他,因不放心,分开后我坐在南岸高坡上一直看着他,他开始还不听人劝想走捷径爬滑坡,最后还是选择了从江边那个缓一点的土坡爬上去了,看到他走进了对岸的小树林,我放心了,唉,那边还有滑道和烂泥,没办法!为什么如此关心他?直觉告诉我,他是武船的技术干部,参加过武船最艰难和辉煌的时代,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共过事,一定!</p> <p class="ql-block">巡司河入江口。一条涓涓细流汇入长江。今年大旱,水贵如油,大武昌贡献给长江的只能这么多了。</p> <p class="ql-block">是牙齿缝里省出来的水</p> <p class="ql-block">保卫大武昌!保卫巡司河!</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场景都在记忆里,它们全都不在了,仍然要为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和时代点赞,变化真的太大了,太快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鹦鹉洲大桥,再往上走,上游就是杨氏港大桥了,其实应该叫杨氏庙大桥。这一段的江边江岸,我同样熟悉,同样有故事,包括江那边。感谢曾经的机缘,曾经的经历,和曾经在人生关口帮助过我的每一个恩人,虽然吃过很多辛苦,磨难,但值得,没有一步是多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