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四句口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防震减灾四句口诀</span></p><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其口诀是:</p><p class="ql-block">地震来了不要慌,紧急避险很重要。震时千万不要跑,赶快就近躲起来。</p><p class="ql-block">能跑屋外是最好,桌子床底也很妙。埋在地下不能闹,沉着冷静要思考。</p><p class="ql-block">先把心情静下来,听到人声发信号。保持体力最重要,坚定信念不动摇。</p> 防震减灾顺口溜 <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顺口溜</p><p class="ql-block">震前反常是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p><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p><p class="ql-block">城市人多有隐患,发生地震难疏散。</p><p class="ql-block">街区就近划路线,群众转移不会乱。</p><p class="ql-block">选择场所要平坦,避开山坡和陡坡。</p><p class="ql-block">不安全区要离远,发生地震少危险。</p><p class="ql-block">地震疏散要演练,预先规划定路线。</p><p class="ql-block">防震列入课程表,教室常备应急包。</p><p class="ql-block">应急用品常备齐,电池电话收音机。</p><p class="ql-block">外来信息能传递,对外情况能联系。</p><p class="ql-block">根据实战和经验,要备火柴和手电。</p><p class="ql-block">一旦地震断了电,自行照明很方便。</p><p class="ql-block">预防炊具被震毁,储备罐头矿泉水。</p><p class="ql-block">食品药品放左右,紧急关头能自救。</p> 防震减灾校园版顺口溜 <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顺口溜(校园版)</p><p class="ql-block">发生地震别乱跑,老师指导快卧倒。</p><p class="ql-block">桌椅下面躲藏好,组织撤离伤亡少。</p><p class="ql-block">滞留教室出不去,不哭不闹等机遇。</p><p class="ql-block">冷静躲到“三角地”,书包护头莫忘记。</p><p class="ql-block">有水尽量省着喝,尿液血液也收集。</p><p class="ql-block">任何时候别放弃,生命希望属于你。</p> 防震减灾小课堂 <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小课堂</p><p class="ql-block">地震是地球内部部分物质运动的结果。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6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10~20秒。</p><p class="ql-block">1、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怎么做?</p><p class="ql-block">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就地避险,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其次,及时正确地采取避震措施:住在平房里的人及时跑出室外或迅速躲在桌下、床下、紧挨墙根下;随手抓住纺织品、毛巾等捂住鼻子;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p><p class="ql-block">2、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人在地震中被埋在瓦砾堆中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保证有空气和水。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和火灾等并发灾害。</p><p class="ql-block">3、震后互救: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p><p class="ql-block">4、震后救人时间要快,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都要及时抢救。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p><p class="ql-block">5、救人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身体应尽量蜷曲,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p><p class="ql-block">7、学校避震</p><p class="ql-block">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p><p class="ql-block">8、家庭避震</p><p class="ql-block">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9、公共场所避震</p><p class="ql-block">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p><p class="ql-block">10、户外避震</p><p class="ql-block">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危险物及危险场所等。如楼房、高烟囱、电线杆、路灯、危旧房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等。地震是地球内部部分物质运动的结果。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6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10~20秒。</p> 防震减灾手抄报 防震减灾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