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科普宣教活动

王贝贝

10月13日上午,第33个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邢台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市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中心、襄都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联合组织开展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群众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活动主会场设在襄都区龙泉社区,旨在通过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家庭,广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科普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摆放科普知识展板,悬挂安全条幅,为过往居民发放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安全宣传进家庭手册、建筑减隔震应用彩页、邢台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防治风险普查宣传折页,以及文化手提袋、围裙等纪念品。 现场志愿者通过各类岩石标本向包括中小学生、老年人在内的不同年龄段群众讲解了岩层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科普了地震成因、震时避震基本原则、不同场所避震方法等知识。同时还利用建筑减隔震支座模型,为民众讲解了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减隔震技术在我市建筑中的应用等内容,增强了公众对减隔震技术的了解。邢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现场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纷纷在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重点企事业单位等地,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下一步,我市将陆续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防灾减灾系列小视频,向公众宣传识灾避灾避险基本知识和防范自救技能,扎实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力争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减灾

防灾

减隔震

宣传

科普

邢台市

活动

安全

避震

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