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双减“英”为有你  践课标“语”众不同 --巫峡初中英语“聚焦于课标,生长于课堂”主题活动纪实

👀 👀 🏠🏠

<h3>  群“英”荟萃,“英”为有你。巫峡初中全体教师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打造有趣、高效、生本课堂。在教学上,如琢如磨,精益求精;在教研上,如切如磋,百家争鸣。10月11~12日间,巫峡初中开展了“聚焦于课标,生长于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h3> <h3>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在英语课时量减少,教学内容未减的情况下,课堂实效性是主要阵地,九名年轻英语教师同课异构,同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专题。课堂精彩纷呈,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视角盛宴,一次研学的旅程。录播室听课人数达170人次,观直播课达1345人次。</h3> <h3>  韩官雄校长亲临评课活动,肯定了老师们的教育情怀,课堂实效,专业成长,教学风格等,并对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老师们树立“教本课堂”向“生本课堂”的转变课改理念,打造高效、快乐课堂。</h3> <h3>  九堂课,犹如九道风景,课堂是山清水秀,曲径通幽,课堂活动设计风格迥异,气象万千,但目标指向性都明确,一次次引导着学生学拼单词,学用句型,学说英语,聚焦于课标,生长于课堂。</h3> <h3>  巫峡初中英语备课组,有资深教师的引领示范,有青年教师的虚心好学,人人勤勤恳恳,天天兢兢业业,个个“英”姿飒爽,句句“语”语挚情长。他们向上向美,他们发光发热。校园的日复一日,他们都唱成了歌;未来的年复一年,他们都奋力向前!</h3> <h3>  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她们的教学是由单词到句型,从操练到运用,层层深入;考虑到学生们的形象思维特点,她主要通过生活场景的方式来教授新课知识。考虑到学生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她设计了游戏,自制道具,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h3> <h3>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应基于三个基本原则:中庸、可能、适当。探寻新的教育方式,把“教本课堂”转向“学本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技能,把所学走进学生日常美好生活,课堂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乐趣,有意义的体验。</h3> <h3>  “同课异构”活动在刘雪芹老师的执教下拉开了帷幕。刘老师课堂设计可谓是独具匠心,巧用“书包里有什么”,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书包变成了“百宝箱”,课堂成了“聚宝盆。”</h3> <h3>  李伟老师的课堂一线串珠,由浅入深,设置各种英语场景,引导学生学习where的句型,巧妙的设置Play Kung fu游戏,把in,on, under应用其中,在《霍元甲》主题曲的渲染下,贯穿中国元素,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h3> <h3>  黎杨蜀老师课堂,学贯中西,西学东用,整堂课全“洋”文,学生从26个字母学用,短短一个月能说一口流利的“洋”文,确育我莘莘学子。</h3> <h3>  程燚军老师课堂平静但不平常,引导学生拼写单词,学用句型,学会语法,出口成章,妙不可言。</h3> <h3>  尚耀琼课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时而闲庭漫步,时而紧张安静,时而笑声连连。 同学们时伸颈侧目,时弹站而立,时意犹未尽。</h3> <h3>  吴光琼课堂温暖如春,片片香。引导得法,用看视频Where’s Mr Monkey ?把学生带入本课重点句型。真正做到了眼中有生,心中有本。课堂灵动似蜜,时时欢!师生整堂课全用英语,实在是“洋”气。课堂点石成金,处处美!用If one can’t even clean up his house, how could you sweep the world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情感升华,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学生思维灵动,一群活泼向阳的少年正在茁壮。</h3> <h3>  侯本艳老师通过观看in,on,under的英文歌曲,让孩子边唱边做动作,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处理也是别具一格。她将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where揉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感知、模仿、思考、交流和展示。自编chant结尾更是把课堂推向高潮。她成为积极获取知识建构者,感受学英语的乐趣,用英语的体验,增强学习效能感。</h3> <h3>  何仕芳老师为实践该课程理念,课堂给听课老师一亮的感觉。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记英语,学英语,用英语,最终实现学生能力自我产出——会拼写,会应用,会交流。</h3> <h3>  谭清纯老师“践行学思结合、镌刻生活之美,课堂“英”有尽有”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理解且内化知识,并运用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h3> <h3>  巫峡初中五位评委教师纷纷发表意见,肯定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效,见证了老师们的成长历程,这是完美常态课,创新优质课,情景设置听说课。并对课堂提出了五个转变的建议:由“教”转向“学”;由“导”转向“练”;由“收”转向“放”;由“粗”转向“细”;由“呆”转向“活”等,努力打造高效生本课堂。</h3> <h3>  回首过往,我们将勠力同心,守望着教育的理想成真;展望未来,我们将勇毅前行,聚焦于课标,生长于课堂,努力将“教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英”为有你,无限精彩!</h3> <h3>课堂评级及其摄影:<br>骆 凰 罗能碧 张远梅 吴光勇 向春燕 <br>文稿:陈次勇<br>审稿:游庆红<br>签发: 骆凰</h3> <h3>列位看官,记得点赞和转化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