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建家庙碑记</h1> <p class="ql-block"> 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报本追远为可传也。杨氏父老言曰:“吾族相传年远代湮,渺不可考,然谈杨氏者,莫不以弘农为指归,吾族若宗其或由弘农迁徙而来欤?不可知也。”问祖宗,相传有宋以来即居是乡,其时人情敦朴、世系无传,至明时□□□祖讳浩者,始有系可稽,再传而后,子孙繁衍,然皆以农为业,其所以妥修祖宗之在天之灵者,□□水秀山清,光宣间孙行道、暨孙润等,皆以为杨氏相传至今,绵绵延延,已数十世,竟无庙以祀,先人不恃,上无以对祖宗,亦且以训后嗣。于是与合族谋,拟立家庙,以安慰祖宗之灵,并将杨氏支派勒诸碑阴,使后世子孙不至如明以前之无可考稽则得矣。于是,将祖遗冶西三岔沟坡一带变钱壹仟叁百余吊,修造庙堂庙堂三楹、耳房四间、门楼一间,买地二十七亩,合旧日原有祖遗地十一亩作为合族祀田。自今而后,杨氏子孙绳绳缉缉可预卜也,谨略撮巅末以记。</p><p class="ql-block">并村合户规则三条:</p><p class="ql-block">一、杨氏子孙如有鳏、寡、孤、独、贫不能葬埋者、户中□□□□□□;</p><p class="ql-block">一、租种户地一年不纳租者,以后不准再种;</p><p class="ql-block">一、户中如有无赖子弟因财产关系与户中搅闹者,合户人逐出户口。</p><p class="ql-block">合户人共出□□□□。</p><p class="ql-block">经理人:</p><p class="ql-block">十三世孙:□□、□道、有富暨庆、修、□、润、……、得明仝敬勒</p><p class="ql-block">廪 生:陈畴撰文</p><p class="ql-block">拔 贡:刘家桂书丹</p><p class="ql-block">铁 笔:赵喜富</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五年季夏上浣 榖旦</p> <p class="ql-block">注解:</p><p class="ql-block">1、刘家桂:字芳五。一字友兰,北陉村人。光绪丁酉(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科拔贡。候选直隶州州判。清廷变法,科举制废,遂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创办本县自治研究所,充任所长,树井陉自治之基础。宣统间,被选为本县县议会议长。民国二年,选充顺直省议会议员。八年,充任本县劝学所所长。先生性情豁达,学识优长,排难解纷,不辞劳瘁。办理地方自治,剔除清代衙署陋规,颇著成效。</p><p class="ql-block">2、陈畴:字锡九。号芸西。乏驴岭人。清廪膳生。保定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历充藁城、曲周、张家口、获鹿、本邑各高等小学堂教职十余年。又充本邑劝学所所长、宣讲所所长、日报社社长、岗头两级小学校校长,对于学校社会各教育,鼓舞提倡,不遗余力。以长于文学,并工书法,故邑中近年匾额,多出其手。阖邑榜其曰:『陉山雅望』;盖纪实也。先生性倜傥,不拘小节。晚年襟怀洒落,恒以诗酒自娱。年五十九而卒。</p><p class="ql-block">3、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p><p class="ql-block">“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弘农杨氏的后代人数之多,弘农杨氏家族兴旺。从很多史料看来弘农杨氏都是从一个叫杨喜的人传下来的。杨喜是何人,是历史上运气最好的人之一,杨喜本就是个刘邦手下毫不起眼的养马官,后来又负责宫廷守护。楚汉大战快结尾的时候,在垓下杨喜的好运跟着来了。刘邦为了鼓舞士气,下令“凡斩杀项羽者,赏千金,并封侯”,并决定集中全部兵马围剿项羽,杨喜这个护卫官也在其列。项羽身负重伤,长叹一声,拔剑自刎。杨喜眼疾手快,扯到项羽的一根大腿。这样,杨喜的命运就此改变,被封赏为赤泉侯。这也就是弘农杨氏的始祖。</p><p class="ql-block">在汉武帝时期,杨喜的孙子杨毋害甚至因犯罪被剥夺了封地、爵位,家道中落。汉昭帝时期,霍光专权。杨毋害的曾孙杨敞,谨言慎行,受到霍光的赏识,当了霍光的军司马。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因为听从霍光的一切吩咐,后迁御史大夫,代王欣为丞相,封安平侯。不久杨敞去世,杨敞的儿子杨忠继承爵位,因杨敞安定宗庙的功劳,加封三千五百户。杨敞的两个儿子杨忠和杨恽,也是非常出色的人才。特别是杨恽,因为后来告霍光谋反有功,获封平通侯,迁中郎将。虽然后来杨恽被罢官,也失去了爵位,但其为官清正、仗义疏财,在天下博得了美名。地位、财富、名声,杨敞父子无疑为家族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杨敞被弘农杨氏后人尊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杨恽的重孙杨震名震天下,他有一个响当当的雅号——“关西孔子”。东汉非常重视儒学,于是杨震较早进入仕途。杨震最初在地方任职数年,进入朝廷以后,得到快速升迁,最后做到了司徒、太尉,位极人臣。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杨震有着极高的个人道德操守。杨震的子孙吃不起肉、骑不起马,有人劝杨震为子孙经营产业,而他却不肯,坚持以“清白”自处。因此,杨震的家族也获得了“清白门第,四知家风”的美誉。当然,杨震为人正直,不愿与得势的宦官们同流合污,所以最后被他们排挤出朝堂,遣归弘农。杨震最终“饮鸩而卒”。杨震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也为“弘农杨氏”的兴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杨家四代人有四人位至“三公”,而且都是“三公”之中最高的太尉,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四公”。但是,因为他们为官清廉、忠于汉室,不可能像袁绍、袁术兄弟一样,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所以,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中,杨氏一族必然没落。特别是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对世家大族有意打压。杨彪之子杨修锋芒毕露,参与到曹丕、曹植的王储之争中,被曹操所杀。司马氏篡曹以后,杨氏子孙为了自保,也失去了祖先杨震身上那种直谏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西晋时期 , 虽然有所谓的“三杨”,其中的杨骏还曾官至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但因为朝局动荡,加上不得人心,很快被诛三族。东晋时期,杨氏一族由于渡江太晚,没能获得发展的机会。虽然有个别人物另辟蹊径、弃文从武,但多下场悲惨,终究未能成为“王谢”那种大士族。南北朝时期,杨氏一族不得已弃文从武,但这也不失为在乱世之中的生存之道。其中,在北朝的西魏内部,“弘农杨氏”的一支,也依靠着兵强马壮,成为了“关陇世族”的核心成员,他们与“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京兆杜氏”,成为当时的北方大姓。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虽然称自己是杨震的十四世孙。但是根据各种记载,杨坚的父亲杨忠虽然是弘农人,但是杨坚的家族世系漏洞重重。历史考究他与弘农杨氏之间有关系的可能性不大。北周隋朝时期杨素杨素的家族世系非常清晰。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杨素跟随杨坚平乱、灭陈。杨坚拜为荆州总管,进封越国公。支持晋王杨广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再封楚公。杨素死后,其长子杨玄感担任鸿胪卿,袭爵为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春,炀帝第二次出征高句丽,命玄感在黎阳督粮。此时民变已经陆续爆发,玄感以为机不可失,遂滞留粮草,屯兵于黎阳。不久进围洛阳。久战不克,隋援军到来,攻势强烈,玄感军立刻不敌,被迫西撤。一日三战三败,然后再重新对战于董杜原,被宇文述诸军攻击,玄感大败,自己与十余个骑兵窜逃林木间,欲奔往上洛。处境窘迫的玄感,自知逃不了,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p><p class="ql-block">“弘农杨氏”的地位,并未因为隋朝的灭亡而就此衰落。李渊建唐后,采取与“关陇世族”合作的策略,采取联姻等多种方式,继续巩固杨氏家族的地位。整个唐朝,虽然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大族对于仕途的垄断,但杨氏家族还是凭借着他们的文化“软实力”,先后有11 人拜相、近 90 人登科,因此也被称为是“十一宰相”世家。后世杨家也是名人辈出,杨氏子孙开枝散叶。正是“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10月13日写于北京</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本文由网名“铁观音”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谢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