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新变化、新理念、新要求,提高我校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10月12日,我校诚邀到了于都县教研室教研员段爱华老师为我们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为全体语文老师带来教育教学的饕餮盛宴。</p> 走进课堂 共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功底深厚的方芳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妈妈睡了》。</p><p class="ql-block"> 开课,方芳老师巧妙运用妈妈睡着的图片引入课题,再围绕“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妈妈的美丽、温柔与劳累,在朗读与交流中感受母爱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方老师设计了各种朗读(自由读、默读、范读、引导、回环读、拍手读)、创设情境、活学活用、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来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看、听、读、想、说中体会到熟睡中母亲的劳累、美丽、温柔,感受到母爱之伟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这堂课结束后,段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妈妈睡了》这堂课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p> 解读课标 引领起航 <p class="ql-block"> 接着段爱华老师根据新旧课标的变化,她以“课标变化促进教育教学变革”这一专题,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方面为老师们做了深入的解读,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段老师紧扣新课标中的关键词句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什么。为我们指明了教学路径,剖析了教学价值,对课标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解读。</p> <p class="ql-block"> 课标中一句简短的话,一个不起眼的字,一个普通的标点符号,在段老师眼中却是那么神奇、那么有趣,那么富有魔力,她融汇贯通,解读的那么深刻,化难为易,让我们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幽默而深入地解读,老师们专心地听着,记着,在书上、听课录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p> 聚焦课例 活用课标 <p class="ql-block">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段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陆游的爱国诗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她引导全体老师运用新课标中习得的方法解读此诗,而后段老师教我,她从诗题入手,把握意向文化,学会主题统整。通过段老师的循循善诱,老师们明白了这首诗前两句激昂,后两句深沉,要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多元想象,感悟盛景衬哀情,景越盛,情越悲,自然整合到爱国情。段老师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诗中的意向文化、题眼文化、历史文化、生平文化跃然纸上,真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呀。</p> <p class="ql-block"> 古诗文化底蕴深厚,白话文也需我们细细咀嚼。段老师又带领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母鸡》。一篇线索情感清楚易懂的文章,在段老师的解读下,一只母鸡,在成为母亲的前后变化中感受母爱之伟大,真让我们豁然开朗。段老师不愧是我们心中的大咖!</p> <p class="ql-block"> 陈庆云校长给我们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段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盛宴。专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次讲座就像一扇窗,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要有更清晰、深刻的理解,要明确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努力奋进,将新课标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p> 践行课标 扬帆起航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芦山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在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聚焦新课标的解读,扬帆聚力,在教育的沃土上不断研究,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p> <p class="ql-block">图文:曾李英 汤九秀</p><p class="ql-block">审核:管丽萍 黄兴伟</p><p class="ql-block">审定:陈庆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