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无疆•影艺天下】《跨越时代的经典•渔光曲》

陈茂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跨越时代的经典•渔光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题记:陈茂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晨曦,三十年代民国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堂生活,在《渔光曲》的伴奏下,身着旗袍婀娜多姿的十二位女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悠扬的旋律、优雅的姿态,变幻的灯光下,以小板凳和蒲扇为道具,青春的舞者以优雅身姿,唯美的中国旗袍元素,年代的生活场景再现,秀美的肢体语言,含情的眼神脉脉地讲述着……。舞者轻柔的坐在小板凳上,纤细的腰肢微微扭曲,显出丰满的臀部,手中拿着蒲扇,随着小提琴的乐曲声响起,她们娇柔妩媚的挪动着轻柔的身姿,手中的蒲扇随着节奏在地面上画着圈儿,灰色的旗袍突然飘逸起来,任由着她们的身姿一起舞动,此时的灰色已经占据了整个画面,显得那么的淡雅,那么的悠然,而身着米色的领舞者在中间婀娜的旋转,手中的蒲扇在空中摇曳,伴舞者围绕着她轻盈的慢舞着,一会儿蒲扇贴住脸庞,甜滋滋的; 一会儿蒲扇又遮住脸庞,羞答答的;一会儿又用蒲扇煽着炉灶,吹吹气,一派市井的小女子的景象。她像中国水墨画,水与墨之间的融合,她更像西洋油画,浓浓的灰色重塑着画面.....当领舞者独脚站立在小板凳上,另一腿已展翅在空中时,所有其他舞者也随之一起舞动着,舞女们瞬间化成了美丽的仙鹤,突然梦幻般的觉得她们是在用脚尖起舞,好像是芭蕾,美极了!音乐与画面记忆着时代,肢体语言讲述着经典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春晚,以民国时期《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片段为背景创作的舞蹈《渔光曲》,记忆的电波被唯美舞蹈家们,演绎如此完美精彩,“渔光曲”及其经典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传播,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华夏儿女载歌载舞,德阳市老年大学的舞蹈老师们,用富有情怀的艺术形式来迎接盛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摄影•撰文:陈茂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跨越时代的经典•渔光曲》</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陈茂金,四川省中江县人,研究生学历,上校军衔,正团职,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北京大学工商总裁课程班等。1982年入伍,先后在原昆明军区工程兵某部,原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边防守备某部、原陆军第十三集团军防空旅、四川省军区某部服役。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旅组织科干事,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某部政委;曾在雪域高原康巴藏区任职;先后两次参加中越边境防御作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记者协会·会员、中国航拍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国际影艺联盟·成员;《中华摄影》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国摄影通讯社·特约记者,《四川画报》•特邀摄影师,《世苏中国》•副总编•首席摄影师,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分别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解放军报》、《中国外交·传媒》、《印度尼西亚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中国乡土文学》、《香港文汇报》、《世苏中国》、《四川航空》等媒体发表。一位“追光影行摄无疆,随步履丈量人生”的业余爱好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