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现在请你尝试找个地方盘坐双腿,腰板挺直,闭眼静心</p><p class="ql-block">保持姿势不动,耸肩歪头睁眼挪腿都不行,你能坚持多久?1分钟?5分钟?10分钟?</p><p class="ql-block">你可否坚持一炷香的时间(45分钟)静心不动呢?</p><p class="ql-block">如果一日连打十个这样的坐呢?</p><p class="ql-block">如果连续7天,每日十坐呢?</p><p class="ql-block">如果这7天没有手机,全程不说话,完全活在内心世界呢?</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在寺院禅修七天的生活。看起来很简单无聊?且听我细细讲来在梓路寺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随身带着的小本子,已经翻烂了。与世隔绝的7天,写了40多页笔记,本文便是随记的整理)</p> <p class="ql-block">(寺中一景。后文配图皆为同修或义工师兄发心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生活流水账</b></p><p class="ql-block">动态黑色音符</p><p class="ql-block">每日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到禅堂晨开始坐,下坐后早餐。上午三坐,午餐。下午四坐,晚餐。晚两坐,休息。</p><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云水寮,用餐在五观堂,打坐在禅堂,重要仪式在大雄宝殿,七日在寺中便是如此作息。</p><p class="ql-block">精进禅修可不是什么游玩体验,更不是享受,相反是很苦的,这苦包括肉体上每日十坐带来的腰酸背痛腿酸胀麻肿痛。也包括生活条件的艰苦,寺庙在深山,时常无水不能正常洗漱,住的寮房头顶被啃出老鼠洞,从早到晚无数蚊虫叮扰等等。</p><p class="ql-block">最难熬的是心里的苦,世人最怕的是真正与自己的内心相处。没有手机,没有人语,花花世界的遮羞布被揭开,只能直面无数妄念,与内心真正对话。禅修的第一天,我从未感到一日如此寂寞空虚漫长,来寺庙前不觉苦,打坐一整天反而觉得苦了,一想到后面还有整整七天,我好像明白什么叫"苦海无边"了。</p><p class="ql-block">寺院生活中的一切行动皆有打板声指引,起床、就寝、吃饭、上课。禅堂里入坐听木鱼声,下坐听引磬声,早晨听钟声,晚上听鼓声。这里与大自然同息,大自然是最好的闹钟。很神奇,每早五点半 ,我都能恰恰好好在听到第一板声后醒来,每晚九点半我也能在止静板第一声后安然睡去。</p> <p class="ql-block">第六日,我们在大雄宝殿受了八关斋戒。戒体清净,戒相明了,又做了回向。</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的日子,皮肤变得紧致光滑,吹弹可破。不过,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健康,内心清净,不涂脂粉,皮肤不好才怪了。最好的护肤品是免费的,免费的却是最贵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到寺庙的第一餐,当时还有手机,简单拍了照。用餐时的感恩文写到心里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寺庙吃素斋,没什么油水,但每顿都感恩美味,我用本子记下了每一顿饭,七日没有重样。</p><p class="ql-block">po一个三餐的食谱⬇️</p><p class="ql-block">早餐:小米薏米粥,红薯,馒头,玉米,口蘑西蓝花胡萝卜土豆丝瓜等收汁小炒</p><p class="ql-block">午餐:白米饭,番茄土豆泥,青椒豆芽,炝茄子,豆腐金针菇腐竹汤,鲜花饼,水果:红柚,冬枣,李子,梨</p><p class="ql-block">药石:红枣红豆花生莲子汤,馒头,青菜果子,芹菜腐竹,包菜胡萝卜米粉,宏村千张酥</p><p class="ql-block">是不是非常丰富、清淡、营养健康?</p><p class="ql-block">寺院用柴火烧饭,山泉水煮饭,许多菜也是院里自种。再加上生活清净,发心感恩,觉知心念,每一顿餐都变得无比难忘。</p> <p class="ql-block">用餐在五观堂,修行体现在各处,用餐也是动禅,觉知自己是否怀有恭敬心,惭愧心,感恩心,敬畏心。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吃饭时,左手托起碗在胸前,叫做龙含珠,右手拿筷子进餐 ,叫做凤低头。</p><p class="ql-block">早午餐进餐前要进行临斋仪,记得师父在解答提问时说到,古时候人们进餐时也都是有礼仪的,只是现代社会摈弃了,而寺院只不过是把它们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餐前唱诵我时常跟着磬声和旋律落泪,内心共鸣。师父说共鸣是因为人都有回家的本能,世俗表达中的家是种族、宗族或是自己实在的家庭,而心也有此本性,家在哪儿?吾心安处是吾乡。梓路,意即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八关斋戒中的斋是过午不食,因此才会把晚餐叫做药石,以石入药,我们晚上吃饭是要把饭当作药来吃的,治疗饿鬼的疾病。</p><p class="ql-block">想想我们在吃上生起了多少妄念,贪(多吃好吃的,想各种美味)嗔(别人打饭抢在前面生气,想吃的没吃到懊恼)痴(丝毫不察觉自己吃中的一切念头)啊。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乱,信施难消。</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需自己洗好碗摆回座位,下一餐再用。寺院中洗碗用的是菜籽粉,这是一种植物种子研磨的粉,有碱性可以去油,纯天然无污染。当然每餐本来也几乎没什么油,吃的又干净,冲一下差不多就洗净了。</p><p class="ql-block">最后一顿餐后洗碗时,我突然觉知到一种无我心,平时洗碗格外认真是因为这碗要给自己用。当我们将不会再用这碗时,还会用心去刷吗?当我们的产品是卖给素不相识的人时,还会像给自己用一样严格把握质量吗?一个房间坐了几个人,我们不管不问,可当有一张叫房产证的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这个房间坐了几个人,我们便要大吼大叫"哎呀 要脱鞋啊!哎呀 这里不要踩啊!哎呀 关门要轻声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打坐</span></p> <p class="ql-block">打坐有很多姿势,狮子坐、跨鹤坐等等,我们打的是七支坐(七支即:双腿散盘/单盘/双盘,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轻触沉在丹田为定印,脊柱松而不懈,肩微展,下颚收,舌顶上腭,垂目看向向斜下方)。前几天在“熬腿子”,因为四十五分钟保持盘腿是真的很痛苦,每次下坐后我都能感受到同修们不出声的哀嚎。</p><p class="ql-block">打坐容易出现两种错误状态:散乱和昏沉。散乱即脑子里念头纷飞,胡思乱想,有人嘴角微笑那是心想美事,有人眉头紧皱那是想到难处。不怕念头起,就怕觉知迟,当妄念产生,看到它便会自然消散了。昏沉即在安静不动的状态下犯困打瞌睡,这是平日透支的身体通过打坐在告诉自己累了。我前两天就是这种状态,从第二日下午开始,或许是已调养充分,每一坐起便不再昏沉。</p><p class="ql-block">师父说,打坐就是要坐忘,忘记身体的痛觉,忘记在哪,忘记此刻是站还是坐,忘身记心。入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游泳时,全部潜入水底和在水面之上是两个世界一样。正定不同于类似“心流”的凡夫定,前者有灵敏的觉性,而后者无觉性。进入禅定,心细,息细,乐受(没有苦受)。</p><p class="ql-block">修止得定,修观得慧。定境分为四禅八定↓</p><p class="ql-block">初禅:去除五盖,进入心一境性,得到觉(粗重的觉知)、观(微细的觉知)、喜、乐、定;身体初步轻安;</p><p class="ql-block">二禅:少了初禅的“觉”与“观”,因为这也是相对粗重的状态,升起“净”;</p><p class="ql-block">三禅:少了“喜”,开始行“舍”;</p><p class="ql-block">四禅:继续行“舍”,少了“乐”;四禅真正进入纯正的正念,达到近乎止息状态,由此可以开始修“观”。</p><p class="ql-block">以上为色界定,还有四重无色界定,便不再叙述了。</p><p class="ql-block">禅定包括“进行定”、“安止定”两种状态。进行定是推门进入的状态,定境可上可下,安止定则进入稳定的定境,不可上也不可下,若想上一层境界,需退回进行定,回到观呼吸,用更细微的心再往上走。初学者只能一步步慢慢上去。训练有素的禅修者一个转念即进入想进入的禅定状态,对无色界的定境更需要通过转念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第七坐时,突然有了轻安感。师父敲磬下坐时,快乐自在就像内心最深处绽放的莲花,一层层波及开来,在脸上泛起一丝涟漪。我也能感受到周围师兄在下坐后的法喜,相由心生,最美最有感染力的一定是内在。打坐就像点蜡烛,一次不着,两次不着,总会突然间点亮的。</p><p class="ql-block">此后,我找到了心中入定的一个小口,心念细,呼吸细,不再散乱昏沉,不再那么偶然感受轻安。第三天晨坐,敲磬下坐时,我好像还在进行定向更高处安止定中走去,很不舍,第一次觉得一炷香的时间好短,打坐也不再煎熬。晚上打坐,小拇指被蚊子咬了一个包,不久手腕处又被咬了两个包。我觉知到痒在每一刹那只是微痛,微痛在每一刹那只是麻,不久便化解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佛法初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师父修为深厚,讲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慈悲智慧,以下只是一些随记:</p><p class="ql-block">修止得定,修观得慧,止是共法,观是不共法。修定,便是放在一个任何境界中都能如如不动。修观,则是任何一个境界来都能了了分明。</p><p class="ql-block">真理不是辩论出来的,否则可以看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他们把真理描述得无懈可击。修行不是为了明白什么道理,而是在刹那间看到当下的实相。盲人在辩论探讨世界是什么样子,类比于佛陀讲法,重要的不是相不相信,重要的是破除无明,让盲人真的看见。</p><p class="ql-block">佛是醒着的人,人是沉睡的佛。佛是功德圆满,智慧成就,幸福到彼岸的人。当然,这只是最通俗的解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p><p class="ql-block">佛陀片叶止儿啼,重要的是孩子不哭了,叶子不重要。如今很多人学佛法却是在哭着收集叶子。</p><p class="ql-block">慈悲喜悦平和不是情绪,是智慧状态下的品质。</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心当像门童,接来送往,但不要跟人走了。没有训练过的心就像口香糖,随便一扔就是挂碍。学佛是敢于面对自己的心,了了分明,变清明,而不是使自己变得无意识去逃避这些。之前的人生一切都是习气使然,业力使然,所谓行尸走肉,修行是为了破除习气。“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睡眠是小死亡,死亡是大睡眠。</p><p class="ql-block">曾经只吃咸菜的你尝过炒饭,咸菜不再有吸引力了,高级生命状态也如此,所谓禅悦为食,一旦你体验过真正的法喜,所谓的享受和欲望不需要抹杀便不再有吸引力。何况这些享受都有副作用,是苦受,你的生活都是10分的苦,遇见这两三分的苦便觉得是乐了。</p><p class="ql-block">学佛当是活泼泼的,是自在的,当如婴儿般,对一切都好奇,一切都美好。不要修得像石狮子一般死气沉沉。学佛不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这不是看破红尘,是抑郁了该吃药了。</p><p class="ql-block">佛教与其他家的区别,从有为法的角度看差异不大。“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站在心学的角度上,佛教是最通透、最形而上的,追求智慧的解脱。</p><p class="ql-block">佛教的各个分支各有特点,有各自的优劣势,比如:</p><p class="ql-block">禅宗的重点是见地、明心见性;但容易生狂禅</p><p class="ql-block">净土宗需要信根、有虔诚心;一心到西方极乐世界学佛,是个稳妥的选择。缺点是容易造成只求死、不求生,只重来世、不修今生,不注重佛学的修持</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足够成体系。在对色身的转换上,不输道家。讲求脚踏实地的修行,比如通过磕长头打破我慢。缺点是容易着相、神神秘秘鬼鬼祟祟,甚至见地不通透而违背佛法初衷</p><p class="ql-block">不同法门针对不同习气,没有一个法门包治百病,对不同的宗派要豁达兼容,不设门派之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开示-小纸条环节</span></p> <p class="ql-block">因为止语,有疑问时便通过写小纸条给师父,于是便出现了各种有趣的小纸条↓</p> <p class="ql-block">“慈悲、智慧、幽默、博学、敬业、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师父好”——师父:说的我法喜了,这么多帽子扣给我,入秋不怕寒了。</p><p class="ql-block">“师父,工作中身边美女如云,如何不起邪念?人都有七情六欲,比如禅修中有好看的女学员怎么办,请师父开示”</p><p class="ql-block">“师父,您如何看待三和大神?”</p><p class="ql-block">“师父,那克隆人/液氮冷冻保存的肉身怎么算?”</p><p class="ql-block">“师父,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结婚率降低离婚率上升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师父,观呼吸我观不到,是我面部结构有问题吗?”</p><p class="ql-block">“师父,您怎么看宇宙大爆炸?如何看待达尔文进化论?”</p><p class="ql-block">“师父,您一定是三果阿罗汉吧!”</p><p class="ql-block">“是谁发明的炒黄瓜,实在太难吃了,知道每个人口味不同,师父我只是写纸条感慨一下´_>`”</p><p class="ql-block">“请问香是什么?是佛祖的饭吗?”</p><p class="ql-block">“师父,情字何解?如何拔情绝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止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禅修的止语,不是哑语,不是用手势眼神交流,而是7x24小时止语,整整七天安住在内心。100人打坐,偌大的禅堂静得连根针落地都听得见。最大的声响是外面有鸟发出do refa fafa的咕咕声。</p> <p class="ql-block">虽不能说话,一切的一切却比可以讲话时更有序。不是不能说话,而是不必说话,可见平生我们说了多少废话啊。</p><p class="ql-block">全程止语,才发现人与人之间不需要虚与委蛇,最快的沟通是心有灵犀,拈花微笑。每个人都面有佛相,散发善意,清静自在就足够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个人都自在地做自己,无拘无束,逍遥洒脱,不必在意他人目光。下坐后休息,我便呈“大”字般躺在方垫上,二楼的禅堂开着门,仿佛以天为衾,以地为床,恰逢空山新雨后,吸气清透微凉,肆意盎然,快哉快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慧根禅师来到宏村梓路时,坐在路边的树下歇息,猛一抬头,见远处起伏的山峦似两个摩顶而卧的巨佛,一佛面朝南,一佛面朝北,恰如佛界南尊普贤、北尊文殊。领悟了希运禅师“心则是佛,无处不佛”之说,随即朝卧佛叩头跪拜,并在梓路盖间茅屋修行。此后在方圆数百里化缘募集资金,历时20余年,终于在公元843年盖起了梓路寺。这世上没有千年的公司,却有千年的寺庙,说明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到寺时慌慌张张,感受不到美。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心愈加清净,浸泡其中,才愈发体会她的美。</p> <p class="ql-block">我拿着小本子,用脚步丈量梓路寺,它有妙心斋,大雄宝殿,接引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天王殿,祖师殿,禅堂,客堂,讲堂,诵戒堂,五观堂,云水寮,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阶上,眺望远处群山黛影,云海悠悠,意象万千,看近处茂林修竹,青瓦白墙,唐风徽韵;坐在禅堂里,听鸟语虫鸣,龙首细水,晨钟暮鼓,清净自然。</p> <p class="ql-block">早望万物复苏,与大自然同息,午看猫扑蝴蝶,在田园嬉戏,晚观满天繁星,与明月交相辉映。阴晴各有其美,各时各有其境。</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来门口乘凉,看人来人往,笑意盈盈。寺院里的两只狗也很有灵性,它们跟着吃素,悠然自得,不扰不吠,连打闹都是静静的。微风拂过,阳光未起,好不惬意,我拿着本子,着一身素衣,用全部的感官去记住此刻的一切,写下这段文字,自己仿佛也是画中人。</p> <p class="ql-block">寺里的生活就是武侠小说里描绘的那样,身处其中,美好尤甚。云水寮的同修们二楼是女众,一楼是男众,从走廊穿过,有人漫步思考,有人凭栏眺望,路过的一位师兄正在晾晒衣物,抬头见我,微笑。</p> <p class="ql-block">整个云水寮安静祥和,岁月静好,我感受到人间烟火,但又清凉自在。我仿佛进入了实景版的修仙3A大作,每位同修就像NPC,镜头随我推拉摇移跟,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手机</span></p><p class="ql-block">入寺的第一天我们便上交了手机,关机时才发现手机似乎很久都没有关过了。在扔进保存袋的那一刻,我觉得它不过是个巴掌大的铁块,心中已经没有玩的欲望。</p><p class="ql-block">第七日为做核酸发了手机,我很讨厌这黑色铁疙瘩,不愿开机,观察到众位同修皆如此。在外出的半小时,我们都不愿打开它,999+消息略看一遍,全是废话。</p><p class="ql-block">核酸点排队的人们个个盯着手机,这黑色铁块如同一个噬神兽,吞人心神,扰人心念,只是被摄神的人不觉罢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偷得浮生七日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寺院的时间过得好慢,有种生命被延长的感觉,每分每秒都活得清楚明白,都可控可感知。这里的7天就如同俗世生活的3个月般。“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是不是就是这种感觉呢?</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少真正独处,独处不是一个人读书,读书也是在与外界交流。我们好像总要看点什么、做点什么打发走时间,就像打坐时有人要不断变换姿势,动起来才能换得片刻安宁。生活中也一样,不断地折腾,耗尽自己的精力,是因为心不安啊。歇即菩提,放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能力。</p> <p class="ql-block">禅修的七天,我愈加觉知到自己的“出离感”,这种出离感体现在工作、生活和情感中。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人生的主演,也是监制,还是观众。且这表演不是即兴,而是一种述行。</p> <p class="ql-block">浮生若梦,允许美好存在,也看到它的无常,不必拥有。心是无常的,即便是两坐之间心念都可能180度大转弯,如何要求一个人“爱你一万年”呢?不过,行动是可以承诺的,可以承诺“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用责任感去担当。看到无我与无常,便不再渴求两个小我之间强烈的占有和亲昵。如果你的幸福来源于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那么这幸福便是空中楼阁,你不能抓住无常希望它变成恒常,唯有内求,唯有对每个无常的觉知是恒常。</p><p class="ql-block">最后几坐,好好功课,我坐得50分钟如如不动,能够入定,甚至觉得腿是这世上最舒服的凳子。于深山古刹、清净道场,与慈悲智慧的法师修习学法,千年前佛陀和弟子们每日修行不也是这样吗?寺院的每一刻都是圆满完美的时刻,真想一直留住。但这快要离别的不舍,又何尝不是执着呢。不去想,过去心不可得。</p><p class="ql-block">寺院偶有游客进出,充满浮躁戾气,我只觉他们吵闹。静处看得清动处,而动处看不清静处。智慧是不可逆的,见解一旦知道了,便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水里加了几粒糖,便再也不是从前的水了。师父说,塑成的道体不要扼杀在摇篮里,回到世俗生活,外在的环境也不能奈静心何,要带回去培养它壮大它。</p> <p class="ql-block">顶礼师父,感恩同修,感恩成就本次禅七的一切因缘。也感谢你读到这里,你的心也一定很静吧。</p><p class="ql-block">堂前一百零八座</p><p class="ql-block">台上老灵魂一个</p><p class="ql-block">佛法道法婚姻法</p><p class="ql-block">包吃包住包开悟</p><p class="ql-block">五百年前同过学</p><p class="ql-block">今生有缘聚七天</p><p class="ql-block">事了拂衣拍拍腿</p><p class="ql-block">再见暗号是如焱</p><p class="ql-block">——谭昊师兄的小纸条</p><p class="ql-block">愿读过本文的有缘人都能法喜充满,智慧成就,福德满满,消除烦恼。2022年10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