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火车站那深情一吻

行者

<p class="ql-block">  持续的俄乌战争,让我时常想起莫斯科火车站一位青年军人亲吻妈妈的一幕——温馨、感人、更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下旬,随团去俄罗斯旅游。按照行程,29日的晚上我们要在圣彼得堡乘火车去莫斯科,为不耽误时间地接导游早早地把我们带到火車站。</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火车站与我国不同,它是按照目的地命名的,比如开往莫斯科的叫莫斯科火车站,开往芬兰的叫芬兰火车站。因此我们走进的是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车站,导游告诉我们圣彼得堡有三个火车站。其实还多。</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候车大厅,面积不大,二层,看上去是个老试建筑。大厅里灯光有些暗,不间断地人来人往。</p><p class="ql-block"> 大厅的一侧有五六位靑年军人站在那里候车,行李箱在随手可取的地方。小伙子个个青春年少,英姿焕发。靑年军人们身上的军服整体看上去是深蓝色调的;他们身着呢子大衣,黑颜色皮鞋,头戴无檐棉帽,整齐利落,不臃肿,非常帅气。</p><p class="ql-block"> 距这帮军人几米远的地方,一位母亲正在与儿子话别。这位母亲大约五十来岁,中等身材,没有明显的蓝眼睛高鼻梁,没化妆,身着也很朴实,上下身服装,没穿里外长裙。表情也很淡定,看上去很稳重很和善的样子,如同我们中国的一位普通母亲。母子深情地对视着,母亲喃喃的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儿子恭恭敬敬地听着。也许是说到动情之处,靑年军人上前一步张开双臂拥抱了妈妈,并且亲吻了妈妈左边的脸颊。而后母子又说了几句话以后,母亲转身向候车大厅出口走去,没有回头,靑年军人站在那里看着妈妈的背影渐渐地离去。</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见过青年男子亲吻妈妈的情景,被眼前的一幕所打动。事后,我在想这是在俄罗斯,如果是在别的什么国家也许就不足以称道了。</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也是一个多灾多难、战争频发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军人会有更大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从二战到之后的几十年间,俄罗斯的对外对内战争不断。战争给国家给家庭带来的苦难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二战时期,苏联一骑兵与妈妈亲吻告别</p><p class="ql-block"> 二战让俄罗斯失去2700多万人口,使得俄罗斯由战前约1.8亿人口减至战后的1.5亿左右。如今的俄罗斯人口一直负增长,现为1.46亿。</p> <p class="ql-block">  二战让苏联的妇女儿童奔赴战场</p> <p class="ql-block">  二战时期的儿童兵</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稚嫩的小脸就会让人心痛。但愿这位少年从二战的硝烟中走出,好好的活了下来,一直到老。</p> <p class="ql-block">  从苏联时期起,俄罗斯青年人结婚都要到墓地或烈士纪念碑去献花,致敬在二战牺牲的英烈。因为在俄罗斯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在二战失去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创作于二战时期的一副油画,一位母亲在怀念失去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  这大摡是新墓吧</p> <p class="ql-block">  如今俄乌战争打了七八个月了,并且愈演愈烈,双方共同死亡的人数早已过万,伤者更多。目前,俄乌双方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兵源。</p> <p class="ql-block">  前些天有个小视频:儿子应征入伍已经上了大巴车,一位母亲在车旁撕心裂肺地呼喊着,似乎要把儿子从车上拽下来。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母亲、妻子或者是女朋友,送别出征的军人都有可能是永别。</p> <p class="ql-block">  一代一代的俄罗斯人反对战争,祈盼和平;一代一代的俄罗斯人又不得不卷入战火,太多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说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这是赞誉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无奈吧,没有一个民族愿意打仗,除非帝国主义强权霸道、侵略扩张。</p><p class="ql-block"> 了解俄罗斯的这一历史背景,更能感受到莫斯科火车站那位母亲送别儿子时的心境。儿子深情地亲吻了母亲,那是他对母亲的不舍和眷恋……</p><p class="ql-block"> (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