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于2011年7月</p><p class="ql-block">在国外二十多年,很少和当年森警部队的战友相聚了。</p><p class="ql-block">回国后,各种聚会多了起来。同学聚,亲友聚,战友聚,都是热闹非凡。还是战友聚会火爆,大家坐到一起,回忆着当年情景趣事,叙述着战友深情厚谊,感谢森警的培养铸就。</p><p class="ql-block">敦化森警老战友们每次聚会都会把老队长张孟华请到场,与他一同回忆着那些难忘的岁月,感谢老队长对我们的多年辛勤栽培。</p> <p class="ql-block">老队长今年已75岁了,腰板笔挺,头脑清楚,谈笑风生。</p><p class="ql-block">我是在敦化贤儒公社(现江源镇)知青时应征到敦化森警大队。当时的队长就是张孟华,河南人,文化程度不高个子高,带兵经验很丰富。敦化森警当年有七、八十号人马。新兵集训后,我便留在他身边当了六年文书。后来他把我推荐到长春省森警支队,打这之后我就进了长春。</p> <p class="ql-block">得到老队长的器重还有一段故事呢。</p><p class="ql-block">当年森警是双重管理,人事和业务由省林业厅主管,地方编,挣工资。因是带枪的队伍,省军区和地方武装部代管。</p><p class="ql-block">我在敦化森警新兵集训不到一个月,敦化县武装部副政委,也姓付,要从敦化森警中队选一人,陪他到黄泥河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和敦化林业局当时的敦化三大森工局检查民兵工作,这个“官差”落到了我的头上。临行前张队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叮嘱一番,让我好好陪着政委,给他整理好材料。</p><p class="ql-block">我和付政委两人下去走了十几天,工作结束返回敦化后,付政委并没有马上回到县武装部,而是直接去了我们森警队,找张队长要调我到县武装部工作。张队长是付政委的下级,当面没好拒绝,就说等新兵集训结束再过去吧,可集训结束后,他却把我留在队部,在他身边给他当了文书。</p> <p class="ql-block">从18岁在他身边当文书的六年里,每天都围着他转,吃在一桌,睡在一铺炕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对我有严格要求,也温柔和蔼。跟着他学到不少知识,长了不少见识,1975年他介绍我入了党,1976年又把我推送到长春省森警支队。年轻时在他身边,受他的影响,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老队长在敦化森警工作的二十六年,呕心沥血为森警部队的建设,为保卫国家森林资源做出贡献。他忠于职守,从严治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使森警敦化中(大)队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森警部队的前列。</p><p class="ql-block">他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敦化森警中队当年相当于部队连级单位,后升为大队(营级)建制。他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其中,一位中将将军,六位师职大校(厅级),团(处)职和营(局)职干部更是多达几十人。警员们转业分配地方他也尽力安排到好单位,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在敦化森警退休后没回河南老家,一直居住在敦化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如今他过着悠闲生活,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北山散步看到他的身影。我告诉他,我回国了,叶落归根,以后会经常居住在敦化。他说,年轻时去大城市闯荡,退休了,还是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小城。空气好,清静,适合养老。</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几十年前的事就像在昨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年走出敦化,来到长春,又在国外闯荡了二十多年,如今又像梦游般地坐在了老队长身旁。老队长还是当年那个模样,没太大的变化,敦化城的面貌却发生了巨变。当年几万人口的林区小镇,如今变成有着二十多万人口的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和全国文明城市。</p><p class="ql-block">当年他把我送出敦化城,如今我又圆满地回到了敦化城。如今他已不再需要文书了,年轻时给他当过文书,也曾当过省厅党组秘书的我,还愿回头再给他当文书。</p> <p class="ql-block">2011年我回国后,敦化森警战友们聚在一起见面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前排:王贵和、李哲万、李兴远、尹德才、韩起家、张小才、杨金民</p><p class="ql-block">左起后排:张喜余、张赛克、刘维友、吕清华、刘建兴、张孟华、刘敬国、朴昌文、梁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