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缙云实验中学秉持“学为中心”校本研修主题,站在学生的立场,倡导学生是学习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2022年10月10日下午缙云县实验中学校本研修之"名师引领示范课"展示活动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展开。</p> 名师课堂 <p class="ql-block"> 丽水市教学名师陈伟景老师为我们带来《山水小品文的联读》。课堂在四篇课文的朗读中开启,陈老师教态轻松,语调顿挫,评价语言富有感染力。通过学习任务群的驱动,课堂合理且高效地展开对“山水小品文”的探究活动。通过群文联读,自主探讨山水小品景物的共性;借助资料助读,探讨隐藏景物后面的文人情志,理解山水对于文人的特殊意义。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山水小品文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课堂设计环环相扣,自浅入深,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中逐步把握山水小品文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陈老师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她绝妙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引发了在场老师的深刻思考。</p> <p class="ql-block"> 在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之后,我们一起聆听了名师课堂背后的故事。陈伟景老师阐述了她备课的历程和她对山水小品文的思考。</p> 讨论与评课 <p class="ql-block"> 八年级评课</p> <p class="ql-block"> 钭旭珠、黄慧莲点评:陈老师的课堂着重大单元、大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很好地从单篇文章上升到整类文章的学习,也成功实现了阅读和思考的有效结合。通过教学学生获取了整合文章的能力,可谓“学的好、学得精、学得深。”</p> <p class="ql-block"> 兄弟学校教研组长评课</p> <p class="ql-block"> 兄弟学校的老师认为本课堪称典范,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理解。但如果在板书美化上再下点功夫就更锦上添花了。</p> <p class="ql-block"> 九年级评课</p> <p class="ql-block"> 张文杰、江一燕点评:陈伟景是非常好的引导者、助学者。特别是对学生的点评丰富多彩。整个课堂在老师的设计下深层思考,有很大提升。问题的设计十分巧妙,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力。</p> <p class="ql-block"> 七年级评课</p> <p class="ql-block"> 王伟兰、项娅点评:教师搭好梯子,学生才能拾级而上,步步提升;学生分享阅读成果自信、流畅,注重表达自我的阅读体验;课堂氛围浓厚,学生深入文本又能走出文本;问题的设计有梯度使得课堂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课堂深入探究景物背后的情志,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名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陈玲飞老师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好课的主要尺度。陈老师从学情出发,制定了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复习中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单元整合教学,让学生站到一个更高的点上学一类文章,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学习支架:三个学习任务,三个小问题(提示);对材料的精妙处理(描写景物的句子加粗、议论抒情的语句加横线、文本竖向排列)……这些支架的搭设,开启了学生的思路,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快速理解高难度的知识。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升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县语文教研员吕伟老师认为这是一场十分值得思考与消化的教研活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优点是从“坐中学”到“做中学”;注意大单元的整合升华同时也要上好单篇文章。学生要学以致用,进行整合梳理。高度赞扬了陈老师的教学从一个点教学上升到一个面,甚至是立体化。</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丽水市学科带头人黄慧莲老师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作个学习项目,由大问题、大任务引领,努力引导学生基于驱动性问题进充分的自主感受、体验和思考,非常关注学习评价和学习成果。因而,课堂才可以在开放的空间里因平等的交流而时时焕发出思维的光芒,这可能正是一线教师所期望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一群怀揣着梦想的老师与名师,共同出发,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愿实验中学教育硕果满园,再谱华章!</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王伟兰、毕慧霞</p><p class="ql-block">审核:陈伟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