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兰的公公李鹏云,是个很能干的男人。原出生甘肃地界,与陕西三原县很近,后甘肃发生回民事变。就跟舅舅来到了陕西三原县北城做点小生意,后来舅舅去世。就一人在三原县闯荡,跟人学中医,在三原县古龙桥开了个肉架子(就是当地人称的肉铺子)雇了两个伙计,一个卖肉,一个收购猪,生意慢慢起来,越做越好。又有中医治病的本事,有了钱,便在三原县永和巷买了私宅,在离县城五里路的西子村买了十几亩地,雇人耕种,娶了西子村最漂亮,又聪明,又善良的姑娘陈丽霞做了媳妇。并生了一女一儿,还收养了当时只有二岁的女孩,叫李爱梅。大女儿叫李爱珠,儿子就叫李佑君。一家人的生活在当时三原县和西子村,算的上是个富裕人家。李鹏云多年经商的能力和行医治病手艺, 才能使家庭稳定,有幸福安康的生活。而这里更要提到就是三原县和古龙桥的历史和发展了……。这三原县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三原”就是由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成为三原,而胜名于中国陕西。经历过许多朝代而到了明清及民国,商业达到了顶峰。被人们称为“小长安”。是重要的西北商业和商户集散地。特别是在布匹,药材,茶叶方面交易上相当发达。而三原县古龙桥更具有特色,这古龙桥是三原县联接南北城,在清河谷建的一座三孔石拱桥。三百年前明代工部尚书温纯,三原人。根据当时陕西地方政府,三原民众和官方提供发生洪水灾情状况,及危害当地民众生活特别严重,而提出修建桥梁特别需求。温纯就亲自带人同当地官员察看实情后,决定修建。并自己和陕西和三原当时有钱人捐款数百银两,在明朝万历年间建造了这座龙桥。这古龙桥长一百一十米。宽十一米,用大青长方石块铺桥面,石条铁钳构成桥体,两侧石雕杆上刻有花卉,人物。桥体造型宏伟壮观。而石柱外侧雕有龙头,龙尾各三头,东尾西头。形意为龙驮桥,故名为龙桥。而后来人们又在桥的上下两边修建了石坊,阁楼,商铺。变成了三原县南北的商业交易的街桥繁荣景象。在这里出售有布匹,药材,工艺品,特色食品和各种店铺。我爷爷在这古龙桥北头开的肉架子也是生意兴隆。后来人们就把这古龙桥比喻为“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这就是人们对古龙桥的精采描绘。我爷爷曾经跟人学过中医,特别对骨伤正位,牙科,妇科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在那个年代有许多人找他看病治病,还有一定名气。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在一九七二年,上初二时放暑假,回陕西三原县西子村,看母亲,妹妹和爷爷。(当时奶奶已经去世了,所以母亲就带着小妹就回家照顾,后来大妹也回老家照顾并在三县上中学)有一天,下午我们全家人都吃完了晚饭,也就是下午五点钟,都在后院乘凉。我们兄妹三人在凉席坐着,爷爷和母亲也都坐在小板凳上。这时只听前门“当,当,当,有敲门声”。我赶急从席子上起身,朝前门走去”。“谁呀”?“是我们,我爸扛麦子袋,把腰给闪了,腰直不起来,想叫李爷给治一下”。“那就进来吧”。我一见这小伙子扶的是大约三十八九岁左右,身体很壮实的中年汉子。“爷,有个人扛东西,把腰给闪了,找你来治一治”。“那就让过来吧”!我领着小伙和壮汉就到了后院。“咋闪的”。中年壮汉说“响午在麦场装打好的麦粒,扛了几袋还行,后来两个人向我肩上一放,咯噔的一声腰就直不起来,疼的了不得,没办法就找李爷来看了”。“你站好我看看”。爷爷摸了一下壮汉腰疼的部位,“就这痛吗”?“对”。“使劲用两手捏了一下。“唉哟,就是这个地方”。爷爷知道壮汉疼伤的位置,说“你往上再伸伸腰”,壮汉使劲向上伸,爷爷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猛的朝壮汉屁股踢了一脚。只听“咯噔的一声”,腰间的错位接上了。“腰往直的挺,走两步”。壮汉伸伸腰能直了,走两步也不疼了。“谢谢李爷我腰能直起来了,也不疼了,你的接骨太神奇了”。“李爷,多少钱”。“就不要你的钱了”。“那不行,我就给你送一篮鸡蛋,我家是磨豆腐的,这个月就每天给您家里送一盆豆腐来报答您”。李爷。“不用送了”。“不行,不行,就这样办了”。后来壮汉送我家一篮鸡蛋,每天早晨都送来一盆荞面豆腐或着黄豆豆腐。那年我爷爷都七十多岁了,身体还挺好,给村里面人看病,不收钱。这些治好病的人也没啥钱,就送些鸡蛋,家里宰猪或宰羊拿儿斤来报答爷爷。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四四年春天玉兰怀孕了,她的肚子渐渐的大了。婆婆就请了一个乡下中年女子在县里住宅帮助照顾玉兰,在家里做家务。过了九个月,玉儿在三原县家中顺利的生下一个儿子,是叫县里的一个接生婆在家里给接生的。一家人都很高兴,尤其婆婆高兴的合不住嘴。赶紧叫人把佑君从县里教书的职业学校叫回来,看玉兰给他生了个儿子。当天李佑君就从县里的这所学校回来,看到玉儿躺在床上,儿子睡在玉儿的旁边,玉儿削瘦的面额,宝宝胖胖的脸蛋。“玉兰辛苦你了,谢谢你给李家生了个儿子”。“不用谢,你教书也幸苦“。“那你看给儿子起个啥名子”。李佑君想了想,就说“那就叫李明顺吧!小名就叫明明”。“这名子好听,就叫李明顺”。婆婆陈丽霞在一旁“叫这个名子好,你媳妇是顺顺利利的生出来的,愿将来孩子有福气”。李佑君回来时,就给学校请了假,在家帮助玉儿照料月子事。呆了十几天,就又到县里的这所学校教书去了。这样玉兰只好一个人照看孩子,婆婆照顾家中日常生活,而公公则每天出外照应生意,有时在家坐堂看病。或者一段时间到乡下西子村照看地里的农活。家里雇的那个乡下那个中年女子,继续在县里住宅帮忙干活。李佑君也一周回来一次,帮助玉兰和家里干点活,和儿子玩一下。这样在儿子明明六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李佑君回到家,一家人都在。李佑君对家人说“我可能要到兰州大学史地系当助教,经过我在兰州大学当老师的同学推荐,并看到我的资料,兰州大学已录用我到兰州大学史地系任助教”。玉兰的婆婆“调到兰州大学离咱们三原就远了,当然兰州大学名声大,我儿以后前途远大,可現在你媳妇还年青,你儿子才半岁,你又管不了这个家,这就得难为你媳妇玉兰啦”!“妈,你就让佑君去兰州大学当助教吧,他还年青,前途要紧。我在家管好娃,侍候好你二老没问题”。公公也说话了“儿呀,你聪明,从小就爱学习,一直上到大学毕业,很不容易。現在人家兰州大学叫你去教书,是个好事,给咱李家争了气。这有你妈和我还有你媳妇,你就放心去吧!将来当个教授,把你媳妇也接过去”。“玉兰,妈,爸谢谢你们的支持,家里的事情就劳累你们了,将来我一定会好好的报答你们的”。这天晚上佑君和玉兰说了好多知心话,佑君看着宝宝的睡着的样子,“我走了以后全靠你了,我真的谢谢你,一辈子会对你好”。大概是这一年的九月初李佑君到甘肃省兰州大学当助教了。又到了一九四五年的春天的三月一天玉兰儿子明明突然感冒发烧,打摆子,抽疯。玉兰年轻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公公和婆婆说拿一盆凉水,用毛巾浸上水放到头前额,可就这样来回浸泡毛巾放到头上,烧都不退。后来玉兰看孩子都不太动了,赶紧叫公公婆婆往医院送。当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孩子不行了,没气了,你们就准备后事吧!玉兰哭的死去活来,婆婆陈丽霞也哭的很伤心,“我咋没早点把孙子送来,咋向儿子交待啊”!公公站到那直发楞,流眼泪,“这都怪我呀”!就这样玉兰的第一的孩子,而且是个很漂亮的儿子,在一岁二个月时夭折了。过了一个月以后玉兰的公公写信告诉了儿子佑君。李佑君很快回来安慰在家,还起不了床的玉兰,“玉兰我知道你很痛心,我跟你一样的心情,可咱们还要生活,过日子,振作起来吧!我们以后还会生儿子,生女儿的”。又向他的父母孩子生病的来龙去脉。知道原因后指责父亲的严重过失:“你作为一个懂医的人,不赶快把孙子明明送医院,还用土办法治,结果就造成你孙子死了。这结果你不痛心吗”!可是造成这种悲惨的结果,再说也没办法,一家人都得接受。可玉兰对这个儿子的去世却永远不能忘去,后来经常对我们这些儿女讲那段经历。</p> <p class="ql-block">又过了一年多,玉儿和婆婆和公公都搬到乡下西子村居住了。一是在西子村也十几亩地需雇人耕种照理。二是婆婆就是这个村里的人,亲戚多,相互有个照应。公公在这里除能料理农活,还能坐堂行医。这个西子村住宅,玉兰以前都没好好住过,这次彻底住下,玉兰才觉得挺好的。这个住宅院子,是一座关中农村两面墙向外,房间在里。有前门,有后院菜地和果园。一进门在左厢房前面墙上,青石砖上面镶着一面大理石。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下方开有一小窗放着土地爷的石雕座像。而向里走就是院子,东西两厢房前院各四间房,门和窗户都是木质雕花样式。后院东西各两间厢房,而另有东西各一间没有窗户和门的房间,是专门放农具和杂物的屋子。前门进来向左,是个典型的开阔型的大厅约宽4米长4米,上面有顶,躲雨雪的室外客厅。春夏秋季都可以在这里接客吃饭,是关中农村最有特色的,农村房屋室外客厅。而大厅旁边是个大厨房,隔壁就是左厢房。前门室外大厅布置非常好,里头正面放着古色古香桃木长条高方桌,上方墙上挂着一幅大的秦岭山水画,两旁是对联。长方高桌中间放着,一面枣红色的大座钟,两边各放着一个山水出花瓶。长方高桌两边各放一把太师红木椅。前院左右两厢各四间的中间有一院四周下落约三十公分长约六米长的二米宽的渗水池周围是青石砖,㡳为青石条彻好。池里两面有流水沟。真是布局合理,完美无缺。而更为赞叹的是池子中间放着一座五十公分长,五十公分宽的正方形大理石方桌。夏春季在上面可以吃饭,干什么都可以,真是太美了。而前院左右厢房八间房间,土坑,桌,椅,柜,板凳都早以配好的,一律是榆木,桃木的古香,古色家俱。给玉兰眼前一亮,在当时民国农村也算有钱人家。再向后院看去,两边的厢房各有两间住房,主要是给亲戚或者朋友到家,走不了就住下的客房。房内各式家俱,设施都很齐全。再到后面就是菜园,果树园大概有半亩多地,中间修了一间厕所。玉兰和婆婆和公公这一年就在西子村住下,过着农村人的生活了。偶尔也和婆婆到县住宅院住一住,生活也就稳定。到年㡳玉儿又有身孕了,就不做其它事情了。到了一九四六年九月,在西子村的家中,接生婆在家里顺利的给玉兰接生出一个男娃,8斤8两。也就是比我大十岁的哥哥,叫李明天。这年过春节,我的父亲从兰州大学回到西子村和母亲,父母及刚几个月的儿子过了一个非常祥和的春节,并给他儿子起了个大名叫李明天,小名叫天天。李佑君给玉兰和婆婆各买了一个银鐲子,给父亲带了两瓶好酒,又给儿子买了小银锁和玩具。父亲李鹏云叫人宰了一头猪。婆婆和玉兰早早就把过年要做的肉,馍馍,花卷,菜,都做好了,放到外面冻着。如扣肉,丸子,酥肉,各种卤肉制品等等。大年三十 ,婆婆陈丽霞和媳妇王玉兰,先把火锅装好,放到热炕上的方桌上,再把炒好的各种热菜摆到方桌上,热好儿子带回的好酒,一家人欢欢乐乐坐在一起。李佑君先给父母各倒一杯热酒放二老桌前,又给王玉兰酒杯倒了一点热酒。给自己酒杯倒满,跪起身举向父母亲说“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知恩,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杯酒我先敬你二老了”。父母也随他举起酒,李佑君一口喝下,父母亲也都喝了一口。这时李佑君又端起一杯酒说“玉兰,这几年你在家太幸苦了,照顾二老还管娃,我特别要谢谢你,向你敬一杯”。玉兰也跪坐起来,“你在外面教书也很幸苦,能回家过年,全家在一起就好,我也敬你一杯”。两人都举杯共同把杯里酒喝完。一家人在热炕上,围着冒着热气的火锅,吃着香噴喷的热菜和凉菜,欢笑畅说一年的往事,高高兴兴过三十的这个夜晚。李佑君在家呆了七天,到县上和村里的亲戚家都走了一下,初八的早晨拜别玉兰和儿子,拜别了父母,离开了西子村,三原县又回到兰州大学教书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九四五年进入兰州大学史地系就给系主任王宗达当助理教师,除日常经常听他的讲课,修改学生的作业。助教工作也是很忙的,还要时常跟着这个王宗达教授,考查历史古迹,地理气候。我记的上初三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教故事,听了后感很有兴趣。晚上就问父亲,父亲就讲了那时有一次跟随兰州大学王宗达系主任,教授。前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查的经历:“我们当时去敦煌莫高窟考查,是由国民党政府和甘肃省有关单位指派,由兰州大学和甘肃国民政府有关人员参加。主要为到敦煌莫高窟考查洞窟,保护和维修洞窟摊塌等事项。五月中旬一天,他们一行人乘一辆吉普小车和一辆大卡车。大卡车上面搭着篷子。放有着设备,约八,九个人从兰州一路行驶,大概二天后到达了敦煌莫高窟。那时常书鸿是敦煌莫高窟研究所所长。亲自接待了他们考查团。并一直亲自陪同他们到一个个洞窟考查”。父亲体会是很深的,“当时的莫高窟已经很出名,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成性,已经快不行了,那有时间修复洞里的壁画和墙体维修。当我进入洞里看到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无比感受到这一幕幕在眼前经过的佛教故事场面。这无比绝伦绘画艺术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我感到非常震撼,原来只是听说过,在书本上看见过,今天到实地洞窟看到的是精采绝伦,你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看看”。这就是我父亲当时在兰州大学当助教的一个片断。我父亲在兰州大学当助教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期间兰州解放除当助教,教书,还积极向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靠拢,做了许多帮助和解放兰州的事情。后来我通过我父亲自己写的一段经历知道了他在兰州解放前曾参加过一个共产党的外围的组织。这就得以一位跟他是大学同学,后来成为一位陕西渭北支队领导者叫孙志正这个共产党员的同学说起,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三原县解放后的领导人之一,后调到兰空政治部当部长。我在八十年代工作出差时到西安兰空干部家属院受父亲委托拜访过这个为三原县解放奋斗过的老革命,老干部。父亲和孙志正大学是同学,又都是三原县人,关系很好,在学校学习上互相帮助,放寒假一块回家,建立了深厚的情义。但大学四年级还没毕业,孙志正就不再上课了,当时大学也就接肆业处理。父亲也不知道怎样回事,就这样又到了父亲毕业了,父亲在家等工作消息。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孙志正家里的人找到三原县家中,父亲正在屋里,来人递给父亲一封信。“这是我哥写给你的信叫我捎给你,你拿好了,别让外人看到,看完后就把它烧掉”说了后,连水都没喝就走了。我父亲赶忙回到自己的房子,打开信封,拿出信一看正是孙志正的亲笔信,上面写着“佑君,在上大学时我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做党的地下工作者,我没对任何人说,也没对你说,害怕影响你的前途,我現在是渭北支队三原独立大队的政委,在为解放全中国而努力奋斗,我想你知道我就是为了这一目标而退学的。希望你也能为实現中国的全面解放而努力。我给你留一个我的地址,记住就行了一定保密。永远的朋友,孙志正”。我父亲把孙伯伯的地址记住,把信就烧掉了。后来父亲在兰州大学就参加了一个外围的共产党组织,为解放兰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到一九四九年彭德环,王震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甘肃,解放了兰州。王震当时在兰州号召兰州的知识分子到新疆去,为新疆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贡献。我父亲和当时两名助教共三个人都准备去报名去新疆,可后来这两名助教没有去。而我父亲毅然的坚持放弃兰州大学的助教这个很有前途的工作,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彭德怀,王震的部队,一九四九年9月来到了新疆,廸化市(后来的乌鲁木齐)为和平解放新疆,解放迪化做出了贡献。先后工作于新疆地质调查局,新疆计委,建委,建工局等单位。我父亲后来对我曾说过,“他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新疆工作,最主要就是受到三原人,大学同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渭北支队三原独立大队政委孙志正影响才果断决定的,他从来没后诲过,这就是他走向革命的道路的最终结果,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