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梦幻般的徐家汇地铁车站出来, 穿越时空的隧道,不远处就是百年风云的上海气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西南面,紧邻徐家汇天主教堂,有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静静地矗立于城市的喧闹之中,这就是有着近150年历史的上海气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曾居住于徐家汇,对周边的环境还是比较的熟悉,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土家湾、上海电影制片厂,都汇聚于这一带。</p> <p class="ql-block"> 1910年建成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和修女院。其建筑为中世纪哥特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旁边的圣爱大厦。</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847年的徐家汇藏书楼,一栋白色的欧式建筑,是上海近代最早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漕溪北路280号的上海市气象局(南门),曾经无数次经过,而真正去到里面,今天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上海气象博物馆落址在蒲西路166号(上海市气象局北门),参观由此进入。</p> <p class="ql-block"> 从蒲西路进入上海市气象局,右面是一大片绿树丛荫的草坪。草丛中,置有各种气象检测仪。</p> <p class="ql-block"> 右下角为称重式降水传感器。</p> <p class="ql-block"> 气象百叶箱:安装有温、 湿度仪器的防护设备。</p> <p class="ql-block"> 右侧为温湿度传感器。</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观象台始建于1873年,选址于徐家汇肇嘉浜西岸(今蒲西路221号),建成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图1),1880年扩建成两层楼房(图2)。</p><p class="ql-block"> 1900年在徐光启墓东侧(今蒲西路166号)扩建新楼(图3),即现在的徐家汇观象台主体建筑,大楼中央建有砖木结构的测风塔,安有贝克莱(Beckley)风向风速仪。1908年至1910年间,由于地基承载问题,高出主体部分的砖木测风塔被拆除,改为铁塔(图4)。</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到了前面提及的一栋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即有100多岁高龄的徐家汇观象站,现为上海气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历史痕迹:在墙面上显示1930年、1950年和1980年不同颜色的外墙砖。</p> <p class="ql-block"> 上海气象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气象站。</p> <p class="ql-block">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始了气象观测。</p> <p class="ql-block"> 1879年,观象台首次较准确地做出台风预报,揭开了天气预报的序幕;1915年,《申报》首先刊登徐家汇观象台天气预报,开始对公众提供天气预报服务。</p> <p class="ql-block"> 轻轻推开博物馆厚重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镶嵌着一块32方位硕大的罗盘,上面标注的方位,正准确地指向当前实际的东南西北。</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气象服务于航海,罗盘是用来测量航海方位的。</p> <p class="ql-block">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始气象观测,至今从未中断。2012年观象台成立140周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WMO)授予其“世纪气候站”的荣誉证书,表彰其对全球气象研究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徐光启(1562-1633年),上海人,明末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中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和“西学东渐”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是我国第一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爱国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 徐光启在67岁高龄时受命观测、修历、终成浩瀚的天文学巨著《崇祯历书》,破除了传统天圆地方的观念,极大地提高了日月食和其他天文计算的精确度,奠定了后300年天文历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传统的气象观测仪器,这些可一个个都是“100岁高龄”寿星。</p> <p class="ql-block"> 1873年9月,能恩斯(Marc Dechevrens)神父被耶稣会派往上海,负责在徐台建立地磁业务,于11月29日抵达上海。1876年,能恩斯成为观象台第一任台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始进行气象观测的首份记录,从此以后140多年间从未中断过,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中国的唯一一个百年世纪气候站。</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1845-1923)手绘的1879年7月31日台风眼。当时,没有卫星等先进科学仪器,仅根据有限的气象学知识,把台风结构图绘制出来,与现在卫星拍摄的台风形态几乎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 能恩斯助手的劳积勋神父总共绘制了620个台风路径,对比能恩斯的台风路径更加准确。</p> <p class="ql-block"> 除了绘制台风路径外,他还发明并推广了可视气象信号系统;与国际气象台建立了无线电通讯,实现了国际经度联测和精准授时。</p> <p class="ql-block"> 跨越走廊的“百年气象钢琴”——《徐家汇“年平均温度表”》。“黑白琴键”记录着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城市温度变化的曲线,更反映了魔都百年来的冷暖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 100多年前,这位信使正准备把徐家汇观象台制作的中国沿海天气预报送往各大报社刊载。正是他蹬车上路的那一瞬,推动了上海气象走进千家万户、服务于社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00年左右的温度计和气压计(法国)。</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Cautschy牌气压计和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 1850年瑞士的电报接受机和发报电键。</p> <p class="ql-block"> 八分仪,1900年左右瑞士制造,用来 确定水手在海上的准确位置。</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的经纬仪(瑞士)。</p> <p class="ql-block"> 左右为折叠式红水温度计(19世纪初),中间为毛发湿度计(20世纪初),法国制造。</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瑞士造,自记气压计—一种自动记录大气压强连续变化的仪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的馆藏珍品,是这台19世纪初的望远镜。使用过这副望远镜的历任台长,都是对观象台有着巨大贡献的“超级学霸”,他们中的大多是远洋而来的法国传教士,有的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呢。</p> <p class="ql-block"> 《620个台风的路径》(劳积勋,1920年著),成为远东航行海员必带的备查手册。封面右上角是劳积勋的亲笔签名题词:“敬献给‘北河号’上的小水手”。</p> <p class="ql-block"> 气象观测记录本,记录了1915年~1923年每天的气温、气压和天气状况。泛黄的纸,折射出百年气象走过的不平凡轨迹。</p> <p class="ql-block"> 19-20世纪上海历年气象记录资料。</p> <p class="ql-block"> 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和风暴瓶,19世纪末,英国制造。</p> <p class="ql-block"> 精确测量仪,20世纪初,德国制造</p> <p class="ql-block"> 1843年发明的无液气压计。</p> <p class="ql-block"> 1883年,为观测垂直凤的变化而在徐家汇观象台楼顶是搭建的高约40米木塔,当时先进的贝克莱风速表被安置在上面。</p> <p class="ql-block"> 螺旋式楼梯,盘旋而上,可以象征上海气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百年气象风云展。</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朱德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0月18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延安光华农场气象组雨量观测资料。</p> <p class="ql-block"> 雷达、卫星观察进入气象观测领域。</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上海气象博物馆,真的是感慨:百年风云,气象万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