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家乡金秋绿意浓</b></p><p class="ql-block">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金秋十月,在我国北方,凉风习习,秋意浓烈。树枝上的绿叶逐渐变得金黄,在秋风微微的吹拂下,枝上的几片黄叶便随着它轻轻起舞,在天空的舞台上伴着风跳跃着、旋着,最终以优美的舞姿缓缓落下,为人们铺成了一条金黄色的路。漫山遍野,林层尽染,构成了一幅幅金黄色的乡村画卷,美不胜收。而在南方,虽已入秋,但田间地头,一片翠绿,晚稻和晚玉米正茁壮成长,朝着成熟不断地努力,让人们早日将自己收割,充满他们的粮仓。山上树叶依然一如既往的绿意悠悠。</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地处南方桂西北地区东兰县,金秋十月,丰盈绿意,一派“绿意正浓靓丽景,金秋十月似春回”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平时在城市上班,总是在忙碌中度过,一直期盼着有时间回到家乡,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家乡的美景,仰望一下纯净的云朵,涤荡一下满脸的灰尘。今年“十一”长假,因疫情在蔓延,不便外出旅游和度假,于是,我趁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来探望年迈的老母亲,二来与久别的乡亲们拉家常,享受着家乡纯酿的米酒带来的那份惬意。更重要的是,想到家乡去欣赏那里早秋所呈现的绿色美景。</p><p class="ql-block"> 在返乡的途中,往车窗外望,无论是高速路,还是二级路,抑或是村级路,路的两旁尽是翠绿的山,绿油油的田地。沿途翠绿的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村庄相映衬,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绿色画卷。</p><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一眼望去,绿意盎然,附近的几个村庄的村头都是连片的米椎木,那些四季常青的米椎树林是那样的浓绿,绿得那样苍劲,在金黄的衬托下,显露出无限的生机。它们播下希望的种子,预示着明年春天那一碧千里的新绿。</p><p class="ql-block"> 村公所前流淌的河流,清澈透明,鱼翔浅底,河流两岸植被茂盛。随着村民观念的更新,村上已没有一个家庭养牛了,固然没有往日到河边放牛吃草的景象。田坎上的野草也没人割,趁着在寒冬来临、枯萎之前疯狂的长着,给大地尽可能长久地披上绿色的外衣。</p><p class="ql-block"> 夏收之后,不少村民不再种植晚稻,而利用田间改种红薯或者黄豆,山地里也种上晚玉米,由于交换种植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长势十分喜人,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景色是那么迷人,宛如一幅漂亮的画卷,给村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欢笑。</p><p class="ql-block"> 在村庄的周边,村民们有意种下常青树,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不止于此,还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气候状况,茂密的树冠可以遮盖阳光的照射,人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村民们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惠。</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秋似乎总要和冷落、凄清、萧瑟、伤感纠缠不清。一提到秋,就会想起了寂寞无主的落叶,想到了衰草的枯萎,吟起“碧云天,黄叶地”时,心中涌起的也是对秋的空旷、萧瑟的沉思。然而,在我的家乡,当眼中充满这枝叶、小草的浓绿时,我这才悟到:以前对秋的认识与理解太过于偏执,原来秋也并非想象中的那般萧条无生机,它所呈现的是巨大的生命力,同样像春夏季一样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那秋阳秋云下、秋风秋雨中摇曳的绿,不正是孕育着生命下一季的到来吗?我们青睐春的明媚多姿,我们惊叹夏的勃勃生机,然而却很少有人钟情于这早秋的绿意。</p><p class="ql-block"> 春光灿烂是因为春暖花开,而夏之葱茏更离不开夏雨的滋润,唯有金秋的绿,承受着生命的洗礼,毅然在凄风苦雨中选择了奋斗,选择了与生命抗衡,在挫折中傲然展示着原始的生命力。“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需要何等的胆识与魄力!</p><p class="ql-block"> 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随着深秋的到来,绿草渐渐枯黄,树叶也渐渐落下了,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仍不忘为人们描绘一幅“绿水澄蓝是处通”绿意葱葱的美景,这便是家乡金秋给予我们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