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手记--穿过隧道的风

拍摄手记:我想记录的,不只是一张张美片,而是一起看风景的情义。以及,照片背后,那些有趣的点滴。<div>拍摄时间:2022.10.6</div><div>拍摄地点:菜园坝八一隧道</div><div>摄影师:行走的小面</div>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后半段,天气从阳光明媚转为阴雨绵绵。</p><p class="ql-block">  一叶悲秋。摄影师“行走的小面”约拍。问我知道菜园坝八一隧道不?我说:“晓得八一隧道,不晓得可以拍照”。曾经有好几年,每天都要驾车通过这条隧道去上班。如何能在这种时常经过的地方拍出美片,还真是有点好奇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八一隧道人车分流,人行道很宽,可以任意的拍照,不会影响交通安全。</p> 看了摄影师发过来参考的,某红书博主们的照片,昏黄的灯光,飞驰的车流,不用滤镜就很复古港风。摄影师说,这次是拍特定环境下的情绪片。有别于糖水片,难度系数高些。<div>“眼神和肢体要匹配。眼神是主角,肢体是配角,要有故事性”</div> 约拍前,摄影师少有的提示了一下服装和道具。以前都是随我自行搭配的。<div>“道具重要喔!”</div><div>“伞、玻璃饮料瓶、拉罐”</div><div>“垮皮西装有没得?”“那就风衣吧”“下装建议可以穿阔腿裤”</div><div>“整体情绪可以沉一点。。。颓一点”</div><div>“隧道前端有风,发型看你怎么处理”</div> 要进入情绪,服装应该是外在最大的助力吧。<div>于是服装选了豹纹衬衫搭阔腿背带裤,外面搭黑衣风衣。再带了一件棕色复古高腰西装外套,换装用。</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这个小包有一点豹纹的装饰,和服装有了呼应。</div><div>事后想起这包也是几年前去香港旅行的时候买的。缘份。</div><div>高跟鞋是带过去拍照时换的。这个很有必要。换上高跟鞋,不仅是让身材更高挑,更重要的是人的情绪一下就切换到了都市那种紧张、忙乱的状态。</div> 这个易拉罐的道具有点失败。太小了,没有什么视角效果。选那种高一点的啤酒罐会好一点。 没有找到空的玻璃饮料瓶,直接带了一没有开封的洋酒。但是这个方法有弊端。摄影师说我拿酒瓶的方式不太自然。没办法,因为整瓶酒单手拎太重了,不用力怕拿不稳,太用力就没有了那种随意的感觉。下次拍类似的,应该找一个空的玻璃啤酒瓶,会更好运用。而且没有开封的酒,细节上也差了一点。 摄影师指点了一个双手拿酒瓶的POSE,这下能拿稳了。哈哈。 <p class="ql-block">风衣换成复古小西装随意披着,任隧道口的风吹乱头发。很颓。很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在钢筯水泥的都市,谁没有一身疲倦和忧伤?只不过都在人前仔细隐藏。在昏暗的隧道里,不过是露出了另一面真实的情绪。生活从来不易,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p> 酒瓶反射的光。 这个角度的背影很喜欢。 风衣造型来一张。 拍摄的那天在下雨,带的伞也成了道具。<div><br><div>小贴示:雨天拍隧道这种场景挺好的。不会淋雨,洞内也不会尘土飞扬。</div></div> 本来摄影师是想用透明伞当道具。但我没有。想到服装和场景,拿了把黑伞,没想到阴差阳错,还搞对了。摄影师说,刚好可以挡一下后面射过来的车灯,不至于曝光过度。 千人一面,一人千面,光影变幻,人生莫测。<div>尝试把照片做成视频,有一种微电影的感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