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Kiss丶糖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对其身心健康、自信心、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在幼儿园,教师非常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但是仅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幼儿在园在家的一日生活中。家庭应与幼儿园协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本期推送,我们就一起来看看3-6岁儿童应具备哪些生活自理能力,教师需要提醒家长避开哪些教育误区,又可以如何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span></p>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p class="ql-block">  教育建议:</p><p class="ql-block">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p><p class="ql-block">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p><p class="ql-block">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p><p class="ql-block"> ● 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p><p class="ql-block"> ●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些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误区,请提醒家长避开</span></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缺乏独立进餐的意识,只等着喂,或没有掌握独立进餐的方法;有的根本没有自己洗手、擦脸的习惯;有的甚至站在厕所里尿了裤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陷入了以下误区:</span></p><p class="ql-block"> 1.溺爱孩子,因舍不得孩子“受累”而凡事包办代劳</p><p class="ql-block"> 过度宠溺孩子向来是我国家庭教育中陋习。幼儿在家中可以说是受到了来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人的百般爱护,什么事都不用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间一长,幼儿对大人的依赖就更深,自己什么事情都不会做,霸道无理、任性自私、傲慢自大。这影响的不仅仅是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性格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p><p class="ql-block"> 2.缺乏耐心,因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便不愿等待、自行代劳</p><p class="ql-block"> 其实,学龄前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自己做不好、不会做、耽误时间。认为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代劳。有的是因为幼儿自己会吃得满身满桌满地都是,家长还得花时间去清理,害怕耽误时间。家长的这种不放手,不让幼儿独立完成,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妨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与人格独立发展。</p><p class="ql-block"> 3.认为孩子还小,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在动作发展的关键期</p><p class="ql-block"> 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小,不必急于让幼儿自己动手,等幼儿长大了,自然而然就独立了。等长大了就能自己穿衣服、吃饭,更何况幼儿这么小,即使教也很难学会,等到幼儿长大了,就容易学也学得快。但殊不知,一旦依赖性养成,那么想要完全剔除就非常困难了。不是说他们缺乏生活技能,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依赖别人,失去了自己做的意愿,即使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影响。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应尽量与在园时保持一致,不要凡事包办代劳,看到孩子有进步时要多鼓励,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p>

幼儿

自理能力

家长

生活

孩子

培养

代劳

自己

独立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