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带着妻儿回老家居住。远离喧嚣,远离呼朋唤友,每天迎着晨曦,到楼顶,吸吸清鲜的空气,环顾广阔的,依然绿意浓浓的田野,回味浓郁的乡土气息;下午夕阳西下,带上小儿到田地里,拔弄拔弄野花野草,看看各种爬的、飞的小虫,感受小儿自由奔走嬉笑的快乐;晚上灯火初上,弄两个小菜,和老父亲小饮几杯,家长里短,田头杂事,东扯西拉,毫无主题闲聊,享受烟火生活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幸福,原来就是回归平静,和亲人一起的乡村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九点多钟,年迈的父母已休息,妻在侍小儿就寝,就剩下无事可做的我了。到村边走走吧。我轻轻掩上门,朝村边走去。</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工作,乡村振兴,使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丽,我村也是受益者:建了球场(我家就在旁边),建了舞台,建了环村路,安装了太阳能灯,安装了健身器械,安装了小孩玩的滑梯、蹦蹦床,还建了小孩阅览室,成了“留守孩子之家”。乡亲们的幸福感越来越高了。</p> <p class="ql-block"> 我走着的环村路是几年前建成的,全程用水泥浇灌,绕村子一圈。每天早上,乡亲们经此到田地干活;傍晚三两两在路边闲话,小孩儿则骑着小单车或穿着旱冰鞋,在路上尽情撒欢,因为没有大车经过,所以不必担心安全问题;连村里的鸡鸭狗,也喜欢在路上相互追逐,或傲慢的挺胸踱步(为了保持环境,现在村里的牲畜大都圈养了)。</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休息得早,虽然还不晚,但几乎家家都熄灯了,若大的村子,显得静悄悄的,路上就我一个人了!我肆意地走着,只有路边的太阳能灯作伴。</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秋老虎”,天气很闷热,在家里,我成天赤膊,仍大汗淋漓,现在走在路上,晚风习习,很是凉快。乡村的凉,与城里的凉绝非一样,城里的凉夹杂着烟尘、汽车尾气,夹杂着人流、喧闹。而这里的凉是安祥的、干净的、清响的,没有杂质,就象沉浸在深山里的潺潺溪流一样,凉得清爽,凉得纯粹。</p><p class="ql-block"> 虽是秋天,但仍有不少小虫小物在活动着。“吱吱吱吱”,泥土里不知什么虫子发出的声音,想必也是没有入睡,和“家人”聊天吧;“嗦嗦嗖嗖”,老鼠出来了,这些讨厌的家伙,又不知道想去干什么坏事了;“咕咕咕咕”,四伯母家的鸡屋里,传出鸡的低咕声,可能是在说悄悄话,或是说梦话吧;“汪汪汪汪”,三伯爷家拴着的小黑狗,大概是听到我的脚步声,在向我发出“警告”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一大片菜地,尽管看不清长势,从整整齐齐菜畦上,还是感受到它们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三哥的“财源”,三哥妻子身体不便,先前两个小孩读书,生活比较困难,全家就靠三哥一个人支撑,但是三哥就愣是通过这片菜地,加上国家的帮扶,把两个孩子供完大学,现在一个在高校里教师,一个在深圳工作,两个孩子也很孝顺,经常回来看看。三哥的日子终于是“苦尽甘来”啦。五哥家的灯还亮着,顺着灯光往上看,一轮明月高悬着,正静静地观看着人世间,守着这恬静的村庄。窗户、灯光、明月同框,这不是一幅温馨的乡村月夜图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便到了村东,这里靠近公路,邻村同姓的一个大哥开了个加油站,灯火明亮,几个工人在聊话,见到我,纷纷打招呼,都是村里的人,都熟。再走就到了“金良工艺有限公司”了,这里以前是“外贸站”,当时的一个国有大单位,村里和周边的人都来领些编织品,回去做,是大家生活的主要来源,用现在的话来说给农民带来增收,带活地方经济。我读书的费用,就是父母亲从这里挣来的。里面有水泥晒场,每到收割稻谷的季节,乡亲们都喜欢到这里晒谷。小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帮大人交编织品,看电视(当时电视机是个希罕物,村里没有)。站里职工的子女和我们混得很熟,有些还成为同学,感情很好,一直到现在。这里留给我的回忆太多了。后来,国有企业单位改革,“外贸站”没了,被一个姓赖的老板买了下来,成为了私人的了,原来的职工也都搬出,另谋出路。那些“小老友”也各奔东西,除了几个现在还有联系外,其余的都没有消息了。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小老友”们,你们都安好吧!</p> <p class="ql-block"> 带着些许伤感,回到了球场,家里的灯光还亮着,隐约传来妻和小儿的声音,这小子还没睡?我加快脚步,朝着灯光,朝着家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