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府广场</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春熙憨憨</p> <p class="ql-block">今读一篇洋洋洒洒好文,随想恣意,挥洒古今,涉猎中外,纵横捭阖,很受启迪,转载如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又去成都 发呆数月后的随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寇盛君(黑龙江)</b></p><p class="ql-block">去旅游、看自然风光是换一场心境,暂别尘缘,找到一个释然的自己;去旅游、看人文古迹则是换一场心智,钩沉诗云子曰,让自我认知重新排列组合,生成另一番心智景象,登临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今年六月下旬陪着冬冬再去成都,走过市井小巷、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三星堆、熊猫基地、青城山,一路掠影浮光,心境淡墨晕染,虽有感慨却无从说起。酝酿数月,方得回响。总的感觉是第一、成都的风土人情是谦卑而灿烂,谨慎而守成,自足而尽责。第二、川西平原天时地利人和是“天作之合”,人也朴实勤劳,天也玉成美意!福缘匪浅。第三、那里人文氤氲,瑰丽幻彩;那里一隅璀璨,来去成迷。如果古蜀文明被解密,或将迎来华夏文明的再编码、再叙事,进而改进一个民族的心智底蕴。</p><p class="ql-block"><b>一、灿烂谦卑、谨慎守成、自足尽责的风土人情</b></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四川人灿烂谦卑、谨慎守成、自足尽责。哈尔滨是移民城市,邻居蒋姨和施叔就是四川人,国家分配到东北的技术人员。我们家和蒋姨家和施叔家关系都很好,他们常来做客。蒋姨开朗爱笑,意见总有躲在别人身后的征询意,阳光而谦和;施叔则是谨慎守成、良知在线,他不轻易许诺,掂量若宕机重启,谨慎一诺,一诺千金!这次成都之行,见到一位亲戚——老游,是成都本地人,正是这种个性,谨言慎行、良知在线,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也可以看到四川人与东北和山东人的差别。苏轼是四川人,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赞扬一位后进董传的,它的前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有给足别人面子之心曲。董传难以与苏轼比肩,然则四川人绝对不会揉搓你的天良,而是躬身一揖把你抬起。苏轼还有一句诗:“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疏笋到公无。”是赞扬一位和尚的。自古文人把和尚的诗词比做“酸馅气”,就是酸豆角蒸包子的那个味道,指营养匮乏且口气醺人。苏轼赞扬这个和尚的诗不仅没有酸馅气(疏笋代指酸馅气),而是如烟霞般轻缈幻彩,难以企及。绝对是抬着你说话。</p><p class="ql-block">山东人和东北人就不会这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即使李清照这样的才女,也会劈头盖脸地指正你,绝不会顾及你的感受,章丘大葱,冲味十足!两地的老爷们儿更加狂傲。“我花开过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山东那个黄巢:我骄傲的时候,你们都给我闭嘴!“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是东北的完颜亮:我骄傲的时候,不是你们闭嘴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叩首的问题。这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艮儿,在人情事理中不招人待见。心有豪迈,意有他人才是人际之道。你看狂歌笑孔丘的李白,也是四川人,可以说是狂的没边儿了,却也虚空自我,赠君美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人谨慎地灿烂着,一点一滴地守候着自己的天责!</p><p class="ql-block">此次成都之行感触更深。我们住在红星国际的民宿中,在市二院旁边,离春熙路很近。早起到街边吃早点,油条那味儿……,正!70年代老国营饭店的味道,久违了儿时的美味;走向深处的街区,有家馒头店,纯老肥馒头,麦香浓郁且有微酸,我的最爱,顷刻下肚两枚。后来我和冬冬走在街上,随处小店一坐,不管是来碗红油抄手,还是来碗鲜汤小面,都是“味儿正”。江湖是英雄不问出处,成都是吃饭无需问英雄,百姓酿得自家香,自家百姓自家尝。他们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意。五湖四海宛若街坊邻里,心到佛知就好。</p><p class="ql-block">成都人适合做事儿,心气儿在事儿上,灵气也在事儿上,不是那种自诩妙算的生意人。在下一波产业升级上,成都会走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成都量具刃具厂是1956年仿制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创建的,即使在今天,它的产品在机械加工领域也站得住脚、说得过去。躬身守正,尽责为尊。这才是工业精神。</p><p class="ql-block">国家的底气源自于工业而不是商业,全球最会做生意的是叙利亚人而不是犹太人,然则你去他们国家看看!任人摆布,千疮百孔。</p><p class="ql-block">工业的重要资产不是产业链,而是技术服务体系和工业经验存量,是人不是物。大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技术服务体系和工业经验存量被打散了,七零八落的,使得技术体系聚焦能量不足,只能龟缩自保。中国传统工业原地踏步了40年。最后靠拿来主义搞了一场资本的盛宴,看似产业链时髦完整了,但是真正的工业底蕴还是没有,别人产业一升级你又会被淘汰。就像当年的长虹,买了日本的生产线,广告喊着“大刀枪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结果小鬼子一个产业升级,长虹几近废废!因为你没有自我设计能力和工业再实现能力。工业需要长期的经验沉淀,更需要保护这种沉淀的人文环境,也需要支撑这种沉淀的荣誉体系。这些在成都的地域文化中都存在,所以,成都在未来发展中有些人文优势。</p><p class="ql-block"><b>二、玉成美意的天时地利人和</b></p><p class="ql-block">成都平原叫天府之国,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来得恰恰好、正当时,是三者的天作之合。</p><p class="ql-block">天造地设好山好水好地方。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四川盆地是东巫山、西横断、北巴山、南云贵围拢的一块儿盆地。四川盆地史前是汪洋大海,几亿年的地质运动将这片海变成盐湖,再变成盆地。四川盆地分三块儿,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平行岭谷。上古时期,川西有蜀国,川东有巴国。蜀人养蚕织锦,巴人掘井挖盐,锦缎是上古时期的奢饰品,盐巴是上古时期的战略物资,所以巴蜀之地富甲天下,也让列强垂涎三尺。</p><p class="ql-block">四川盆地形成后,因特殊的地质地貌又造就了川西平原,也叫成都平原。发源于岷山的岷江、沱江南下龙门山后被龙泉山阻隔,形成河沙淤积,历千百年后填谷成坪,始成沃野万里的成都平原。“岷、汶”是古藏语“岷日”的音译,“天”之意。岷江即天河,一点儿都不驯服,所以上古时期成都平原水患严重。然而,恰巧岷江出玉垒山的河道曲率形态特殊,及其玉垒山探出的离堆暗示天意,又恰巧遇上水患妙解能手李冰父子,因势利导成就了一个都江堰,把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外江直泄长江水。都江堰可以让内江、外江互调水量,保证成都平原旱涝皆丰;也可以分沙泄洪,保证自身工程健康,功效千秋不败。</p><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天河的一次善意,给后人治水留了一个安全解。中国的其他河流就没有这种善意,尤其是黄河,桀骜不驯。中国治水史就是与黄河的奋斗史,结果是黄河水越治越亢奋,千百年间黄河下游成扇形扫射,其出海口从天津摆到江苏盐城,最后摆停在山东东营,扫射弧宽约900公里。最后把中华文明的圣水河——济水都吞并了。古代帝王要祭祀五岳四渎,四渎是指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济水是王屋山到渤海的一条河,遇黄河沉入地下成暗河,过黄河又浮出地面奔涌不息,这样三隐三现颇为神秘。济水蕴育了孔子、孟子、墨子、曾子,左丘明等圣贤,可谓圣河。然而,济水在1855年被黄河彻底吞并,四渎变三渎,完渎子一个。1860年英法联攻入北京,中华文明开始了修正自省、吐故纳新、艰苦重建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如此看来,成都平原真是福缘匪浅,毕其功于一役,成为好山好水好山河。好事成双,奉天承运又赐天府人间好帝王。</p><p class="ql-block">蚕丛领导致富路。蜀国以贸易立国、以锦绣立国。古代桑梓代表故乡,桑树用来养蚕补贴家用,梓树嫩叶可食,接济春荒,小农经济下家家必备作物。“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指见到桑梓如见父母的含辛茹苦,刹那恭敬不已。但是,小农经济下的桑蚕养殖不具有经济价值,是蚕丛把桑蚕业变成了产业。这得益于成都平原独特的气候和蚕丛的经营能力。成都平原年平均日照1400小时,阴雨潮湿,作物的收成一般,而喜阴的桑树却长势良好。同时,四川盆地风速很小,在自然条件下不会把蚕宝宝吹得满地跑。更重要的是四川盆地虽然阴雨连绵,但是白天雨少,晚上雨多,这有益于生产管理。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说的这种气象。如此天眷人慧,古蜀国就有了规模化的养殖业。带头脱贫致富奔小康了。</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蜀国的领导者是德在百姓而不是志在雄心。比如杜宇禅让鳖灵,让古蜀国治水又上了一个台阶,最后自己孤独终老化作了杜鹃。还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宁做狗熊不做英雄,与民休息不做无谓的生灵涂炭。尤其是后蜀的孟昶,被花蕊夫人讽刺为“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皇帝,与刘禅相似。他被押送出川时,十万百姓相哭百里送行,哭绝路旁百人有余。千秋功罪怎样评说呢?毁我清名救我百姓,委屈我心山河何恸?孟昶的箴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成为历代官箴。他应该是做到了,就是佛心大于王心,被史官诟病而已。</p><p class="ql-block">巴蜀之地在中古和上古时期还是福气满满的,天眷人慧,人璞德铭,巴适得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注:都江堰在上古、中古时期基本解决了川西平原的水患问题,近代川西平原的水患主要来自沱江。但是沱江15世纪每10年才出现一次水患,16世纪间隔9年,……,19世纪1.5年,现在每年一次。不知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或将改变我们心智底蕴的古蜀文明之谜</b></p><p class="ql-block">三星堆的出现让华夏文明错愕不已。它在华夏文明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突兀而来并非惊喜,可能是一场文化地震。他们是谁?从哪儿来又去哪儿了?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近在咫尺,不但高度重叠且另有奇葩,人又长成那个样子,而我们却从来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谁借鉴了谁?谁传承了谁?这是一场把祖宗都卷进来的争论,可能会改写华夏文明的家谱,让后代重新认祖归宗,重新定义自己的前程。</p><p class="ql-block">首先介绍两个名词,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我们之所以能分辨是非,且自信我们都是对的,是因为我们意识里有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就像计算机的程序一样。计算机这边输入数据那边就输出结论,我们之所以确信计算结论是正确的,是因为相信程序的源代码和算法是正确的。这里的源代码类似于我们的前置概念,算法类似于我们的底层逻辑。同理,我们坚信自己每一次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是正确的。如果一种文化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错了,那就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变革,有淘汰也有新生,进入另一场文明轮回!</p><p class="ql-block">所有文化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都来自于轴心时代,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轴心时代始于东周之春秋,终于汉代,最迟于晋代。《春秋》《尚书》《左传》《国语》《山海经》《史记》《华阳国志》,这种历史叙事让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宗庙,或者说文化认同,以及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成为一个共同体。就像基督教把欧洲团结起来一样。洪荒时期,所有宗教都像萨满教一样信仰众神。耶和华最早只是犹太人的一位神——战神,犹太教皈依一神后,耶和华被选为上帝。基督教源自于犹太教,其《旧约》就是犹太民族的生存史。自从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后,西方世界就放弃了自己的神,My God耶和华一位神。</p><p class="ql-block">不过,知识分子在叙述信仰和历史时,也装进了自己认知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罗马教廷作为上帝在人间的唯一代理机构,拥有教义的最终解释权,于是,教士们把自己的解读和心得也放进了教义里。到了16世纪宗教改革时,教众并不想否定上帝也不想否定圣经,只是想要回自己的解读权,剔除罗马教廷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这就叫“因信称义”,于是,开启了文艺复兴和清教徒的资本主义时代。</p><p class="ql-block">中国轴心时代叙事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应该是西周业已形成的政治现实和官方解释。经历275年12代周天子演绎的历史,成了那些贤哲在启蒙教育时就先入为主的观念,也成了他们思考的前置概念和底层逻辑。比如周朝御宇海内是分封制,那么商朝御宇海内是不是分封制?周朝夺了商朝的天下,那么商朝是不是也夺了谁的天下?周天子的叙事里,商朝夺了夏朝的天下,夏朝是周人的祖先。于是,轴心时代的叙事构造就是夏分封商,商推翻夏;商分封周,周推翻商;周分封自己的子孙和盟友。一切符合你的所见所闻,你即信以为真。可是,在商人的甲骨文里根本没有夏朝这档事儿。这是怎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同时,甲骨文中也没发现“华”和“雅”这两个汉字,它们在西周以后才出现。西周的“华”仅是花的意思,东周后才有华美的意思。“雅”,一些文字学家认为是乌鸦的幼鸟,叫声比成鸟柔和,始有高雅之意。东周后,先贤称颂周人为华族,应该有“华”字被赋值后这个前置概念;先贤赞美周人的官方语言为雅言,也是同理。</p><p class="ql-block">雅言柔曲,儒本相礼,也让轴心时代的先贤走向奉和权贵、礼赞权贵的道路。</p><p class="ql-block">雅言就是现在的闽南话,古代叫“洛阳读书声”。类比周人与商人说话,其腔调就像台湾人类比山东人,嗲得不得了。所以古代诗词你总觉得娘们儿唧唧的,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写战友情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白居易纪念元稹的。是不是嗲得有点儿肉麻?这种阴柔的文化润心如酥、许人美意,适合平常日子平常心,太平岁月礼乐之邦,是治世之春雨。然而血性欠缺,言者儒懦,为尊者讳。</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古语:儒者相礼者也。上古时期,儒是为贵族举行各种仪式的司仪,包括红白喜事。负责安排仪式、领唱礼赞。孔子说:“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儒者是市场化职业,是以此为生的,所以必须顺着东家说好话。这也让儒家在叙事时,要充分照顾当权者的意志。为此孔子教育过宰我要懂点儿人情世理。</p><p class="ql-block">宰我脾气酸臭,眼里不揉沙子,爱呛着人的肺管子说话。一次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场地的绿化,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觉得不解渴,又说周人种栗树目的是“使民战栗”。要知道鲁哀公是周公的直系子孙。但是,宰我根本不给鲁哀公面子。孔子听到后,赶紧纠正宰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过去的烂事你怎么总揪着不放,你不怕得罪人啊?宰我就是这个臭脾气,也总是让孔子难堪。孔子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宰我把孔子也挤兑得污言秽语。</p><p class="ql-block">所以,其后对炎黄的表述也很难自圆其说。历史记载中,商人是中国最早驯服马和牛的,因此他们有了运输工具,成了那个时代的快递小哥,在各个部落之间做起了贸易。所以中国才把做贸易的阶层称为“商人”,与地中海的腓尼基人一样。但是,先哲的叙事里黄帝叫轩辕氏,是发明马车的人。且据专家考证,黄帝姬姓,生在公元前2717年~2599年,周天子也姓姬;又据考古资料揭示,公元前2000年在欧亚大草原上才出现驯服的马,最早的马车发现在俄罗斯辛塔叙塔(Sintashta),那是公元前1800年。这又是怎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炎帝与黄帝是同时代人,姜姓,与周人最大盟友姜子牙同姓。炎帝号神农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而最近的考古资料显示,在河北磁山遗址发现了8700~10000年前的黍和粟,粮窖接近200个,第一次发掘88个粮窖,储存的粮食大约13.8万斤。姬姓和姜姓属于西羌文明区,河北磁山属于东夷文明区,是商人的发祥地。这又是怎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又,在山东胶州赵家庄和日照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小麦,距今4600年~4200年。山东的齐、莱在甲骨文中就是小麦的意思。所以山东半岛称齐,也有蓬莱。</p><p class="ql-block">山东是商人经略的核心区域,山东半岛不是商人的至亲就是死忠粉。秦人就是商人的血亲,他们世居曲阜为奄人,商人灭亡后,跟随纣王之子武庚组成抗周复国军揭竿而起,后被周公征服,作为现行反革命发配到甘肃天水去改造了。随即奄地被周公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伯禽,称为鲁国。然而,历经800年的忍辱负重后,秦人推翻了周朝。</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很难说历史怎么了,那些人物和要素可能都存在。如《山海经》中的很多神话,其要素在三星堆中都有发现,比如扶桑树。但是轴心时代的叙事构成可能有张冠李戴、添枝加叶、虚构润色、褒贬枉顾之嫌。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那么,祖宗的故事需要怎样编呢?</p><p class="ql-block">三星堆的出现,使本来凌乱的先祖故事更加混乱了。C14测定三星堆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间,而《华阳国志》认为蜀国第一位国君蚕丛生在公元前800年—前730间,周失纲纪之时。以此推论,随着三星堆考古的深入,还将有更多的历史冲突等着去解释。</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三星堆的考古过程把全民的热情都搅了进来。一个关于信仰、祖先的历史话题,一旦扩散到全民讨论的层面,就会迎来全民思想的震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