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声明:除非特别注明,版权属四海书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周内容:治本于農,務茲稼穡。俶載南畝,我藝黍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千字文》的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最後一章。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獨立完整,同時也是前三部分內容的推進,整篇《千字文》在此部分達到高潮。從文字數量上看,這一章是整篇《千字文》文字最多的一部分,描述了溫馨的人情和恬淡的田園生活,贊美了那些甘于寂寞、默默奉獻且不為名利所羈絆的人們。<br><br>第82句到第91句,押入聲韻腳;文字涉及中華古時農耕經濟的發源和爲官的道德操守、政績、升遷及退隱等內容。第92句至第94句,韻腳改換,內容轉到官員退隱後的心理調節和適應生活改變的方法。第95句至第98句,寥,遙,招,條,凋,飖,霄都押韻,簡述了官員隱退歸田後悠閑自得的生活狀態。第99句至第114句,其中“陽”韻複出,與全文前三節“陽”韻呼應,章法從“治國之道”過渡到“治家之道”。第115句至第125句,以歷史名人爲榜樣,激勵大家樹立遠大志向和民族責任意識,同時珍惜人生、熱愛生活。<br><br>治本於農,務茲稼穡。<br><br>【譯文】治國的根本在於發展農業,一定要做好播種與收割這些農活。<br><br>〖注解〗<br><br>治,治生也。<br><br>本,根本也。<br><br>於,語辭。<br><br>農,治田也。《漢志》:“辟土植谷曰農。”<br><br>務,致力也。<br><br>茲,此也。<br><br>種五谷曰稼。<br><br>斂五谷曰穑。<br><br>此節言治家者以本富爲重也。<br><br>〖釋義〗治國的根本在于發展農業,中國自古就是以農業立國,直至今天中國還是農本國家,農民問題、農業議題仍然是國家的頭等大事。<br><br>據史書記載,我國從夏朝開始,曆朝都把“以農爲本”作爲基本國策,曆史上的中華民族也曾因農耕經濟快速發展而幾度輝煌,成爲萬國仰慕的天朝。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核心是重農抑商的經濟指導思想,主張以農爲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以保證經濟政策向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方面傾斜。《商君書》說:“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于農。歸心于農,則民樸而可正也,紛紛則易使也,信可以守戰也。” 《漢書·文帝紀》載漢文帝诏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br><br>相對其他民族的古代文明而言,我國漢民族祖先“農本立國”的指導思想值得頌揚。例如:古羅馬帝國以武力侵略立國,靠武力擴張疆域,使被征服的民族淪爲奴隸,靠強權役使奴隸勞作提供生活消費;羅馬帝國的士兵僅充當奴役其他民族的工具,不從事務農等生産性勞動。而古代中國歷朝歷代雖擁有強大的軍力,卻從不以侵略周邊少數民族爲目的,實行兵農合一服務于“農本立國”的方略,守疆軍隊基本自耕自足,推動了農業發展。另外,中國古時傳統的讀書人也是一邊讀書一邊耕作,逐步形成了中國傳統的重農輕商思想和勤勞儉樸的價值觀,社會貧富差距無過分懸殊,不鼓勵、不貪圖過分奢侈的生活消費。<br><br>“務茲稼穡”的務是從事、致力于的意思,茲是代詞,代替此,一定要從事于此。此是什麽呢?就是後面說的兩個字“稼穡”。<br><br>“稼穑”是一種很古老的詞,稼指種植,穑指收割,合起來就是指從種到收整個過程需要從事的農業勞動。這個詞出自儒家五經的《尚書》或《詩經》:《洪範》中記載了箕子教給周武王治理天下的九個大法,其一爲“五行”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在《詩經》裏,“稼穑”一詞出自《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除了《伐檀》,《詩經》其他詩篇中也有“稼穑”出現,比如《桑柔》中就有“稼穑維寶,代食維好”一句,而《尚書》的其他篇章裏也有“稼穑”。總的來說,周代對“稼穑”的重視程度要比後世高,因爲當時剛剛進入農耕社會的穩定期,而且周代的老祖宗棄就是靠種莊稼起家的,他被堯帝封爲農師,教給天下民衆種莊稼,後來舜帝給棄一塊封地,以官爲號,稱後稷,以姬爲姓。<br><br><br><br>清焦秉貞等繪《康熙禦制耕織圖》之《布秧》<br> 清焦秉貞等繪《康熙禦制耕織圖》之《收刈》 俶載南畝,我藝黍稷。<br><br>【譯文】播種季節到了,要在方向朝南的向陽土地上,按土質不同分別播種五谷雜糧。<br><br>〖注解〗<br><br>俶(chù),始也。<br><br>載,事也。<br><br>南,方名。<br><br>畝,《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秦制以二百四十步爲畝,今因之。<br><br>我,自己也。<br><br>藝,種植也。<br><br>黍、稷,皆谷名。谷有五:稻、黍、稷、麥、菽也。此二句皆《詩》詞,而作者引之也。<br><br>〖釋義〗《詩經》中有好幾首詩裏有“俶載南畝”,如《大田》“以我覃耜,俶載南畝”、《良耜》“畟畟良耜、俶載南畝”、《載芟》“有略其耜,俶載南畝”。俶是開始,載是從事,開始從事某種工作叫俶載。<br><br>南坡向陽,利于農作物生長,古人田地多向南開辟,故稱南畝。畝是土地測量單位的量詞,時代不同,畝的數量單位大小也不一樣。上古時代(先秦)寬一步,長百步為一畝,六尺為一步,如《孟子》書中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按秦製,240步為一畝,現代的一畝為60平方丈,合667平米。十分地為一畝,一百畝為一頃。古今時代不同,度量衡的單位也有所變化。<br><br>我指的是我自己,藝是種植的意思。黍和稷,都是古人經常種植和賴以果腹的糧食。黍,子實淡黃色,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詩經》提到“彼黍離離”。稷又稱爲稷米、粢米。《本草綱目》是這樣區分黍和稷的:“黏者爲黍,不黏者爲稷。” 也就是說,黍是有黏性的黃米,稷是不黏的黄米。 黍稷在此就代表了五谷,中國人講究五谷豐登。《三字經》裏提到六谷:“稻粱菽,麥黍稷”,為什麽又出來六谷了呢?講五谷不包括稻米,中國在上古時代沒有稻子,稻子是後來從南方引進的,中國北方早期沒有稻子,隻有粱菽麥黍稷五谷。<br><br>“我藝黍稷”的完整出處,是《詩經》中的《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爲?我藝黍稷。我黍與與,我稷翼翼。”<br><br><br><br>黍(黏性的黃米);中:稷(不黏的黃米);下:粱 (即粟, 通稱谷子,去殼後稱小米)。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br><br>【譯文】農戶在農作物成熟收割後應按章納稅,官府按貢獻給農戶獎懲;朝廷要以政績考核結果決定官吏職務的升降或罷免。<br><br>〖注解〗<br><br>自上取下曰稅。<br><br>自下獻上曰貢。<br><br>熟者,谷之成也。《孟子》:“五谷熟而民人育。”<br><br>初成曰新。《論語》:“新谷既升。”<br><br>勸,勉也,蓋勸農也。<br><br>賞,褒而賜之也。<br><br>黜(chù),退之也。<br><br>陟(zhì),進之也。<br><br>言治生者必以力田爲根本,而專務于稼穑。其始也,有事南畝,而種植黍稷;及其成熟,以之輸納貢稅。勸農而賞勞之,因以計其歲功,而退其惰者,進其勤者,使之各勉于農事也。“俶載”二句,主稼而言;“稅熟”二句,主穑而言。<br><br>〖釋義〗庄稼熟了,把新收獲的庄稼交給國家叫做納稅,所以稅是禾木旁。如果我們查查《說文解字》,可以查到:斂財曰賦,斂谷曰稅,因此賦和稅是兩個概念。繳現金的為納賦,繳納谷物的叫稅,二者完全不一樣。<br><br>庄稼收割下來了要把打下來的新糧食作為稅交給國家就是“稅熟貢新”。稅和貢兩個字又不一樣,由下位獻上叫做貢,由上位向下面收叫稅。<br><br>古代農民必須及時納稅上貢。要交多少呢?從曆史的記錄看來,農民通常要拿出收獲的一半上交。《漢書 食貨志》中記載:“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晉書》記載,如果你自己有牛耕地,需要上交五成收成,要是用官牛耕地,就得上交六成;而前燕慕容皝統治時期把有牛和無牛農民的稅貢上交比例提高到七成和八成。<br><br>繳稅要貢新糧,國庫的存糧一般都要存三年,我們市場上買到的都是陳米,一不香,二沒有油性,因為不是新米。糧倉的大敵是水火再加老鼠。每屯藏糧都要用紅筆標明因老鼠造成的自然耗損數位,寫成“耗字多少”,因此老鼠又叫耗子。“鼠雀耗”一詞在正史中也出現過。《梁書 張率傳》中記載:“在新安,遣家僮載米三千石還吳宅,既至,遂耗太半。率問其故,答曰:‘雀鼠耗也。’率笑而言曰:‘壯哉雀鼠!’ 竟不研問。”<br><br>勸賞,樂于獎賞或勉勵獎賞之意,出自《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意思是說,古代治理百姓的人,樂于獎賞而不願意使用刑罰,爲百姓憂心而不知疲倦。<br><br>黜陟,指人才的進退或官吏的升降,出自《尚書 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意思是說,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官員進行業績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的優劣進行職務的升遷或降免。<br><br>勸是勉勵,賞是獎賞,黜是懲罰,陟是晉升。“勸賞”是對農戶的獎懲製度,“黜陟”是對政府官員的撤職、升遷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