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不求回报,默默付出,奉献、乳汁、血液、骨髓里流出的都是对孩子的牵挂。<br> 母亲生命的世界里,十月怀胎,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诞生,舔犊之情,为儿女的献身是最最伟大的贡献。</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母亲</h3> <h1> 每个人都有母亲,而每个人的母亲性格都不一,我的母亲在我印象中,性急、严厉、细心、善良、干净、利落、节约、慈爱、有主见、很自信、记忆力强,能言善辩,母亲给了我生命,我了解母亲……<br> 在母亲离开我们子女十六年之际,我常想写纪念母亲的文章,2020年我写的《往事回顾》一书中,对母亲的记叙只言片语,过于简略,未如愿写出我心里母亲真切的一生,如今,我将为母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以下十部分追忆母亲的岁月人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背井离乡 举家迁徒</b></h1> <h1> 母亲魏士英,1927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下堡镇魏家沟村,兄弟姐妹七人,五女二男,母亲排行第五,母亲出生的那个年代,生活贫困,人口逃亡,疾病流行,农村遍地灾荒,社会动荡,战火连天,兵荒马乱,内战不断,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混战状态,国共合作破裂,老百姓忍受各种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众多平民在高压政策下已经麻木不仁,成了只会种地,不会思考,那一段历史不堪入目。</h1> <h1> 母亲有四位外叔公,外祖父排行老四,多一个孩子多一张嘴,无法抚养,缘于生活困难,外曾祖父只好把三外祖父和外祖父过继给本村的两户人家,其实,贫穷的孩子都希望在父母身边,哪怕是缺衣少穿。时运不济,上天总给三外祖父安排诸多磨难,到了“别人家”确实尝到了酸涩苦辣,挨打受骂吃不饱,常为柴米油盐发愁,三外祖父只可放弃收养,抛弃故土亲人,带着那沉甸甸的幻想颠沛流离,在远亲的帮忙下,改姓到了交口县桃红坡镇子巷村,为了生存迫不得已,换一种生活方式面对生活。<br>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祖父受三哥的启发,大约于1931年,当机立断紧随其后,撇手已成家的两女儿,带着七岁三姨和五岁母亲背井离乡,从魏家沟举家搬迁到交口县双池镇高家墕村,拥抱着自己的梦想,怀着农民憨厚的意向在黄土高原新的土地上耕耘,在此安家落户。</h1> <h1> 土地是赖以生存之根本,没有土地的收入就没有最基本的温饱,外祖父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在高家墕村的山坡、沟壑、田地辛勤的劳作,不怨天,不怨地,可愿只要有田种、有粮收、有柴烧,只盼风调雨顺,春种秋收,庄稼有好收成,就感到知足。通过夙兴夜寐不辞的劳苦奋斗,最终买房置地,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窝”,自己的土地。<br> 乱世饥饿的年代,外祖父、外婆、母亲人生旅途扑朔迷离时,外祖父敢于拼搏走自己的路,虽在背井离乡的高家墕有“风霜雷电”,但经过魏家几代人的发奋,现日新月异,繁荣兴旺。</h1> <h1> 一段特殊的经过,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生存方式,不过,从外祖父在那个年代的历程中自己也受到启迪感悟,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闯关东》就是基于这一历史背景,现实让我明白,好男儿志在四方,人应是驾驭生活的强者,人生活在最艰苦最深的低谷时,才能洞察生活的底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b></h1> <h1> 传统中国式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很多女性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两个年轻人没见过面,完全不认识就成婚,更有的两家人因为父辈关系好,子女在没出生前就定下了娃娃亲,像母亲一样的女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安排。<br> 大概1945年,母亲18岁来到我们家,父母包办的婚姻,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即使不愿意,也不能违背。母亲家高家墕村离我们村有10里路,属半山上的小山村,两村不属一个公社(乡),父亲比母亲大10岁,从小失去父母,没上过学,不爱说话,胆小怕事,父母的性格完全不同,不外,我们家有客观的优越条件,家族望,地道“本地人”,耕地多,交通便利条件好,我们村十里八乡有名。</h1> <h1> 母亲看到父亲善良,能吃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坚持不懈劳作,任劳任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默默付出,打动了母亲,就这么过了一辈子,一时无意中父亲做的不如意,母亲会大喊大叫,可是,家中无论遇到好吃的母亲常常把父亲想在最先,自己摆在最后,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并不以父亲老实而骄横跋扈,相反地倍加体贴关心,父亲那种甘为家无私奉献,苦中求乐精神为我们子女晚辈做出了最好的榜样。<br> 传统社会的婚姻,是繁衍生殖,传宗接代,延续祖先的生命和德行,完成他们愿望。<br> 恩格斯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客观的爱,而是客观的义务”。<br> 农村也有几句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下的媳妇买下的马,打死骂死由人家,好女不嫁二男子,活着是人家的人,死了是人家的鬼”,所以,被包办婚姻束缚的男女,要么接受现实一辈子无情无爱,要么一方远走高飞,留下另一方一生孤独,无一不让人感叹!转婚冒名顶替的骗婚现象不足为奇。<br> 进入近代,一些青年勇敢掀起了反对封建家庭的浪潮,彼此相伴的婚姻已不再是单纯生儿育女,而是被浪漫的生活所取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恋爱的权利,婚姻自由,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如果能选择一位志趣相投,人生必定充满了趣味。<br> 的确,旧社会的婚姻,确实给不少青年男女的婚姻情感造成了伤害,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婚姻制度是客观存在的,既存在就有合理性,它对社会的发展,家庭稳定,老有所养,子女所教还是有积极的作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赤胆忠心 坚定不移</b></h1> <h1> 灵石县是革命老区,1936年春天,毛泽东等率红军从陕北东渡黄河来到灵石,深入群众、扩军、筹款、打土豪,宣传抗日,建党建政,对驻守在南同蒲铁路的国民党开展游击战,在河西原双池公社(1973年划交口县)撒下了革命火种,秘密在双池高校、小王庄村发展张文藩、张雨辰、张永昌等为中共党员。<br> </h1> <h1> 解放前,阎锡山在老虎山庙设立公安局,双池设立区公所,无恶不作,苛捐杂税多加牛毛,杀猪杀鸡,都要交税,人民无法生活,西逻村赵家声受马列主义教育,懂得了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的道理,配合红军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组织群众,鼓励起来革命,母亲有远大的志向,从中领悟到了红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部队,后逐渐受河西区先前入党康如英的关注,由于坚定信念,不久就同本村的任玉枝、冯兰香、银旦旦秘密地加入了中共党员。<br> 特殊时期入党的母亲,因当时小王庄村由国民党“二战区”管制,共产党人未能公开工作,只能以“妇救会”等形式开展,像母亲一样的广大农村妇女虽然受到传统封建制度的束缚,但有较强的正义感,内心蕴藏着极大的妇女革命活力,爱国热情高,对反动阶级极为憎恨,主动参加夜校识字,组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纳鞋底、做军鞋、纺布、筹粮、站岗放哨、指挥等抗日救亡工作,出于长期的斗争环境,母亲积劳成疾,贫病交加,肺病缠身,她清楚常年闹病,会影响妇救会和地下党的工作,后来未能如愿以偿地完成妇女半边天的历史使命。<br> 话讲到这里,便悟出一个道理,一个游击队没有妇女的帮助是建立不起来的,游击战没有妇女的配合是不容易开展的,农村妇女的力量是不可以忽视的。<br> 我懂事后,母亲常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革命经历,鼓励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艰苦奋斗,黑暗过去总会迎来光明,艰辛之路必定是永远的幸福。</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含辛茹苦,打里打外</b></p></h1> <h1> 母亲到我们家后,一段时间随父亲和大伯家在一起生活,随后不久祖父去世,艰苦的日子难以维持,只可离开本院到二爷家另开火灶,从此母亲获得了人生的自由,据母亲生前讲,和大伯大娘生活的日子里,特别心酸,受苦受累不怕,常看你大娘脸色行事,有时还训骂,生火、洗锅刷碗,推米磨面、家里地里,样样都得去干,好像童工一样,敢怒不敢言,那段时间是母亲最难熬,最痛苦的日子,心灵深处不知受了多少委屈……</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宅</h3> <h1> 五六十年代,农村面临饥饿问题,粮食产量低,大部分家庭基本处于半饥饿状态。<br> 那个时期,母亲除家务外,还同父亲一起去 地里干活,集体化时期到生产队地里拾粮食,生产队无论什么农作物,都会有一少部分遗失在田地里或洒落在路上,当时谁拾到就归谁,夏天拾麦穗,秋天拾玉米、高粱、黄豆、土豆、红薯,粮食不够吃,拾到多少就能缓解家里的不足,为了养家糊口,找扫帚苗、苦苣菜、沙蓬菜充饥、柳树皮磨面,靠喂鸡购买油盐酱醋。<br> 夜深人静,母亲时常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纳鞋垫,为我们缝制衣服老是大一个尺码,鞋也总是做大些。<br> 母亲是个讲究卫生的人,家里吃的用的样样都洗的干干净净,房间(窑洞)、箱子、炕上、厨房时时擦拭,院内天天清扫,一些农具、柴草、炭块堆放整齐,水缸定期清洗,箱子内存放不值钱的布衣,习惯一层层叠好,用花布包住,大包小包有序寄放,偶尔把积攒的几张10元或5元人民币夹到包里,让家里备用,万一有个急事。<br> 母亲这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年复一年在黄土地上耕耘劳作,小王庄的大山庄稼就好像是母亲的整个世界,在她身上永远标志着忙碌与劳动。</h1> <h1> 母亲的一生是清贫劳累的,父亲生性胆小,母亲愿意无怨无悔精心谋划,守护着我们的张家,坚守着她自己的六个儿女,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这些苦难,这么多付出,今朝,让她的人生充满了不平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恩重如山,高风亮节</b></h1> <h1>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亲情,那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毫不犹豫回答,那就没有温暖、没有生命,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br> 母亲兄弟姐妹多,感情却亲密无间,在那艰苦的日子,从没闹过别扭,小舅和五姨从小被外婆娇生惯养,天真可爱,但又调皮捣蛋,外祖父家大门口一条很深的沟,母亲懂事早,告诫弟妹不能逾越,不时地教小舅、五姨接人待物的道理和劳动生活的技能,母亲说过,我为弟妹做一些小事,为家里做点事务,关心爱护自己的弟妹那是应该的。同时,也能为父母减轻一点压力。<br> 小时候,我最得意的事,莫过于随母亲去外婆家玩耍,当时,我们村有供销社和药房,购药物方便,母亲隔三差五给外婆送药、布袜、日用品,和一些珍稀的米豆及外婆爱吃的熟食。<br> 在我刚有记忆的时候,外婆早已年迈花甲,我家离外婆家有十里的山路。母亲常年累月行走在蜿蜒曲折,陡峭的山路间,两边是绿豆洼、上庄洼深沟险壑,携带着既沉重又暖心的礼物,气喘吁吁,但无怨无悔。<br> 母亲去了一般要住上一至两晚才回家,会利用这个时间为外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做鞋、缝补、推碾推磨,母亲常思着孝义市下堡镇的两姐路途遥远看望外婆不易,更加一人分担,对外婆体贴入微,关怀备至。<br> 老年的外婆反复咳嗽、咳痰患支气管炎,母亲有时整月陪护,翻身喂饭,倒屎倒尿。<br> 母亲高风亮节,对舅舅和五姨的关爱显露的淋漓尽致,三哥从小过继给五姨,妹妹六岁过继给舅舅,当年我问过母亲,您为什么把最小的姑娘“过房”给舅舅,母亲说,我不能难为弟弟和妹妹,它们身边也需要亲人关照,母亲胸怀是多么的宽广,难道她老人家不需要亲生女儿关爱吗?母亲这份亲情在亲戚中为之而赞叹。<br> 有些事情,年轻时无法懂得, 当懂得时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如: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是心情。<br> 此节,我说的都是母亲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常小事,又感觉像是一个个亲情有趣的故事,其实所有平凡但不琐屑,母亲她能将平凡化为高尚与神奇。<br> 母亲是一个视亲情比天大的坚强女性,勇敢地挑起外婆家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诠释了“孝和爱”,她对亲情的坚守,让高家墕人佩服,令小王庄的人感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意志坚强,百折不挠</b></h1> <h1> 母亲在五六十年代,家庭贫穷,母亲不愿意休息,只想着多劳动多挣工,由于劳动强度如此之大,母亲病源开始涌现,“小病抗,大病等”是常态,母亲不是不重视自己的身体,不舍得去看病,主要考虑,看场病会拖累子女十几年翻不起身,“乡下人心里比生命重要的是传承”,自己苦一辈子,都希望儿女们活得好。</h1> <h1> 那个时代农村缺医少药,交通不便,医疗十分落后,农村的“赤脚医生”是“放下锄头、拿起针头”,身背红药箱对常见的病,打针放药。<br> 母亲大概1962年左右,也就是“大跃进”后期,长期体力劳动,导致手脚骨头神经性功能障碍,得了腱鞘病,看不起病四处求医,只好让双池一带民间的“土大夫”开刀治疗,后用偏方把蒜捣碎刺激伤口,适量在手脚伤痛部位,轻轻搓动,母亲极度的哀痛欲绝,伤口愈合后,左手背终身留下伤痕,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常有种种病,每日零点左右,胸部准时发作,上身部位疼痛,母亲坐着把枕头竖起来,放到胸闷的部位,边挤压,边补点干零食,疼痛加重,母亲不由得呀呀叫,熟睡中的我也有知觉,问妈,又犯了,妈说,没事,等会儿就好了,母亲不屈不挠,十分顽强……鱼干油、去痛片,四环素等这些都是我记忆里母亲常用的药。<br> 一九九五年,70岁的母亲有病住进灵石县人民医院,治疗半月后,病情没好转,反而加重,主治医师说生命不会维持多久,听后,特别痛苦,难道母亲就没救了?顷刻争分夺秒迅速到山大二院请专家会诊,加大用药量,调整治疗方案,一段时间后,母亲逐渐睁开眼,语言也能交流。从此,母亲又重新回到了她舍不得生活多半辈子的地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善积德,无微不至</b></h1> <h1> 在那极度贫苦时期,母亲和父亲既要照顾爷爷,还要拉扯着我们六个孩子艰难度日。</h1> <h1> 千金难买一知己,母亲与邻居们和睦相处,那个年代的长辈们,如:海金的奶奶,根荣的母亲、双建的爷爷等常来家玩木棋摞、纸牌、大家绝无拘束,之后贵海的爷爷天阴下雨略坐一坐、有时坐上半天,勇勇的奶奶、海红的母亲、最爱来家串门,她们手里总拿着针线活来家,一边闹扯一边做,常常能碰到左邻右舍、男女老少、新娘媳妇、退休干部、利用闲时,听母亲讲轶事,每次母亲都有说不完的往事与道不完的故事。<br> 善良之于母亲,她心中有一种乐于助人的品德,邻居小辈二亮、三亮兄弟俩平时爱玩麻将,只要来家母亲就会给予引导指点,你俩要向你哥振宇学习,要往“正道上”走…… <br> 贫困年代,借米面下锅,也是农村常有的事,母亲总是借人家一升还一升多,不让别人吃亏。<br></h1><h1> 特殊的年代,贫穷的事太多太多,临县人常年四季来村讨饭,有的人家看到乞丐提前就关大门,而我家不关,母亲会给个窝头或生面,有啥给啥,让乞丐有饭吃。<br> 七十年代农村娶媳妇难,按理说我们村地理位置好,好娶也难,主要受传统的影响,母亲总是那么热心,把高家墕村到龄的女青年介绍给本村的张立武、张星明,让他们喜结良缘走到一起。<br> 母亲心存善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熟人提前打招呼问候,前段的8月3日我去高家墕送别舅舅,遇见赵霞的老爸等众多长辈,都会睹物怀人想念母亲,你妈是多么的热情亲切……不由得让我满脸温情而又悲痛。<br> 集体化时期,下乡工作组派饭轮到我家,母亲会精心去做,手擀面条又薄又长,外加熬菜,让吃的可口。</h1> <h1> 母亲心地好,对鸟儿动物充满善意,我家屋内每年有燕子做窝,院外大枣树上时常有喜鹊飞来飞去,母亲告诉我们,遇到动物不要伤害,要顺其自然,它也是一条生命。</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h3> <h1>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那样崇高,为了让大哥安心服役,坚守边防,不辞辛苦到3500公里外新疆昭苏照看孙女,那时她已经60岁了。二哥在乡纠察队期间,长期天黑后回家,母亲习惯听到摩托声和大门声才放心,或到院外(上下院)问儿,你回来了,儿说回来了,母亲才放心入睡。</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宅全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弟姐妹</h3> <h1> 不由我思索,母亲只是千万农村妇女中的一员,没有豪言壮语,但您在世的八十年间,以自己的行动讲明了什么是行善积德。<br> 然而对于我,母亲的善良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让我在文字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时刻提醒我,人在外,总有为难的时候,一定要与人为善,直到如今,母亲的这句话还像警钟一样在我耳边回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恨铁不成,教子有方</b></h1> <h1> 自我记事起,我们子女有不顺心,不如意时或受了委屈,母亲从来没有像别人家的母亲那样,温言细语地安慰,她总是不耐烦地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总觉得子女不是她“亲生的”……<br> 我们的童年,难免不了打打闹闹,母亲不会问谁对错,从不让辩解,母亲时时教训我,关上大门,手持铁火棍,追我打我,打着骂着。记忆中二哥不知和谁打架整夜在窑顶上不让回家。姐姐已18岁还被母亲按在水缸上打……在子女眼中,母亲是威严的,我每次想起母亲打我们的事儿,心理都不舒服,觉得母亲当年太较真。</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家三代人</h3> <h1> 母亲的成长无不打下时代烙印,因为出生在旧社会,早年没有机会进学堂,后来解放了,恰逢扫盲,终于认识些常用字,说出的话来通俗易懂,教育我们,在苦也得读书的道理,随后:大哥在部队上了陆军学校,二哥初中毕业,我读初中时,国家正恢复高考,看到了希望,懂得了学习的珍贵,初中、高中反复补,高中毕业入伍工作后,又读了函授大专,基本实现了母亲所说的“只有上学才有出路”的希望。</h1> <h1> 记得在童年故乡的日子里,家里早已没白面了,母亲还总会从不多的瓦罐里挤出一些白面,让来家的舅舅和最亲的客人吃,而我们只好吃些粗杂粮,客人吃饭时,不让我们在饭桌守着,大年初二看望舅舅是母亲定的规矩,到了外婆家,见了长辈要有礼貌叫“舅舅”,子女做到了善始善终,声名高家垣远扬。<br> 特别年代,父母的艰辛历历在目,正是这种勤劳的潜移默化,我们从小帮母亲生火,开水灌暖壶、洗锅、扫院,冬天下雪,院内外清扫,从小养成了不怕吃苦的习惯,生产队时,利用假期参加劳动,地里挑粪,夜间加班。<br> 母亲还有多句口头禅,“人在做、天在看,莫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些都是教我们如何做人,不外;这些早就扎根在我少年的心灵里,滋润着我长年工作的进步,深思我多年的市县生态环保工作,遭遇了许多的人和事,在职位升迁等关系我切身利益之事,均能顺其自然,以致失去了一些所谓“进步”,失去了一些所谓的工资待遇,但收获了真诚,坚守了母亲的教诲。</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照</h3> <h1> 回想童年,母亲对我和二哥恨铁不成钢的几巴掌,一个红彤彤的印子出现在脸上,随之我和二哥眼泪像雨似的落了下来……</h1> <h1> 少年时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犯人在临死前把妈乳头咬掉,我和二哥才明白母亲的心,几巴掌:这是母亲爱的一种表达,几个巴掌虽疼,但充满着深深的爱,几巴掌,改变了我们……如今,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和妻子也要像母亲一样,来管教我的孩子,愿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有所养,不负母望</b></h1> <h1> 母亲的晚年很幸福,我们子女定期不定期看望,吃的,用的样样俱全,大哥工作在忙,也抽时间回村陪母亲住上一宿,包饺子聊天让妈开心,我离母亲相对近,看望比较多,探望前先购繁多日用品,母亲常说,你买这么多干啥?我哪能用了,离别时再给妈放些零花钱,2004年我和爱人有意带母亲坐飞机北京观光旅游,过年过节爱人都会给母亲添新衣服,母亲在生命的时间里,我们雇佣了大麦郊郭阿姨陪伴照料,直到母亲离世。</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爱人</h1> <h1>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br> 母亲的教导胜过任何至理名言,她引导我们如何关心舅舅,这些年来,带舅舅绵山旅游观光,患病找专家治疗,频繁看望,给物给钱,舅嘱咐的事,不折不扣,舅舅离世,慷慨资助。在此感叹,亲情是多么的珍贵,平凡的关爱渗透着我们对舅舅的点点滴滴。<br> 几年前的清明佳节,子女以寄托哀思:给您和父亲立碑,抚慰父母英灵,同时教育子孙后代,传承先辈的高尚品德和优良的传统。</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乡亲们话家常</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做一个有骨气,有出息的男人,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而今,子女们在各身的岗位上,都塑造了人生的辉煌,大哥青年时保家卫国,坚守边防,转业后,用执着和热忱坚守着经纬,在经纬书写着保驾的传奇。二哥始终如一,投身乡村,在振兴小王庄的实践中,成就了自己的劳苦功高。而自己把部队学到技术转化为回乡创业的动力,十年立足乡镇国营,二十八年奉献生态环境,为晋中的环境质量改善做了自己的贡献。</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照</h3> <h1> 同时,在闲时,我重拾写作兴趣,纯属个人爱好,带着对故乡、亲人,战友、同学深深的厚爱,先后写了亲情的《父亲的肩膀》、《忆南下叔父张永昌》、《离别与相聚》、《堂哥回家》、《姥姥家的山路》、《怀念舅舅》,故乡少年的《忆少年山村的趣事》、《回忆我的中学和高中时代》、《回不去的年味》、《故乡人相聚琼海》,友情的《最美退伍兵》、《穿上军装兵心无悔,脱下军装军心永恒》等,短短的赤子散文,除自我欣赏外,还抒发了故乡许多的文化传承和我写作的热情,总之:兴趣写作是我的成就感,笔下写出真实的情感,能感动身边的人,也能充实自己闲余生活。</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充实的闲余生活</h3> <h1> 近月写的“追念母亲的人生岁月”今日公之于众,是我对母亲最真实的写照,虽然,您在世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我相信谁都不会轻视您,因为您培养出了一个个为您争光的儿女,这光荣背后饱含着您和父亲的艰辛与泪水。</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年合影</h3> <h1> 每当别人称赞您的儿时,您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可当我们取得一些成就向您诉说时,您却离开了……我们抱怨上帝的无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恩过往 径情直遂</b></h1> <h1> 母亲在世时,常说:人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源,这些年来,我心底暗晚滋生着一种追根溯源魏氏的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愫,变为现实。<br> 2022年6月8日下午14时,我冒着37°酷暑,顶着烈日,去探寻母亲出生的“老家”魏家沟究竟是个什么状况……<br> 柳湾矿居住的同学温双生,有备而来在321省道西辛庄处接我,经340省道昔颉堡村往西南方向进入乡道,后右转到由东向西的小道,不远处就望见魏家沟醒目村牌,沿着开满野花的山沟小路行驶,路的两侧长着茂盛的柳树,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山花、荆条花,绿色的核桃树、花椒树。</h1> <h1> 下车后行踪不定的我独自往有人的地方走,看到村山巅大槐树下有人在乘凉,我迫不及待上前打招呼,递烟,自介来龙去脉的事意,热心的长辈们饶有兴致地和我促膝长谈,其中,老党员老支书程裕泉,程光泽深情地告诉我:“魏家沟离孝义市区20多公里,距省道2.5公里,全村620人,有三大家族,魏氏占50%,程氏占30%,田氏占20%,国土面积3200亩,山地面积约1000亩,三大性氏和谐相处,民风朴实”……</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程裕泉 程光泽</h3> <h1> 随即来到程氏家族的旧宅,好奇的我看了这间看那间,问了又问,生怕遗漏了一个细节,时针已悄悄指向下午17时,走出旧宅的我,站在古槐大树旁高处,极目远眺残破的院墙,老旧的房屋,破烂不堪,眼前的景象顿时黯然失色。</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槐树</h3> <h1> 思念母亲的故土,是深入骨髓的情感,我欣喜而来是为了解魏氏的来源,传说:“魏家沟世代住着秦始皇灭亡国后魏氏族人,孝义市古为战国的魏地,相传孝义曾是魏国国都,古城原有魏文侯宅,城西20里有魏家沟,城外5里有魏文侯陵墓”等。</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家沟村委办公室</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此行漫步魏家沟山村田野,逗留山坡院落,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清晰明白外公及母亲已往的生活片段,将这眼前的景象和心理的印迹用文字记录下来,引领自己既走回母亲生命的原点,又让自己走向人生的精神远行。</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希望的未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家人</h3> <h1> 母亲,您是吕梁的好女儿,您永远活在张家后代子孙的心中。</h1> <h1> 儿子:张仁双<br> 2022年10月9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