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并且要做到“六大解放”,即:</b></p><p class="ql-block"> 1.解放儿童的头脑。</p><p class="ql-block"> 2.解放儿童的双手。</p><p class="ql-block"> 3.解放儿童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4.解放儿童的嘴巴。</p><p class="ql-block"> 5.解放孩子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6.解放儿童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 学前阶段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孩子们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不仅能够学会自我照顾,而且逐渐扩展到为集体做事、为他人服务,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极突出的地位。所以我们倡议,在居家生活期间,家长和幼儿一起合理制定居家生活服务计划,可以让幼儿从自我服务逐渐加入到一起做家务的活动中来,让孩子动起来,在实践感知中不断成长,精力得以释放,给情绪找个出口。让孩子静下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感受家庭生活中琐碎的美好,感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付出,平凡而伟大,学会做选择,学习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看看吧!</b></p> 小班 <p class="ql-block">1. 叠衣服、裤子和袜子。</p><p class="ql-block">2. 铺自己的小被子。</p><p class="ql-block">3. 将用完的毛巾、牙刷、脸盆放好。</p><p class="ql-block">4.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p><p class="ql-block">5.自主进餐、擦嘴、漱口、收拾碗筷。</p><p class="ql-block">6.将自己的玩具和书籍放回原位。</p> 中班 <p class="ql-block">1. 会自己整理床铺,叠小被子。</p><p class="ql-block">2. 按人数准备餐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饭后擦餐桌</span>。</p><p class="ql-block">3. 帮忙洗水果、蔬菜。</p><p class="ql-block">4. 把晾干的衣裤分类叠放整齐</p><p class="ql-block">5. 照顾花草、宠物。</p><p class="ql-block">6.会自己仔细刷牙、认真洗脸、用七步洗手法洗手。</p> 大班 <p class="ql-block">1.能自己铺床和换床单。</p><p class="ql-block">2.能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和抽屉。</p><p class="ql-block">3.能主动扫地、拖地并进行垃圾分类。</p><p class="ql-block">4.能自己<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洗简单的衣物,</span>会自己叠衣服并放进衣柜。</p><p class="ql-block">5. 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p><p class="ql-block">6. 帮忙择菜、打鸡蛋液。</p><p class="ql-block">7. 帮忙照顾小弟弟、小妹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想知道我们的宝宝表现怎么样吗?一起来看看吧!</b></p> 小班 记录美好 中班 记录美好 大班 记录美好 <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是不是在让孩子自己做的时候,有很多的烦恼呢?比如,做事慢、收拾的时候会更加一团糟,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呢?您心中的困惑,这里有答案!家长请注意查收呦!以下自我服务小妙招,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学会:</p> <ul><li><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u>1.学会说“不”,逐渐打消孩子的依赖心理</u></b></li></ul><p class="ql-block"> 家长无条件包办的结果是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家长会帮着做。所以当孩子跟你说“妈妈,帮我穿鞋。”的时候,你可以说:“不行,你是大孩子了,自己会做的,妈妈相信你。”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学会自理。</p><ul><li><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u>2. 不吝称赞,让认可的声音给孩子更多力量</u></b></li></ul><p class="ql-block">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孩子生活自理的动力,而家长认可的声音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哇,你克服困难完成了,你真棒”、“你做事真仔细,了不起”、“你能勇敢尝试,值得表扬”、“你已经长成能干的男子汉了,和妈妈一起让我们的家变得更整洁吧!”。家长请学会“称赞”,试着让自己也成为孩子,去理解孩子们的行为特点,给予更多的宽容、支持、真诚准确的鼓励,让孩子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完成这些事。</p><p class="ql-block"> 小班孩子每天从起床开始,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有:穿衣服、洗漱、入厕、吃饭、整理图书和玩具等 ,中大班的孩子除了每天这些基本的自理内容,还可和父母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摆碗筷、洗水果、浇花、清洁地面等等,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制定到计划之中,孩子既有事情做,自理能力又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p><ul><li><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u>3.学会示弱,让“能力不足”成就孩子的多种“可能”</u></b></li></ul><p class="ql-block"> 父母学会示弱,恰如其分地跟孩子说出,“你觉得怎么样更好呢,你愿意帮帮我吗?”这样的示弱、求助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给了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办法,或者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难题,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与孩子建立稳固的感情链接,让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自己被需要,除了要对自己负责任,对这个家庭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家长的“能力不足”成就孩子更多的“可能”。</p><ul><li><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u>4.一贯一致,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u></b></li></ul><p class="ql-block"> 首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忽宽忽严,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事,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锻炼过程。其次,家长的教育理念要一致,所有人都能遵守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的原则,大家向一个方向努力,不包办、不代替、多引导、多鼓励。对孩子来说,自理能力迅速提高很困难,家长们可以安排一个进度表,来慢慢增多孩子的任务,持之以恒,反复练习,如果今天学会了明天就不练了,那实质上还是不会。</p> 写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这一次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是不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能力弱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所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如果可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就请大胆的放手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这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你会发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总是需要照顾的小宝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好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已经真的长大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不要担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不要焦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未来的路还很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共同努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在未来的路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能够走的更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致家长</p> <p class="ql-block">审核:孟晓敏</p><p class="ql-block">编辑:梁 婷</p><p class="ql-block">文字:梁 婷</p><p class="ql-block">视屏剪辑:梁 婷</p><p class="ql-block">班级幼儿照片、视频提供:</p><p class="ql-block">小班:张磊</p><p class="ql-block">中班:梁秀妮</p><p class="ql-block">大班:关苗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