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豆包”不当文化~

欢乐豆儿

豆沙包,也称作豆蓉包,是以红豆沙为馅的麦包,为起源于京津的传统小吃。豆沙馅的做法是将红小豆去掉豆皮,弄碎煮烂,加糖,再用油炒一炒。把馅放入用澄面和生粉搓成粉团的皮,在蒸笼里蒸即成。 小编我却是偏爱于把红小豆、老冰糖加水煮好,凉凉后直接包在面皮里。这样吃起来感觉更加朴实、醇香。而且不油腻。 祖国医学认为,红小豆性甘平,具有除热毒、消胀满、利尿、通乳、补血之功效,主治心肾脏器水肿、腮腺炎、痛肿脓血、乳汁不通等症,尤以妇科中配药方使用最多。外敷治扭伤、血肿及热毒痈肿等病症。   据考,红小豆入药最早载于《本草经》,说红小豆可以“下水肿,排痈肿脓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运用红小豆与其他药物配伍创制了“瓜蒂散”、“麻黄连翘红小豆汤”、“红小豆当归散”等方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把红小豆称为“心之谷”,《本草纲目》说,红小豆“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并说:“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呕,而治下痢肠澼,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药性本草》记载:“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捣末同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煮汁,洗小儿黄烂疮,不过三度。” 红豆如此之好,看官你可知道?☺ 今儿,我来介绍一种用红小豆做的传统小吃——《豆沙包》。❤ 快来看看小编我的小小“豆沙包”到底是有多可爱(๑• . •๑)吧😄~ 准备食材:红小豆,老冰糖。🌺 红小豆要提前将破了的,坏了的挑选出来,淘洗干净,放水泡四五个小时。高压锅准备好,倒入泡好的红小豆,老冰糖,等开锅后小火煮半个小时。 煮好的豆沙馅儿如果感觉水多了咋办?不急,可以不盖锅盖儿,中火,边加热,边用大勺搅动,挥发多余水份,防止糊底。 看,煮好后,凉凉了的豆沙馅多诱人啊!😍 用适量酵母发面。 发好的面一定要充分揉匀,排出面团中的气。记住,一定不要偷懒呀,力气小的妹妹可以让老公来干这活儿……😏😏😁 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一个的挤子,逐一按扁,用擀面杖擀成面皮待用。 可以开始包了。 看看,它们有多可爱(๑• . •๑)啊~😘 包好的豆包醒二十分钟,就可以上屉蒸了。 大火开锅二十分钟后就可以关火了。期待我们可爱的小豆包出锅啦~😄😁😂😄 关火后一定不要着急开锅盖,要等关火三五分钟后再开盖儿😜。据说,这样包子出锅后会更可爱噢\^O^/~ 看,多么喜人儿的豆沙包,是不是有沙又有豆儿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个成语就妙到了极点——秀色可餐。 长得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要说颜值的最高境界,古人说了,是“可餐”,也就是看起来好吃。按照“相由心生”的辩证原理,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美食,又如何看起来好吃呢? 所以说,吃货长得都不差。😳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我最初热衷于吃,爱吃各种美食。后来为人母,逐渐热衷于做,制作各种美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 来吧,跟我一起做个快乐的、有文化的“吃货”吧!😁😁😍😍☺☺🍺🌸🎸 哈哈😄,这是小编我和我的“助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