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发展思维,才是教学的根本!</span></p><p class="ql-block"> 一道题目,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法,折射出的是对数学教学的不同认识。在我看来,发展思维,才是教学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学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材上或作业本上会有这样的题目: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4>( )>1/5</span></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个题目,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处理。</p><p class="ql-block">先看A老师的教法。</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这道题目,分子都是1,分母是4和5,相邻自然数,怎么办呢?我们刚学过通分,通一下分嘛!来,分母变成20,那就是——5/20、4/20。这样还是不行!继续通分,分母变成40,就是—— 10/40、8/40。这不就行了吗?我们可以填—— 9/40。对,请自己填好。来看下一题……</p><p class="ql-block">我们身边有没有像A老师这样教课的老师?肯定有!当教学进度比较赶,或者是教学内容比较多的时候,面对这样一道普普通通的题目,有些老师就会采用上述那样“高效率”的方法,领着学生边“思考”边解答。这样的处理,速度会比较快,课堂上可讲的题目会比较多,老师也会感觉比较安心。</p><p class="ql-block">然而,这样教过之后,考试时,学生却遇到了不一样的要求,如:“你能填出几个不同的答案吗?”或者“你能采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来填写吗?”有些学生做不出来,老师非常生气:“我不是讲过这个题目了吗?你们怎么一点灵活性也没有?真是气死我了!”</p><p class="ql-block">能怪学生吗?你老师讲解灌输的时候,有让学生去主动尝试和深入思考过吗?学生凭什么就会有你老师想要的灵活性?</p><p class="ql-block">来看看B老师的教法。</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这道题目怎么填呢?大家想一想。(略等待)有答案了吗?谁能来说一说?(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原先两个分数边上板书通分后的10/40、8/40,填入9/40)除了9/40,还可以填几?(有学生说通分到60,就可以填出2个,教师再次板书)还可以填几?(有学生说分母是400、4000 等,教师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可填的数有无数个)好,同学们,每人填上三个不同的分数吧……</p><p class="ql-block">B老师教得如何?显然比A老师好。最明显的差异有两点:一是把解题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思考之后,汇集多位学生的回答,形成答案;二是老师教学了不同的填法(且借助板书直观支撑),还引导学生认识到了可填的数有无数个,知识教学似乎也很到位。</p><p class="ql-block">那么,B老师的教法有问题吗?有,学生的参与不全面(只是部分好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方法的掌握太单一(学生只学了通分法一种方法),这些都是其不足。所以,如此的过程,课堂的主动权并没有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经历的思考和探究并不充分,他们并没有从这个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其他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再来看C老师的教学处理,他会有什么不一样呢?</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这道题目我们是第一次碰到。这里怎么填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开始吧!(待很多学生都想出了一种方法后,教师跟进提醒:再想一想其他的方法,好了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p><p class="ql-block">师:来,哪些同学有方法了,谁能到黑板这里来介绍?</p><p class="ql-block">生1展示“通分法”,教师跟问“用通分法还可以填几”,结合其他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有无数个答案。</p><p class="ql-block">生2展示“分子扩大法”(如分子都化为2),教师同样跟问“还可以是几”,引导学生理解有无数个答案。</p><p class="ql-block">生3展示“化小数法”(0.25和0.2),之间找一个,如0.24,再化成最简分数6/25。教师表扬这种“转化”的思路,再跟问并引导理解还可以是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答案同样有无数个。</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一道题目,如果能想到多种方法来解决,那是思维灵活的体现。来,刚才哪种方法你没想到,自己再写几个答案体验一下吧。</p><p class="ql-block">C老师的教法特点鲜明——问题来了,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深入探究;课堂上,探究、交流、分享等学习方式形式多样,使用合理。由此,学生不仅深刻而全面地建构了知识,还充分地经历了方法多样化的过程,增强了对思维灵活性的体验。</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法应该很不错了,但是,让我们再来看看D老师的做法,我们就会有这样的体会:意识更强,课堂更好。</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想出了三种方法,现在你还能想到不一样的方法吗?(D老师备课时就预设了在C老师基础上的教学跟进)</p><p class="ql-block">学生遇到挑战,再次展开思考和探究。一会儿,新方法出来了——“分母取小数法”。如分母取4.5,分子是1,也就是1/4.5,再化成2/9。教师表扬学生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们受到启发,纷纷想到分母只要是在4和5之间的小数均可,答案也是无数个。教师让学生自己再试写几个……</p><p class="ql-block">师小结:跳出已有的经验,想到出人意料、与众不同的方法,这样的思维更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显而易见,D老师的教法比C老师更有深度。这个深度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多学了一种解答的方法,它还体现出了D老师所具有的一种教学理念——借助学习的材料和要求,指向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此处所体现的是求异、创新等高阶的思维)。课堂有理念支撑之时,内涵就会精彩显现。</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教到这样的程度,学生一定深深受益,后劲无穷。日常的数学课,这样上,也已够好了。接下去“出场”的E老师和F老师,他们的做法,是笔者所想象出来的理想情形(但笔者作过这样的教学尝试)。</p><p class="ql-block">E老师发现“分母取小数法”中的分母取4.5,可以得到1/4>2/9>1/5。他觉得,这个材料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于是在D老师的基础上,又设了一个层次。</p><p class="ql-block">师:观察1/4>2/9>1/5,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发现1+1=2,4+5=9)</p><p class="ql-block">师: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种方法,换到其他的题目,是不是还适用呢?(学生意见不一,教师板书“猜想”,引导学生自己举例验证)</p><p class="ql-block">展示反馈学生的例子,如1/5> 2/11 >1/6、1/2>2/5>1/3等,学生发现都适用。</p><p class="ql-block">师:例子是举不完的,你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分析是不是都适用呢?</p><p class="ql-block">学生讨论交流,明白这样的方法就相当于“分子扩大法”——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扩大到2,分母也随之扩大,原来两个分母相加的和一定正好处于中间。所以,这种方法完全正确,而且还是一种“简便方法”。</p><p class="ql-block">师小结:猜想——验证——结论(板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的数学发现都是由此得来的。</p><p class="ql-block">简单而巧妙的一步教学跟进,课堂立即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知识之间深度勾连,简便方法深入人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数学学习的乐趣显露无遗。</p><p class="ql-block">还有什么可挖掘的吗?教学还能更有内涵吗?且看F老师的处理。</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刚才得到的经验,如果用字母表示,该怎么表示呢?</p><p class="ql-block">学生试写,反馈,得出1/a> 2/(a + b)>1/b(a、b 是不为0的连续自然数)。</p><p class="ql-block">师:学到这里,你心里还有什么疑问吗?谁能大胆地提出来。</p><p class="ql-block">生1:分子不是1的分数,还有这样的简便方法吗?</p><p class="ql-block">生2:分子不是1,分母不是连续的自然数,能这样填吗?</p><p class="ql-block">生3:是不是所有的分数比大小,都可以用这样的简便方法?</p><p class="ql-block">生4:带分数难道也能这样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学生议论纷纷,猜测不一。</p><p class="ql-block">师:新的猜想又来了,结论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解决呢?下课时间到了,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再深入研究。</p><p class="ql-block">字母表达,是抽象思维的培养,是符号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联想、质疑、批判,显现出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深入;课上的内容,下课时学生还争论不已,还想着主动探究,这更是无比美妙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一道题目,六位老师不同的教法,显现出不同教学理念下不同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最近,我常用这个教学案例跟老师们交流关于数学教学理念的话题,我还把这六位老师分成了如下三类,来表达我的视野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认为,第一类老师,教学理念落后(如生本意识不强),教学形式陈旧(如机械灌输、简单讲解),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目标的就是教会知识,对于借知识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这样的目标,他们没有想到或者并不重视。第二类老师明显具备了新课程的理念,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老师。他们让学生思考在前,探究为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他们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过程,采用合理的手段,努力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之时再获思维的发展。第三类老师显然有更高的理论站位和更强的教学能力,他们能够挖掘出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丰富思维元素,能够巧妙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得思维的更好发展,他们可称是高水平的数学老师。</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不妨回顾自己日常的教学方式,或审视身边同事的教学行为,把自己或身边的同事跟这六位老师做个比照,看看各处于哪个类别之中。</p><p class="ql-block"> 也许笔者如上的分类和评价有些偏颇,对E老师和F老师的教学预想也有些理想化,甚至有老师曾跟我交流:“这样都快把一道题目上成一节课了,平时我们哪有时间这么做?”老师说的一点没错,日常教学中,如此放大一道题目,的确不具普适性。我想借此表达的是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我们想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想追求课堂的突破创新,哪怕是一个题目,照样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当然,如果真的如E老师、F老师那样,把一道简单的题目上成了一节课,在我心目中,那真是太棒了——数学教学,若能挖掘出知识背后丰富的思维元素,若能把发展思维作为课堂的根本目标,课堂上若能精彩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那一定是最有内涵、最为本真的数学教学!</p><p class="ql-block"> 这不就是顾明远先生所讲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的最好体现吗?</p><p class="ql-block">以两句简单的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p><p class="ql-block"> 数学的题目是做不完的,学生只有提升了思维能力,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才能够后劲无穷地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去锤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