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记忆》老照片之十二●商粮供销

木子丰

<p class="ql-block">柞水的商业贸易始于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商州、蓝田、山阳人将食盐挑到红岩寺、蔡玉窑等地换取皮毛、药材、沙金,“民择日聚换”,形成早期的集市贸易。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发展进程,到清代末年,县境内有集市10处,乾佑河、金井河、社川河流域的古商道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驿站街道50多处,像凤镇、石镇、红岩寺、曹坪、蔡玉窑、营盘等街镇就是其中比较大的街道驿站。</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社川河、皂河、水碓沟三汊河口,商</span>贸街市始于唐初,兴盛于清。古代的“水旱码头”,是南路船帮和北路马帮易货贸易的重要集镇。古镇街道呈s形延伸,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井小院马头墙徽</span>派建筑120余座,前店后宅,商铺鳞次栉比。清道光年间有工贸商家31类112户,其中有商号者50多户。因商贸的繁荣兴盛,被称为秦岭南山的“小上海”。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这里仍然是每旬二、五、八逢场赶集,改革开放后,古镇商贸活动更加活跃,是柞水重要的商业重镇。</p> <p class="ql-block">图为凤凰古镇老街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蔡玉窑是社川河翻越秦岭到关中古商道上的重要驿站,商贸活动从清乾隆中后期兴起,至光绪九年(1883),街上有饭店3处,盐店1处,骡马店3处,客店3处,百货店3处,药店2处,山货店3处,木场1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规模仅次于凤凰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蔡玉窑古街</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的集市贸易随之衰落,代之以国营商业公司、粮站、供销合作社经营,商品实行计划供应,及至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性质的商粮供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除石油、食盐、烟草等国家专营外,其它商品贸易逐步被个体私营商业取代。</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8年12月18日凤镇中心商店(时属镇安)全体职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0年,柞水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统管工业、商业和工商行政。1956年成立商业局,专门负责国营商业的行业管理。国营商业1952年成立石嘴子贸易商店,1954年成立百货公司,历经多次合并拆分,七十年代,县城有八大公司,分别是百货公司、五金交电公司、食品公司、副食公司、药材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生产资料公司、外贸公司。1985年石油经营从五金交电公司分出成立石油公司;以后又从副食公司分出烟草公司、盐业公司,不再隶属商业局。此外,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局、木材公司、农业机械公司也是重要的贸易企业。国营商业公司的主要阵地在县城,食品公司的生猪收购在各区成立有食品站,木材公司在区上设有木材组,副食公司在凤镇等地设有门市部。</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0年元旦凤镇商店(时属镇安)全体员工迎接新年开门红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镇柞分县后1961年12月凤镇与霍台商店合并留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9年元旦柞水县商业局全体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8年10月柞水县商业局全体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县百货公司临街门市部房屋,位于今迎春广场转盘西北角。</p> <p class="ql-block">县百货公司1983年10月在乾佑北街建成百货大楼,图为百货大楼门市部。百货大楼现被拆除,建成惠达商住楼。</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柞水县食品公司大门</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商业系统职工送货下乡</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经营是国之大者。即使在粮食由私人经营的体制下,政府机构都设有“官仓”。1949年12月1日柞水县人民政府成立,同步设立民财建教四科,月底就将财政科改为财粮科。1950年就在区公所驻地设立粮食仓库或代储库,之后成立粮食购销站。1951年增设粮食局,无论机构怎样改革,粮食局的设置一直都保持相对稳定。1956年2月,各区成立粮食管理所。直到粮食市场放开后,粮管所业务逐步萎缩;免除“皇粮国税”后,不再有粮食征购的职能,粮管所于2006年全部撤销,粮食局现在主要负责粮油市场监管和国家储备粮库管工作。</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5年县长候金福(前排左二)与各区区长参加高洛专区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会议留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6年粮食统购统销会议警卫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6年11月21日参加陕西省粮食厅干训班财会五组(柞水)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红岩寺粮管所初成立时1957年元旦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2年2月26日柞水县第一次粮食工作会议合影(二排左五为副县长吴发玉)</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2年4月10日凤镇粮管所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2年5月2日柞水县三级联查粮食保防凤镇会议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4年4月25日红岩寺粮管所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5年6月23日县长乔占忠(前排左四)与县粮食局全体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76年9月22日凤镇粮管所霍台分所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柞水县粮食局大门</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6年3月柞水县粮食会计普查于凤镇合影</p> <p class="ql-block">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合作商业,在计划经济年代是县域商业贸易的主要阵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收购农副产品,组织工业品下乡,满足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1952年成立柞水县合作社筹备处,采取吸收会员集资入股筹集资金,同时在县城中街开店营业,1954年5月25—27日,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柞水县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县联社”,当时入社人数达到7491人。同年12月成立区级供销合作社6个,流动货郎担63个。镇柞分县后,东川、太白划归镇安,凤镇划归柞水,到1962年形成5个区供销社,36个公社均成立供销分社,入社人数达到8828人。县联社1958年4月并入商业局,镇柞分县时恢复;1970年再次并入商业局,直到1976年9月恢复机构。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各大队陆续成立代销店,1985年,县联社在1972年成立外贸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土产公司、联购分销公司。供销合作社从上到下形成了覆盖全县农村的购销网络。</p> <p class="ql-block">图为1962年7月1日凤镇供销社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计划经济时期,柞水有很多农特产品出口,外贸公司是承担出口任务的主要单位。岀口的主要产品有核桃、板栗、黑木耳、生漆、漆木油、大豆及天麻、连翘、五味子、猪苓、五倍子等中药材。</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城关大队社员在外贸公司拣择蚕茧</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县直机关干部在外贸公司义务劳动拣择核桃</p> <p class="ql-block">柞水境内漆树存量较多,林业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有漆树8865亩,折合13万株。常年产生漆20200公斤,除民间自用外,国家收购外销最高峰时达到6600公斤/年;常年产漆木油9万公斤,国家收购外销最高峰达到9.15万公斤/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漆农在山林的漆树上割漆。</p> <p class="ql-block">图为柞水县土产公司工作人员在验收生漆</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1年5月参加供销社系统培训的瓦房口供销分社及代销店学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3年柞水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大会(应当是改革开放后首次召开会员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6年4月9日柞水县供销社全体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凤镇供销社临街门市部</p> <p class="ql-block">图为凤镇供销社老院子</p> <p class="ql-block">图为凤镇供销社大门一角</p> <p class="ql-block">1987年11月27日柞水县农民贩运户经验交流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经济活动离不开银行服务。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柞水县城均设立分支机构,九十年代陆续撤销。</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中国人民银行柞水县支行营业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中国工商银行柞水支行营业厅</p> <p class="ql-block">当历史的脚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新的业态、新的营销方式不断涌现,县城和乡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超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电商业务迅速崛起,线上线下营销各展其长,经贸活动日趋活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应有尽有,物资匮乏、凭票供应的时代一去不返。</p> <p class="ql-block">图为凤凰古镇的街舖门店现代商贸活动一角</p> <p class="ql-block">遍布城乡的超市</p> <p class="ql-block">电子商务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位于县城东信国际大厦米多多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郑重声明:所有新近照片系朋友提供,多数老照片系我在柞水政协工作期间政协干部职工多方征集,使用时未注明照片提供者和征集人姓名,敬请凉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