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日常规<br><br>上班到早,相互问好;以身示范,端庄仪表。<br>走进学校,面带微笑;师生问候,回复礼貌。<br>遵规守纪,从我做起;办公卫生,坚持打扫。<br>积极向上,精备教案;讲究效率,注重质量。<br>预备铃响,准时到岗;精神饱满,走进课堂。<br>下课铃响,不得再讲;作业适量,为生着想。<br>知已知彼,面向全体;关爱学生,巧育桃李。<br>教室操场,巡查往返;保护学生,健康成长。<br>与人为善,彼此谦让;防止懒散,避免闲讲。<br>朴实管理,扎实教育;奉献学校,敬业爱岗。<br><br><br><br>一、上班下班<br><br>1.所有教师按学校考勤制度打卡签到,提前上岗,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不得迟到。每天两次签到,上班时间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杂事。<br>2.要按规定时间放学,任何教师不得擅自提前或推迟学生离校时间。每天上晚自习前要充分利用读报时间,做好学生晚训工作;下晚自习督促学生打扫好卫生,关好门窗、电灯、空调、饮水机等。<br>3.最后一位教师离办公室时,要将办公室的水、电、门、窗、空调等关好,物品整理摆放整齐有序,注意节水节能、防火防盗。<br><br><br><br>二、着装仪表<br>4.全体教师服装以西装、工装、大方得体的休闲装、传统服装及民族服装为宜。衣服要勤洗、勤换、勤熨,保持整洁,无异味,无过多褶皱。<br>5.着装庄重大方,整洁美观,协调文雅,与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相称,不得过于花哨,个性化太强,另类。<br>6.女教工不穿超短裙(膝盖以上)、超短裤、吊带裙及过于短小,开衩过高的旗袍。不穿露肩、露背、露腰、露脐、低胸、透视的服装。男教工不得着无袖背心、短裤,不得赤膊、赤脚及穿拖鞋上班。<br>7.女教工穿鞋以低、中跟为佳,不穿鞋跟过高、鞋头过尖的高跟鞋,不穿拖鞋(含凉拖鞋)。体育教师上课着运动装、运动鞋,不穿皮鞋。<br>8.教工化妆要素、淡、雅,不浓妆艳抹,不喷洒气味浓烈的香水。不佩戴过于夸张的饰物(头饰、耳饰、项饰、胸饰、腕饰等)。<br>9.不过度染发,不留夸张、怪异发式,男教师不留长发,不剃光头。不蓄长指甲,不涂美指甲(含脚趾甲)。<br><br><br>三、备课<br>10.全体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进度及备课要求备课,至少提前一周备好课,并在上课前温习、巩固和查缺补漏,准备好教具、学具、课件或其它课前准备,提前 2 分钟候课。<br>11.通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备课用书,明确所教学科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在共享课程基础上完成二次备课。<br>12.采取课本简案(含试卷讲评)和电子教案相结合方式,明确每课、每节、每章、每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点、易混点和教学内容。严禁无教案上课。<br>13.课后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或教学回顾,总结闪光点,分析遗憾和不足,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br><br><br>四、晨跑<br><br>14.集队时,班主任按学校路队要求认真组织本班学生集队,并跟随学生快速跑步到指定位置,做到“快、静、齐”,听从统一指挥,准备做操或跑步。<br>15.跑操时,班主任要跟学生一起跑操;若做操,班主任应站在本班学生队伍后面,监督、检查学生做操质量。<br>16.结束后,班主任督促本班学生快速集队,若有晨会,要跟随本班学生一起认真听会,并监督学生听会纪律。<br><br><br>五、升旗<br><br>17.每大周一早操后举行全校升旗仪式,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参加,按指定位置列队,办公室检查教职工出席情况。<br>18.教职工队伍要整齐规范,成行成列;升旗时,全体教职工应向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跟随节奏,声音洪亮,刚劲有力;国旗下讲话时,要认真听讲;升旗全过程,要求教师不走动,不议论,给学生做表率。<br><br><br><br>六、晨读<br>19.晨读时,教师要提前 2 分钟达到班级,全程组织、指导和管理学生,按事先布置的内容进行早读,确保晨读实效。<br><br><br><br>七、上课<br>20.上课预备铃响后,教师要立即起身并按时到达所教班级,进教室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上课准备情况,准备上课。<br>21.正式上课铃响后,教师站在讲台上环视全班,组织教学,按学校上课礼仪常规要求互相问好后,开始上课。<br>22.教师上课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关键点,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课堂教学要求。<br>23.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抑扬顿挫;教态要亲切自然,庄重大方;语言要简洁精练,准确得体;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br>24.教师严禁在教室抽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把学生赶出教室;讲求教育艺术,通过说服教育,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时时做典范,处处在育人”。<br>25.下课铃响后,教师立即宣布下课,严禁拖课、压堂,教师说下课,全体学生起立并大声说“老师再见!”老师回敬“同学们,再见!”待老师走出,学生方可离开。<br>26.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说课、微课、优质课、示范课、竞赛课等教学竞赛,参加课件、教案、论文评选、课题研究等评选活动;参加公开课、研讨课、复习课、讲评课、观摩课等教学活动。<br>27.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文娱汇演、体育赛事等,做好参赛学生选拔和集训工作。<br><br><br><br><br>八、眼保健操<br>28.做眼操时,由该节任课教师负责监督管理,结束后教师方可离开。教师不得拖堂、压堂或提前下课、解散而影响学生做眼操。<br>29.音乐、美术、体育及实验课的班级做眼操,由该节任课教师负责监督管理,有条件做眼操的必须做,无条件的须眼操结束后方可下课。<br><br><br>九、就餐<br>30.早餐以清淡为主,主要有馒头、稀饭、热干面、炒粉、鸡蛋、小菜等,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能吃多少取多少,量力而行,勤拿少取,杜绝浪费。<br>31.中餐、晚餐以米饭和荤菜、素菜搭配为主,以满足吃饱、营养健康、荤素配餐为原则提供工作餐。<br>32.一日三餐前,班主任要带学生站队进餐厅就餐。禁止教职工在校工作期间喝酒。<br><br>十、辅导批改<br>33.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辅导,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有的放矢,确定辅导对象和内容,做到解答疑难、堵漏补差、扩展提高。<br>34.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不同学生分别制订辅导方案。重点辅导学困生、学障生、学弱生、缺课生等,提优补差,使学生“吃好吃饱”。<br>35.一般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集体辅导形式。集体辅导必须控制次数,防止变相增加课时,加重学生课业负担。<br>36.辅导要做好记录,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且适时地总结,为进一步搞好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积累资料。<br>37.按要求给学生留一定量的作业,要难易适度,作业批改要有等级评定,总批要写上批改日期。<br>38.作业要收齐收全,全批全改。要求作业整洁,字迹工整。批改要认真细致,防止误批、漏批。<br><br><br>十一、考试阅卷<br>39.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时,监考教师要提早 15 分钟到教务处领取试卷,提前 5 分钟到达考试地点,并按学校统一指挥发放试卷。<br>40.监考时态度要严谨,不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学生,造成学生心理慌张、恐惧;工作要认真,不能糊弄或应付了事。<br>41.考试结束,监考人员要收齐收全试卷,试卷封面要写清考场、科目并签好字,装订好,上交教务处。<br>42.期中、期末、统考、抽测等大型考试,教务处统一组织教师流水阅卷,并做好质量分析。单元检测由教师自行组织和批改。<br><br><br>十二、集会活动<br>43.集会要做到不迟到、早退,不中途离场、退场,不随意走动、玩耍,不私下议论、打瞌睡,不接打电话、玩手机、看报纸或批改作业等,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br>44.开大会、听报告时,以处室为单位按学校统一规定的区域位置坐好。讲礼貌、懂礼仪,尊重发言者,认真听取会议报告,认真做好笔记,杜绝鼓倒掌、喝倒彩。<br>45.开展室外大型活动时,比如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等,全体教师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br> <br><br>十三、教学教研<br>46.教而不研则空,研而不教则虚,只有教与研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学校要建立每一位教师“人人搞教研、人人搞科研”的激励机制。<br>47.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以促进教学为目的,找准教科研点,小课题大研究,低起点高落点,每年至少要开题、立项或结题一项科研课题。<br><br><br>十四、听课评课<br><br>48.听课前原则上应自行先调好自己的课,千万不能因教师个人听课而耽误全班学生的学习。<br>49.听课时遵守听课纪律,要提前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中途不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特殊情况除外)。<br>50.要认真填写好讲课人姓名、时间、课题、听课类型(随堂、观摩、竞赛)、听课节序号、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过程分析、总评等。所有听课者均应写听课简评,做好评价。<br>51.听课后,听课者与讲课者要进行深入交流,交换意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br>52.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学习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br>53.以新课改理念和课标要求做指导,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br><br><br>十五、请假外出<br>54.教师凡是因公出差、开会、学习或进修,需经校长签批后,持相应材料到办公室办理请假手续,方可外出。<br>55.有些事情必须在工作日才能办理需请假的,在政教处或教务处开出门证即方可离校。请假半天以上的需向教政教教处和教务处请假,班主任必须两处都准假后方可外出。<br>56.请假半天以上的需向教政教教处和教务处请假,班主任必须两处都准假后方可外出。<br><br><br>十六、晚辅导<br>57.辅导教师要准时到达相关班级,做到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不看书、不看报,不接听电话,不能中途离开教室;重在辅导,维持秩序。<br>58.监督学生做作业时静而不喧,认真思考问题。<br>59.学生有问题,老师要及时帮助并解决问题。<br>60.结束后,辅导教师要配合班主任组织好学生排队回寝,动作要快、静、齐,走路不喧哗、不打闹、不离队。<br><br><br><br>十七、外事接待<br>61.教师外事活动要遵守外事纪律、接待礼节、态度诚恳,接待家长或亲戚朋友要在走廊接待或会议室接待,尽量不在办公室接待。<br>62.教师无论接待任何人,都要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还要遵守有关法规、纪律和必要的保密工作,全力维护学校外事良好形象。<br><br><br>十八、团结合作<br>63.处室同事之间要尊老爱幼,团结合作,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br>64.教师在工作期间要自觉维护秩序,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原则上禁止带孩子进入办公区、禁止大声喧哗、拉家常、发牢骚,说不文明语,说负能量话。<br>65.值日教师负责办公室一天的卫生清洁工作,物品、教学用品摆放整齐、有序,要保持好室内环境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br>66.上班期间认真工作学习,不允许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如干私活、网闲聊、玩游戏、听音乐、炒股票等。<br><br><br><br>十九、通讯管理<br>67.允许教师带手机进课堂,但需放静音状态,坚决杜绝教师上课期间接打电话、玩微信、发朋友圈、刷屏、发短信、看视频等。<br><br><br><br>二十、安全教育管理<br>68.骑车、开车上班的教师,要减速慢行,注意避让,确保安全;到校后,教师要将自己的车放在学校统一指定的位置,不准乱摆乱放。<br>69.活动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务求做到“有学生活动必须有老师在场”,严格执行课外活动统一安排,积极组织好课外活动,注意活动的安全、实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br>70.理化生实验课,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前安全教育,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员必须配合实验教师全程监管,预防有毒药品、气体、液体等对学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