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 ——农安作协会员听课感受一束

迟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飒飒金秋,斑斓九月,农安县作协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文学讲座——我省著名作家、骏马奖获得者格致老师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格致老师以《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为题,与农安作者交流创作经验和技巧。农安作协主席团成员、秘书处成员、部分骨干作者和《农安教育》特约编辑一起聆听了讲座,每位参与听讲的作者都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了学习的收获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目 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郑作彬:听格致老师谈写作生活及人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张家庆:讲座之美,更是文学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刘立山:听格致老师讲座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高宏宇:苦难安闲皆是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胡香文:在冲突中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张志利:让我也插上翅膀和你一起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张立海:自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小树霓裳:烟火里的趣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孙迎春:认识格致也认识了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0.郭光辉:听格致老师讲课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于福艳:追随那束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吕洋洋: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3.王凌玉:格致老师文学讲座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4.闫 健:铁杵磨成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5.郑长旭:文学,不仅是热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6.高 宇:格物致知——观格致老师讲座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7.王小庆:《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培训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李 薇:格致之光,照进心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杨越莹:《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培训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赵雨晴: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1.郭丹丹:重燃写作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2.迟东晶:敲开莲子的金锤</span></p> 听格致老师谈写作生活及人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作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分时节,吉林省作家协会“美丽乡村,文学之约”“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与你同行”文学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农安县。领导激情洋溢的致辞,赠书活动,让我们倍感秋日的温暖。最最期待的是格致老师的讲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的梦和她的梦一样,我的梦却开了另一朵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是写散文的,以前也读过她的一些文章,知道她是全国骏马奖得主,知道她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对于我这个写诗歌的人来说,对她的到来和讲课,开始还是不感冒的。但是我看到了她那个题目,使我眼前一亮。题目是:《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这样的诗意的题目,使我想到了这节课一定是一节诗情洋溢的课,她不单单在讲散文,可能要讲她的创作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从针的理论入手,说写作是用针去挖井。其实开始我也觉得有些震撼,但是对这也不是很好奇。但是接着她讲了她的生活经历,使我深深地融入了其中。她讲教师职业让我拿起的不是教鞭,而是那根挖井的针,她讲了她的求学经历。她的求学经历,跟我的求学经历如此相似。17岁的时候,我也跟她一样发现了文学,而且痴迷了文学,而且疯了一样地去购买书籍,去阅读书籍,去试图写作。包括她做语文课代表,写作水平有所提升,写的作文变成了范文,这些经历我也曾有过,我也曾深深地陶醉其中。毕业之后,我也走入了乡村的学校,只不过是我走入的是一所中学。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也在试图把自己的兴趣延伸下去,努力地读书、写作,找一些素材。但是我没有像格致老师那样在生活中去发现文学这缕光,让它光芒万丈,让它异彩纷呈,这可能也是我所遗憾的地方。格致老师写的《红方块》里的那个蘑菇头的孩子,似乎我也教过,那个校长去剪掉头发的那个情节,似乎我也经历过,校长的不分性别的衣服,似乎我也见过,所有的这这些场景似乎就在眼前,但格致老师却在生活之中发现了它,把它记录下来,用一种文学样态呈现给我们。而我,选择了努力教书,努力上进,努力挤进学校的管理层,我的梦想真的开了另一朵花。其实一直到现在,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后悔。突然发现,我手里的针还是针,没有变成神通广大的金箍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成为作家的路上,她发现了冲突的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在讲她如何成为作家的时候,讲了她与自我与环境的冲突。首先是我是谁?写作的那个我和生活上那个我是两个人。生活中的我是个混沌的、混乱的、手忙脚乱的、六神无主的自己,而写作能够使人醒察,使人觉醒,这就是最初的创作,致力于画出一幅自画像,致力于认识自我。所以他以自己的作品《替身》、《分身术》等来进行解读。格致老师讲了第二阶段:我在哪里?与环境的冲突。开始写别人,这时候你成为一个旁观者,出乎意外,故能观之。他写了一系列关于乌拉街的散文,编成了20万字的《帮助南瓜》,她的散文里充满了生活,同时,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她的思考,思考事件背后的哲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体现出了一个作家在与环境的冲突中找到的那种文字的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什么是好的文章,好的文章从哪里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用了大段文字来叙述语言的作用,叙述拯救世界,叙述创造世界。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首先你要找到你的语感,语感特别难找。她引用了贾平凹的话,语言,与身体有关,一个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语言就如何,怎么呼吸就怎么说话。语言上讲究节奏,节奏就是气息,气息就是呼吸。你的作品要活,一定要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充满那种小空隙,有了空隙,它才会跳动,就会散发出气息和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说,文学作品就是建筑。他以他的作品《五号鹤》为例。丁力说,五号鹤曾经经历过悲伤,但最后是一个团圆的结局,五号鹤幸福地活着,而作为记者的水田说,五号鹤死了。最后我说丁力是个作家,他充满了想象。他希望这个世界美好,所以他用美好来给五号鹤结局;而水田是个记者,他讲究真实、简洁、明快,所以说他用五号鹤死了来给五号鹤画了个结局,这就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他把这篇散文《五号鹤》用这样的层次让它立体,有立体感。可以看到结构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到意义的时候说,当你通过一件事的表面找到了进入当事的内心通道的时候,文章就有了入乎其内,故能写之。文字表面背后有深意,即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响。”我们要追赶言外之意,但不要真的追上,无限地靠近。不说破,说破就是讲道理,而讲道理就会遭到拒绝,因此堵死了与读者交流的通道。他用《站在50厘米高的凳子上》、《线团儿是个起跑的姿势》,这两篇文章来对意义进行了深刻地诠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到什么是散文的时候,她说,散文是从生活的无话处找话,散文大多写日常,散文,要走神,人在地上,神去了别处,这是散文创作的状态。散文是一种飞翔的艺术,它承载着大地之重,携带着尘土朝天上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深刻体悟:她的生活、她的哲思、她的散文;我的生活、我的哲思、我的诗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是我的学习笔记,记得很散,很像一篇散文,但记得很深刻,很像一篇哲学的思考,哲人的思考。虽然这是一节散文写作的讲座,但是对于我这个写诗歌的人来说,受益匪浅,使我看到了她的生活,她的哲思,她的散文,从而想到了我的生活,我的哲思,我的诗歌。娓娓道来地讲述漫漫人生的求索。可以看到,格致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的作家,她能找到生活中的点,看到生活背后的哲理,用自己的妙笔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写自己的启示,写她心中的那篇散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理论,格致老师说,一个作家不能被理论所框囿,应该大胆创新,用发现美的眼睛、书写美的笔,来写美的生活,来写自己的发现,写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写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写一切的追求和不停步的脚步。所以说,一个作家应该有积极的思考,不受束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还说,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成一个阅读的高手,应该广泛地涉猎,大量地阅读,汲取别人的好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在书中找到理想的种子,升华自己的思想。只有书才能支撑起写作这座大厦,才能使我们写作的作品厚重,耐读,长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讲究一些写作方法,比如说格致老师提到要看破,不写破,不说破,说破了,就是讲道理了,那就没有意思了。只有用意象的东西唤起人心灵深处的那种美好,使大家能够看到文章中的立体的场景,用文字搭建成一座灵魂的丰碑,这样才能体现美,才能抒发美,才能是一篇好的文章。看破不写破不说破,这是写作的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散文都是来自生活,来自生活中的思考,一个小小的点就能勾起格致老师的沉思,她能在思考之中形成美文呈现给大家,这就是一个作家的高妙之处,也能看到一个作家的灵魂的高尚和他们对生活的那种热爱、执着,同样生活给予她们的那种丰厚的回报。谈到生活和经历,格致老师信手拈来,随意可以找一个生活场景,然后说出自己的散文的写作过程。这就是经过多年的积淀,经过多年的思考,经过多年的历练形成的一种文学素养。这种素质会支撑他在文学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看得更清楚,写出更好的散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段时间,我和诗人葛筱强成为好友,经常在网上看到他的诗作,看到了葛筱强的一些写作手法。葛筱强就是用大量的阅读,对生活的感悟积累,运用优美语言来抒情,来创作诗歌的。他的诗性的语言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学习葛筱强这种随意捕捉,随处是诗,信手拈来的创作风格,形成自己的一种写作风格。我也给自己留了作业,每天要写一首小诗,无论这首诗好与不好,都要晒在朋友圈里,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自己随时思考,随时捡拾生活中的美丽贝壳,把它编织成美丽的小诗,给人以美好。这已经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已经坚持一年余,争取继续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像格致老师说的那样,多读一些书还是有好处的。这次省作家协会赠书活动,我也得到了四本书,那就是《泰戈尔诗选》《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培养想象》《诗人的思考》。这几本书我要仔细地去翻阅,去理解书中一些道理,把它写到我的诗歌之中。写诗歌还是要写正能量,写成激发人的情感的东西,不要把一些负面的东西带到诗歌之中,带给别人负面的影响。一定要积极地思考,用积极的语言,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境界,让自己不断地积累完善,锤炼语言,提升境界,达到一种诗歌的完美。语言是需要训练的,只有经过长期的阅读,借鉴别人的美好的表达方式,积极地观察思考,多多练笔,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才能有特色,才能是自己的东西。要想使诗歌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只有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才是正道。意象是需要发现的,只有发现,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去书写,才能达到一种境界。用隐喻、借喻的方式来表达生活,表达所思、所悟、所想,才能形成美好的诗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只有坚持自己的写作路径,坚持自己的思路,坚持自己的写作方式和呈现方式,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格致老师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学习格致老师,怎么看待生活,怎么热爱生活,怎么从生活中找到点,怎么把它形成文章。那么作为写诗歌的人来说,也应该努力地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找到意象,用自己的语言表把它表达出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有特色的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感悟,其实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格致老师真就是一部立体的书,她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慢慢地消化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找到自己。</p> 讲座之美,更是文学之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家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不写作业,不写作业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找理由了,每一次参与活动,或聆听讲座后,便欣欣然,再次投入到五加二、白加黑的忙忙碌碌中。闲暇小憩,回味一下学习的收获,粲然一笑,怡然自得。这次听了格致老师的讲座,忍不住把“共鸣”“共情”之处记上几笔,想让美好留得更久一些,让文学之光更亮,生活更有滋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根针挖一口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听到“一根针挖一口井”的比喻时,我蓦然想起曾经有老师讲“烧开一壶水”,有老师讲“写作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每天都要笔耕不辍,跑够公里数”,有老师讲自己成为诗人一路上留下练笔诗稿数以万计。一位位老师通过不同角度诠释文学之难,难得成功,更难再坚持。格致老师也承认写作之难。她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神力。她层层拨开迷雾,告诉大家,神力在精神和肉体里,要想得到神力就要靠“智慧、美德、思想、历练、天赋、灵感、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用“神力”这一崭新理念,激起听者兴趣悄然叩开每个听者的心扉。有人心如菩提,瞬间明悟;有人心爱世人,处处文章;有人哲思深邃,字字珠玑;也有人天赋自成,倚马可待;也有人灵思如潮,如有神助;还有人遨游书海,乐而不返……。不觉间都仿佛开启了“神力”按钮,拥有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个我看另一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矛盾冲突的说法常见于戏剧、小说创作,格致老师拿来谈散文不仅不违和还自然而然深入人心。做到这一点源于她抓住了关键,更源于她把关键点融入了创作实践,让听众通过她的作品印证她的观点,通过她的成文经历思考自己的生活与创作,瞬间光明由心而发,明亮于眼,看见了自己的“分身”,体验到格致老师对生活细节的捕获,对冲突的理解。每个人与自己,与环境,处处有冲突,处处有故事,处处有素材,角度多了,高度够了,就能更好的省察人生,认识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供我们汲取营养,发现素材的资源——自己和自己身边的环境冲突。更交给我们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审视素材的角度。“我是谁”,让我们跳出自己,细看,再细看,不同场合,不同做派,都说不是逢场作戏,但背后几多故事,几多无奈;再细看,人前人多么阳光灿烂,背后时又藏着几多不为人知的隐忍坚强;每个人跳出,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会发现许多原本注意不到的东西;“我在哪里”冲突就在哪里,工作中,同事间的相处,生活中朋友间交往,家庭中父母、妻子、孩子间的故事,都可细品,细琢磨,都可入文,都可成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个哥领两个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把语言、结构和意义放在一起,让他们排座次,都不会承认自己是小弟,都会说自己无比重要,让听众无法分辨孰轻孰重,只能听他们喋喋不休争执下去,格致老师也没有明确给他们排座次,但还是通过先后排序,泄露出她对语言的重视,她为了保护文章语感曾与编辑大战的故事,展现了她对语言的热爱与坚守;为了说清节奏,她引用了刘亮程的观点理论,在她高度赞誉诚挚的推介下,在场的部分作家悄然上网买下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不经意间她为别人做了广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喜欢她讲结构时的自由随意,“盖房子,四合院大致结构都是相同的;欧式别墅也有共同之处。而文学作品的迷人之处是每一部的结构都不同。也就是写法不同。”结构不同,不等于没有结构,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相应的结构,她讲《扫雪记》中的插叙,讲《五号鹤》的三层楼式复式结构,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讲“意义”时,我最先反应是,这不就是主题先行吗?细听起来却只是相近,更多的是她在创作中的经验与思考。“我们追赶言外之意,但不要真的追上。无限靠近、不说破。说破就是讲道理。而讲道理会遭到拒绝,因此堵死了与读者交流的通道。”这是说散文吗?我仿佛读出了对诗评价与思考,也许好文字都是一样,带着读者去看风景,不说风景有多美好,却让你流连忘返;带着读者走进故事,不去讲春秋大义,却让你为英雄的热血震撼;带者读者奔赴远方,不去谈梦想,却让你沉醉在一路的芬芳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一场“共鸣”“共情”的讲座,将一群如饥似渴的人带进了阳光灿烂的文学世界,感受美好,辨识路径。我在跟进中蓦然一惊,是什么能让格致老师有如此敏锐的感受这个世界,也许可以在讲座中找到无数答案,但真正让我有所悟的是会后,她说的一句话:“在翻越一座座山后,心中还有一潭纯净的湖泊。”是的,应该就是这纯净的湖泊清晰的映出这个世界样貌,荡涤去世间的污浊,留下文学的光辉。</p> 听格致老师讲座有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立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期待格致老师关于散文创作的讲座已经有三年时间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感到非常幸运。2018年开始儿童文学写作以来,一直以散文写作为主,虽然只发表了十余篇儿童散文,但已然觉得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少,每每感觉无从写起,听了格致老师的讲座后,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格致老师回答了写作没有灵感怎么办。“写不出来的时候坚持写,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记不太准,大致是这个意思,确实如此,文思泉涌,下笔有如神助的时候毕竟少之又少,更多时候是因为坚持之后的灵光一闪。所以我还是要像格致老师说的那样,不管怎么样都坚持写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格致老师谈到了没有特别的经历怎么办。“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信息化时代已经几乎不存在所谓的独特经历,我们自以为特别的经历,别人都曾经经历过或者在自媒体上对类似经历有所了解,写作用特别的经历来吸引打动读者已经不可能,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语言的独特性,说得绝对一点,文学最重要的是语言。所以,今后的写作要在语言上、在叙述上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散文也好,小说也好,结构都可以不做提前设计,但是好的文学作品结构大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巧妙的结构设计能让写作变得更轻松,我之前的写作很多时候忽略了结构,结果写得很累,当我稍稍注重一点结构的时候,写作就轻松了一点,听了格致老师的讲座更加确定了结构的重要性,接下的写作我会更加注重结构的按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直觉文学总要表达点什么,也就是要有写作的目的,但是太过刻意地表露写作目的又显得过于功利。格致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写作一定要有目的和意义,但是,最好不要说出来,要留给读者去思考,让读者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要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文学无定法,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新作者来说,格致老师的这一堂散文创作课中讲到的每一个技法,每一条经验都值得我去认真学习、领会和实践。</p> 苦难安闲皆是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格致散文后听讲座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宏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2020年冬季吧,无意中读到我们作协微信群里分享的一篇散文《扫雪记》。第一时间吸引我眼球的是作者的名字——格致。不知作者是取格物致知的略语还是取风格气韵之意,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无论如何,终究是很别致的一个名字。随着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的缓缓滑动,那一行行舒缓灵动的文字便乘着乌拉街后山最新鲜的山风轻轻袭来,清新凉润的气息,撞得我枯涩了半个冬季的慵懒一激灵。反复阅读之后,忍不住在百度搜索框里敲下了格致的名字,跳出来的却是《减法》和《转身》这样两篇读来全程紧张,充满危险气息的大散文。后读《小畅挂秋千》,又是一种别样的闲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来依照我们作协的计划,中途会有几次与格致老师见面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都擦肩而过了。今年9月24日,终于得偿所愿聆听了格致老师一场题为《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从自身工作和写作的经历谈起,分享了她写作的经验和心得,连珠妙语时时点亮安静的会议室,她云淡风轻的语言,风趣的谈吐,甚至让我相信了作家真的有能力用一根针挖成一眼井。格致老师每篇散文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作家该怎样在自我的冲突和与环境的冲突中找到一个点,让郁积于中的情绪和思考得以突破和纾解,并能在这种冲突中始终坚守属于自己的独特,同时与生活中的大多数保持一种平衡。她的散文和讲座很好地证实了散文写日常而不庸常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到散文的语言,格致老师说,我们首先要寻找到一种语感。可是语感怎么来呢?我知道,没有大量的阅读,谈语感是不现实的,同样的,只有阅读而不拿起笔来,阅读将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永远也不可能形成作家自己的语感。只有读、写、观察和思考都累积到一定程度了,把这些日常存储装进你自己散文的容器里,敦一敦,晃一晃,那些原本散乱无章,毫无意义的文字符号,才能各自微笑着找到自己最为安妥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叙述就是非凡的,她的语言是极富诗性和表现力的,像“阳光是鸟,它得有落脚的弯弯的树枝,它不能像蜻蜓那样站在尖尖的竹竿之上。”像“我种的花没有谁不是用力开放的,它们小心翼翼地把色彩包裹住,然后突然展开,这时候花儿想听到一声惊呼……”统观格致老师的散文,我发现他早期的文字偏重于写苦难和危险题材,像《转身》《减法》《西瓜利刃》等;近期散文更多偏重于写生活的闲情逸致,像《扫雪记》《花袭人》《小畅挂秋千》《两只幸福的狗》等;而有些散文又那么目光独到,散发着思辨色彩和理性光辉,像《五号鹤》《分身术》《站在五十厘米高的凳子上》《线团是个起跑的姿势》等等。早期散文节奏致密紧实,近期散文更多了些静水流深的空灵。我想,这些一定都是与她生活的际遇和心灵的境遇相契合的。然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写苦难还是写闲逸,无论是紧致还是舒朗,格致老师的散文都有着它独特的冷静和诗意,都会在那些诗意的文字中呈现给我们更多生活的本真和不同,她又很懂得节制,总能在这些本真渐渐浮出水面之前及时收束住缰绳,不让语言的野马无限制地跑下去,把所有的真相都一览无遗地拉出来,她太懂得留白与飞白,她的文字就是最会呼吸的丹青妙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希望我也能像格致老师一样用心观察,用理性思考,努力找到生活的哲理和平衡,无论生活赠与我们的是坎坷还是平坦,都能够用平常心去面对,并用自己的笔记录成文,让它散发出美妙的诗性光辉。</p> 在冲突中成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香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在生活中最无奈的事可能是明明知道自己该做事情了,却陷在不该做的事情里拔不出来。心理学上管这种症候叫“拖延症”,我知道这个月自己患上了轻度拖延症,这样说很客观,我知道自己能走出来,但不知在哪个节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帝眷顾,在拖延症毫无停止征兆的时候,收到农安作协培训会通知,说是吉林省散文大家格致老师来农安讲座,陷在泥淖里的心为之一振,我预感那个节点快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然,格致老师的一场名为《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的文学讲座,如电光石火般劈开我心中的迷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讲座如话家常,一个一个小故事似在介绍自己,却又都在传授写作经验,句句话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格致老师的文学境界,给我的感觉是:凡有生活处,皆披文学光。在普通人眼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都是格致老师灵感的触发点。两只不上绳索的狗,一片香气袭人的花儿,一件挂秋千的小事儿,甚至一个各执一词的分歧,都能在她的哲思妙想中升华为美文,艳羡其灵性的同时,又为她的作家式的悲天悯人所折服。她会为她会为保护一个男孩漂亮的头发与校长阳奉阴违,为一只狗的自由和邻居吵架,为劳动妇女的艰辛而反省自我,这让我感受到一位作家的高尚人格修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写作,格致老师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如:作家手里的笔就是一根针,你要有本事让一根针变成一把铁锹,就如同孙悟空有本事让绣花针变成金箍棒。这一观点给我深刻启迪。然而,击中我心灵的是格致老师的另外一个观点,她说:“作家是在与自我、与环境的不断冲突中成为一名作家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的,拖延是暂时的,是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人遭遇了自我惰性和外部环境的诱惑,冲破惰性、冲破物质生活的诱惑,我就会前进,并且,会因为一段时间的懈怠而愧疚,因愧疚而弥补,因弥补而奋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当松懈了的神经再度绷紧时,潜能或许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用格致老师的道理解释自己的怠惰,化腐朽为神奇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物欲时时刻刻存在,看看格致老师朴素的外表,再看看自己以研究审美为借口的各种浪费,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人总是在奢靡中堕落,忘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种心里明白,行动迟缓的矛盾冲突,需要一股外在的推力,让精神力量战胜物欲,对华美服饰、对精美珠宝的占有欲。凡是成为作家的人,一定都是战胜物欲的人,有限的精力禁不起瓜分,有限的精力只有专注一事方可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环境与目标的矛盾冲突也很激烈,如果不激发出战胜周围不利环境的潜能,也很难将“一根针”变成一把挖井的铁锹,更谈不上孙悟空的金箍棒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矛盾冲突往往激发出更大的潜能,正确看待自我的内在矛盾和内外矛盾,让自己在冲突中不断成长,螺旋式向上也是向上,只要不放弃。</p> 让我也插上翅膀和你一起飞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志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的悄然相遇让我与你相逢,虽你未看我一眼,但我却把你融入血液。看到你的眼神,温柔且溢满阳光,柔柔的温暖着幼小的我;听了你的讲座,我如沐春风,你的语言洒脱如草原的骏马,自由地奔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觅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也曾试图去寻觅,然而却依旧茫然。当听到大作家格致老师谈到,她也曾是一名教师,“教师职业让我拿起的不是教鞭而是那根挖井的针”,她说。聆听着她讲自己的创作生涯,回想着自己的风雨历程,似乎把自己融入了她的作品《红方块》,思绪被再次拉进校园,拉近那个带着光圈的男孩,更看到一个阳光又有个性的乡村女教师。渐渐地我的思绪也飘向远方,忆起19岁的我,刚迈进校园,走进课堂,面对比我高的大男孩,一群顽固又任性的野丫头,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如何降服那群娃的……顿时心里痒痒的,不禁勾起我写作的欲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成为我笔下的“红方块”吧。格致老师谈到:“我得一锹一锹挖,一针一针地挖”,她用智慧、美德、思想、历练、天赋、灵感、阅读……把手中绣花针变大,最后变成挖掘机,将这盏文学之灯越擦越亮,更诠释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关于文学创作的著名比喻:写作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冲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b>冲突=对抗+障碍。格致老师讲她在与自我和环境的不断冲突中成为一个作家。我是谁?与自己冲突。作品《分身术》讲述了三个“我”,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还有一个在文字里。文章用自我提心吊胆地活着这样的身心障碍,再到“如果地上的这个我死了,天上的那个、汉字里的那个还没死,那就等于我没死,或者没能完全彻底地死去。——那么我死亡的过程就会拉长……”的对抗,看似在讲故事的她,却让身为读者的我找到了作者笔下和自身的冲突,更让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她每天靠写文章供养另一个自己活着,它是她的替身,用文字喂养。”她把自己融入文学,人文合一,可称为半神。我的思绪也再次被升华,当你能用你手中的笔给予每个读者一份感悟,一个灵感,哪怕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也定会诠释你活着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哪里?(与环境冲突)《花袭人》《小畅挂秋千》,从格致老师笔下的主人公小琴爱花,但不看花,从小琴忙碌的身影到我种花的闲适,都展现了环境的冲突,同时也起到强化人物性格的作用。作为读者的我,冲突让我产生了满满的期待感,让我有了强烈的追剧感。再谈《小畅挂秋千》,从小畅给作者挂秋千到小畅媳妇荡秋千再到小畅媳妇谈回家也挂秋千,作者自己的心理斗争就是一种典型的冲突用法,不仅仅推动了故事情节,更在结尾处“我一直惦记小畅家的秋千……会不会有小畅家的邻居,看见了小畅家的秋千,觉得好,也在自己家院子里挂上秋千。”当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也随着秋千荡了很远很远……这个十·一我也要回乡挂秋千,我也要叫上母亲,一起荡秋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得那天格致老师还讲了很多,我的心随着格致老师的文字飞了很远很远,有疑问、有回忆、有追逐、有向往……还有一份对格致老师的崇拜,真想插上翅膀,追随格致老师一起飞,我相信我也会慢慢长出羽翼,去觅寻那个文字里面的我,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p> 自            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培训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立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以文学爱好者之名反思自己,思想深处波涛澎湃,但落到笔尖却无从谈起。冥思中更多的是审视自己,审视来时的我、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以及将要行进的方向,于是想和公元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对话,想从他的哲学命题里找到人生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是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得从不同时期说起,从每一个定位之初寻找答案,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是谁”,但每一次启航似乎都要默默问自己,也必须在心灵深处找到自己。我其实不仅仅只有一个我,在家庭里我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在工作中我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是培养年轻力量克难攻艰的中层领导,当然这是从角色定位来讲的;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安于现状、随遇而安的凡人,喜欢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做些正能量的事,有时会因急难愁盼的琐事和无力改变生活窘境心情不悦,有时会因聚散离分的不确定而伤悲,有时也会因公平正义友善得不到伸张而愤慨,当然这是从自我主观意识判断来讲的;更重要的,我有三个生命,这是听了格致老师讲座才领悟的:一个是每日三餐、生老病死肉体的我,一个是追求本真、创造文字脱俗的我,一个是脱离肉体、思想照人想要超越的我,当然这是从价值认同的角度来讲的。我非我,我亦我,最终我将无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生存在现实空间,很多时候习惯于环境,久而久之便适应性地惯性生活,很少跳出来思考所生活的环境是否尽善尽美,或是用何种方式让自己活得更有诗意,这在格致老师《花袭人》《小畅挂秋千》等作品中品尝到美的生活方式一直都在,只是缺少发现和引导,让本来枯燥的日子或者说是墨守成规的生活增添些诗情画意。我在城镇生活,肉体和灵魂都在这里,每天上班下班,还有必不可少的柴米油盐,似乎平淡而规律的生活造就适应了我这个人,虽早已“入乎其内”,却没有用心记录走过的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我便在日升日落、日复一日中安然老去。我只在我所生活的场所打转转,此时我的思绪也只在这里。充其量有时候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品评一下别人的生活,那些别人也在我所生活的圈子或是熟悉的领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要到哪里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生活中的我渐渐变老,而那个想要用文字叙述美好生活的我正在成长,又或许肉体死去的某些年,有些东西还可能被记得,那将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因此,我可能从现在,不,已经开始审视人生,并不断尝试置身事外,把我所观察到的、想到的以及通过阅读交流从早已学会记录生活、感悟人生的众多老师那里学到的逐步融入我的文字,汇聚并完善我的思想。那么,我才会感觉我所在的时间与空间越发生动,即便我的光照亮不了芸芸众生,至少可以改变我的环境,如果能让周围的人或者再大一点的范围的人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哪怕是一小步,那便是我的价值。我可能达不到纯粹的人的标准,但灵魂深处的我时常叩问肉体的我,扎根土地,但目光要向着远方。</p> 烟火里的趣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格致老师讲座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树霓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烟,呛人。火,炙人。2022年9月24日9点零分之前,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可是,10点40分之后的某一刻,我突然就不那么认为了。这一时间段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位名叫格致的著名作家,用它亲切、温厚的声音将那由一百分钟构筑起来的时空注满光亮!从这一时空中走出再看烟火时,烟便不是烟,火便不是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烟从地面或从距离地面不远的低处升入高空,可以装扮成云;火在黑夜里闪烁,可以冒充天上落下来的星星。于是,烟和火仿佛开了花,结了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谢了,果熟了,种子开始萌发。世界上每一类种子,长出的秧苗大致都是一样的。然而,烟和火却不同。它们的每一粒种子,长出的秧苗都不一样。高矮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根、茎、叶的形状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的种子长出的可能是草,有的可能是花,有的可能是树……这可乐坏了烟和火。它们张罗着给孩子们取名字。烟花,烟波,烟云……火炬,火光,火苗……想破了头,怎么也离不开烟和火,没劲。这么与众不同的孩子,名字可不能随便乱叫。无耐,只好去请一支能挖井的笔来取。听说,那支笔很神奇,它取的名字,任谁听过都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烟和火的孩子取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烟和火挑剔得很,重名不行,拗口不行,俗气不行,笔画繁复难写也不行……笔知道烟和火的秉性,决定下一番苦功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笔一出生,就听人讲过这句话,说的是古人锔盘碗等瓷器的一种修复工艺,瓷器烧制后质地脆硬,想在上面打眼钻孔,唯有金刚石钻头才可以。那么,也就是说,金刚钻是穿过脆硬瓷器的唯一利器,非它莫属。笔觉得,这和挖井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候,锔瓷人手工打磨一个金钢钻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且要天天磨。好几百个日日夜夜,打磨一件工具,多漫长啊。然而,那毕竟是一件可以供养人一生的家什,值得!现代人利用机器打磨,把时间浓缩在科学技术和齿轮转数里,快是快,可就是觉得缺了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数个夜晚,笔对着月光,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古法。毕竟,让每一粒碎屑从指缝间飘落,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磨好了“金刚钻”,就跑去看烟和火。要给它们的孩子取名字,不研究家族基因可不行。烟是从什么地方升起来的?烟囱?柴草?人的鼻孔?……火是由什么变成的?木柴?煤碳?汽油?……烟在空中飘时是什么形状?像彩带?像巨龙?像乌云?……熊熊燃烧着的火是哪种红色?腥红?橘红?绯红?……看够了,笔就开始挖井,一口又一口。每一口井就是一个名字。于是,烟和火的孩子们都有了让人过耳不忘的名字。细品每一个名字,都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烟和火老了的时候,便忘记自己是谁,连孩子们的名字也一块儿忘掉了。不过,每一口挖过的井,笔都记得。</p> 认识格致也认识了自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孙迎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识格致老师,是主席团不断推送格致老师的文章,是一个名字和一大段一大段文字,名字有格别致,文字肯定也是美好的,但又一样是与我无关的,这源于我自身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看文字了,因为我的头就像被套上一个紧紧的箍,越是看东西、想事情,箍就套得越紧,若有若无的疼痛就像一道屏障一样阻隔着我与周围外界的交往。我被虚度光阴中的光阴层层包裹着,孤独而无望。那天当我病怏怏地爬上进修六楼,当我和迟子、宏宇言说我的病情时,格致老师,就那么轻轻盈盈地飘到我的面前,是的,格致老师来时,就像仙女下凡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格致老师”由一个名字具象化为一个柔软的女性,热情,智性,温柔又不失锋利,平常无奇却又变化多端。格致老师的辅导主题是《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相比于文学,我更感兴趣的是格致老师本人的这道光,就像一道闪电,击破了我头顶沉闷的天空,让积郁已久的情绪似乎有了行云布雨的走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说,她的快乐教育理念与传统僵化教育理念的冲突,于是她逃离了教育。而我已经在这种冲突中举步维艰了二十五年。尤其近期的“课后托管”更让我觉得自己就是扼杀孩子快乐的帮凶,在选择参加托管和放弃托管之间,我和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一样选择了参加托管,因为我表面上还是身体健康、年轻力壮的一族,因为我的家庭条件还不至于让我可以视金钱如粪土(参加托管是可以拿到一点“托管费”的,而且这收入是那么的正大光明),最主要的是因为,我还没有勇气面对这样一个愈演愈烈的教育大形势说“不”,即便说了,也不过是牢骚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豆包突然间就不能午睡了,每天都要眼巴巴地在教室里坐到下午五时半才能“刑满释放”,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看着高三的女儿每天凌晨入睡凌晨起床的情形,我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是在煎熬。我回忆着《窗边的小豆豆》中黑柳彻子那童话王国一样的“巴学园”,那是八、九十年前的日本教育,也是我渴望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理想中的教育。面对困境,格致老师手起刀落,快刀斩乱麻,她在参加工作四年后就选择了放弃教育,而我依然在教育队伍中伪善地活着,就像一滴水决定不了大海的方向,但一定要承担大海的悲哀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是仙女,这不仅源于她来到我面前的方式,更是因为她有着变化多端的手段。她可以把自己分身为三个格致,天上的,人间的,文字中的。而此前的我只有一个我,一个在人间烟火中摸爬滚打的我,一个饱受人间疾苦却又说不清苦从何来的我。认识了格致老师后,我突然觉得我也不再是唯一的一个我,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一个超越了凡间的我,一个可能生活在“乌喇街”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但一定是田园生活中的我,一个种树养花的我,一个听鸟牧鹅的我,一个和土地滴血认亲后的我,对,我就应该是那样的啊,绝不单单是眼前这个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在生活中满面羞赧、在文字中两厢嫌弃的我啊。人,是要学会“分身”的,即便你不是神仙,也要学会认清自己,解放自己。在你的灵魂深处一定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你。我们要放养那个原生态的自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也要种花养鱼,在嘈杂琐碎的凡俗中也别忘了烹茶洗砚。我们在用肉体凡胎做着俗事,供养着灵魂深处那个听风赏月的自己。过于忙碌亦或过于麻木了,你就只剩下一半的自己活着,所以无味,所以矛盾,所以和生活就这么别扭着,冲突着,对峙不下。格致老师让我找到了化解矛盾的方式,我要寻找另一个自己,让两个我都要好好活着,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时,还有一个我在田间地头吹着风,看着漫山遍野的小雏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意相通了,文字就相通了,这几天以来我把立山老师推送的格致老师的文字都看了一遍,屏障就那么神奇地消除了,看格致老师的文字就如同她在和你交谈一般,文字被她施予了魔咒,入眼入心,激发了我对词语,段落,以及赋予其中的情愫的热爱,格致老师就那么自自然然地写,我就这么随心随意地读。以后,我不会再苦心孤诣地选词造句,患得患失;不会再把自己隔离于文字与世俗之外。爱文字时就好好爱她,做俗事时就全心全意去做,投入其中,不再人为地制造夹层,想说什么就说几句,像格致老师说的那样,说不定就会有喜欢的文字流淌出来呢。即便没有喜欢的,起码情绪也有了宣泄的出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识格致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累积久了的郁结不会一下就击散,但格致老师让我学会了为自己把脉,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p> 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郭光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见格致老师,觉知性温柔衣带暖意,从身边走过,如一缕春风拂面即入心,亲近可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格致老师讲人生履历,感祖本皇族苗裔,前世今生花姐临凡,天资禀赋超凡脱俗,德高品贵,心游万仞,不畏权势,乐观豁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格致老师写作经验,叙述语言精致入微,文章结构如环相扣,如线索珠,语言平实朴素,言浅意深。在追求完美的内心思想驱使下,文学与生活,两花并蒂。有蔬果的香甜,也有悠闲的秋千;有田园风光的美好,更有精神世界的花园。</p> 追随那束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格致老师培训课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安中心校 于福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幸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暨第九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更有幸的是,听到了我省著名女作家格致老师的讲座《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我恨不得自己的脑袋是复读机,漏掉一个字对我都是缺憾。格致老师轻松、愉悦、幽默的语言,如日初升,明亮中充盈着坚毅大胆;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如日当空,不惧不畏;敏锐的思维如日西落,温暖且深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在讲她的教师生涯时,我的反应较为迟缓平静。当她讲到自己在于自我和环境的不断冲突中成为一个作家,尤其是她说自己,我是谁?说到自己是双子座时,我的神经立刻被撞击到了。因为我也是双子座,在星座解读中,双子座的人是具有双重性格的。我很想听一听,作为作家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现在想来,格致老师的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两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贴近心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在讲述我是谁(也就是与自己中突时)说,生活中的你是浑沌的自己,写作的你是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自己。她说她更喜欢写作时的自己。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这样的,只是大家都在用不同的万式饰演这两角色。喜欢文字的人,会用文字诠释这样的自己,喜欢歌唱的人会用歌声演绎这样的自己。正如自落梅在《戏子人生》中说到“纵算是戏子,也可以把别人的故事演绎到淋漓尽致,演到地老天荒。卸下浓妆,换回布衣,可以做从容的自己。在人生这座大舞台,我们都是戏子,不虚伪不浮华,只为了配合生活这出喧嚣浩大的戏。无论今生今世,我们是不是注定要做一个戏子,只要不丢失本真的白我,又何必计较,曾经在谁的故事里来来去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话直抵内心深处,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我喜欢文字,我认为文字是有灵魂的,是灵动的。我喜欢在忙碌了一天的琐事后,去和它们对话。用自己的方式和它们接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三年前,应约参加了《北京科普教育促进会》举办的全国《生命教育》朗读比赛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的签约公益朗读者每周要完成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整本书的诵读。十八万多字,每周完成三千字左右的诵读。白天太吵只能晚上九点以后录制。一个人两部手机,一部播放音乐用来配乐,一部用来录制。三千字想要一次性录得无瑕疵,其实挺不容易的。要先快速扫读,不认识叫不准的字要标准好拼音。长的句子要找好断句换气点,即便是这样也很难一次完成。记得有一次,录了十一次才完成。不断的有电话进来,楼道里邻居们上下楼打招呼说笑声,导致录了十一次才完成。现在想来,用格致老师的话说,那时的我,才是真的我。只为喜欢,才热爱,无视于别人怎么看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贴近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饭时,儿子问我作业完成了吗?我说内心汹涌澎湃,可就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儿子问我打算从哪方面写,我告诉儿子格致老师的讲座能贴近心灵贴近生活。儿子问我两者之间的区别,我忽生一念,想看看十六岁的他对此怎么看,故一脸茫然的看着他。儿子说贴近心灵和贴近生活的区别在于,首先要分开你的内心和你的生活。你的生活理应是内你的来决定的,但现实往往会和你的内心不同,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与你的内心背道而驰,就像你的梦想和你所面对的现实,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是一样的。你的梦想是你的内心,你的现实才是你的生活。你可以没有梦想,但你不能没有生活。这样一说,让我更明白,为什么只看了格致老师《分身术》中的一段就那么喜欢。在格致老师的文章中,在她的讲座中,她用内心的自己去大胆真实的描述生活中的自己。她写《红方块》、《阳光下的囚犯》,两次违背领导意愿,用母性的视角观察洞穿整个世界,从而得到另一种体验。在《减法》一文中,具体的描述了从开始的27人减到最后一人。从学校到家的距离做减法,用父亲的政治角色去处理问题的方式。包括《有个女孩叫小仙》,都不难看出,格致老师独特的着眼点来源于她多年生活经验中积淀的思想特质,给人相见恨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写文字也好,阅读文字也罢,都是在与自己对话、与高人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书写、阅读,不见得能让你在俗世中获得功成名就,但可以让你内心更加平静,对事业更加笃定,对梦想更加笃定,对家庭更有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梦想也许遥遥无期,那又怎样?只要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追随那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p> 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吕洋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听了格致老师《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的散文讲座,我的收获颇多。格致老师用平凡真实的案例和诙谐的语言告诉我们文学创作并不难,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处处体会,题材就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讲座从一句名言开始:写作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这句话是引用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关于文学创作的名言。如果写作的工具是根针,那么作品就是那口井,我们手里只有一根针,用这根针去挖一口井,可见写作之路是如此的艰辛。我们需要把那根针注入力量,方能挖出自己的那口井,打出清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刻我们应该深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职业让我拿起的是教鞭,还是那根挖井的针?我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而感到很欣慰,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本身能给人带来满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喜欢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著名的比喻:“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就是:工业是按规定的标准和工序,将原材料制造成产品;农业却是将种子播到地里,给它充分合适的条件(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教育的性质确实类似与农业。我们如果把学生看成是种子,把我们所做的种种教育工作看成是给种子提供各种生长条件,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充满了魅力的。尤其是当看到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会给我们这些“农夫”带来莫大的喜悦。如,当一届学生毕业时评你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当学生写出了不错的论文发表还获了奖;或者是他评上教授了,第一时间来告诉你;或者他带着女友来说是“让老师给瞧瞧”……所有这一切感受,不做教师就很难体会到。所以,教师是一个会带给人收获喜悦的职业,因为学生是毫不吝啬的,就像种子不会辜负辛勤的农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文学作品:和小琴的故事,小畅挂秋千,两只幸福的狗......,每一件作品的取材都是那么的普通,而格致老师将这些小事注入了文学的血液,作品变得优美细致。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符合生活逻辑,对事物了解,再加上一定创造,只要这样,写作才会事半功倍。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话一点也不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学创作要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有意义。任何事情都是因为有意义才值得去做,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格致老师的作品新颖,深刻,让人感动,我想这应该就是写作成功吧。</p> 格致老师文学讲座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安县三盛玉镇中心小学 王凌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聆听格致老师的文学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说:写作之难就像“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而我手中的一直是一根针。我读过的书不多、更没有写过什么像样的文章,但是很多时候又想写点什么。今天听了格致老师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写作,其实在我的从教生涯中也有很多难忘并值得记录的故事,但总也不能及时的记录,更不要说写成美文了。而格致老师几个文学作品的分享,让我切实感受到,生活即美文、美文即生活。我们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体会感悟,捕捉写作素材。格致老师的文章特别有感染力,能将我们也带到那时、那景、那段故事。在讲到《红方块》这篇作品的时候我流泪了,我心疼那个被剪成光头的孩子,也能体会格致老师当时的心情。在说《扫雪记》的时候我仿佛也在那个院子里,随着文字的脚步欣赏着雪地里关于脚印的故事,不敢向前迈上一步。文字的魅力便是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学作品是建筑,构建它的词语、句子、修辞等没有一个不需要斟酌、学习、选用最适合的进行组合。是格致老师让我认识了散文、体会到了散文的魅力,也让我对写作有了信心和方向。这次的培训受益良多,不是只言片就能表达我的所有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荣幸能成为《农安教育》兼职编辑的一员,我会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希望我手中的针早日茁壮成长为挖井最好的工具。</p> 铁杵磨成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闫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你不小心错过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一件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伤心、懊恼、抱怨、遗憾还是愤怒?如果你在精心准备、满心期待一项期盼已久的活动时被告知,“亲,你得了腮腺炎,只有明天空腹抽血化验才能知道是否属于传染性的”时,我想,你的心情会如现在的我一样,“惊讶”在哪里,一动不动。也许你会说,心情根本就不能用“惊讶”来形容,是的,我承认,但似乎我无法找到比它更准确的词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玩笑吧!三十多岁还得腮腺炎!虽然我的腮帮子真的疼得我连嘴都张不开了,右脸肿得老高还泛着油亮亮的光,我却还是认为这是误诊。戴上口罩回到家里,和家人商量应对的办法,答案很一致,明天去医院化验,于是,我以极度荒唐的病因完美地错过了我成为《农安教育》编兼职辑后的第一场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的同事们、同行们身在培训现场的时候,我正坐在医院的抽血窗口,抽血、化验、等待结果。几个小时后,培训会也差不多结束了,我拿到了自己的化验结果,松了口气。“不具传染性”,但失落感却一下子压了过来,我终究是错过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起手机,看到早上在微信中发给袁淑娟老师的信息,泪水很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曾经,那个自信向上的自己在两年多的带娃的消磨中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还好,下午忙完培训活动的袁老师贴心的告诉我,她会把培训的资料发到群里,并安慰我,“以后还会有机会的”。我如得了灵丹妙药般,一下子精神了不少,更是眼巴巴地盯着群里的消息,生怕自己错过了。第二天,《扫雪记》、《格致讲稿提纲》、《线团是个起跑的姿势》……一篇篇文章跳进群消息界面,我欣喜若狂,抱着手机靠在床头一篇篇地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借用土耳其作家帕默克的话把写作比喻成是在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勾出了我的好奇心。看完讲稿我躺在床上,回想着曾经的自己也拥有过那根针,只是我的神力很微弱,无法让它幻化成挖井的挖掘机,所以那时,我只能用它挖一些小一点的坑,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点缀自己的生活。可是,不知何时,我手中的针不见了,变成了奶瓶、尿不湿,变成了抹布、洗衣液。而我,也变成了母亲、妻子、儿媳,却再也找不到“自己”。大家常常把母亲这个词冠以“伟大的”前缀,所以,当你成为一名母亲后,自我牺牲便成了理所应当。然而,格致老师却告诉我,应该在自我和环境的不断冲突中成为一个作家。格致老师一直都在追寻和改变,从师范、中专、乡村教师到公务员,作家这个身份一步步化茧成蝶,最终拥抱着自己写作的春天,这其中每一种转变都在偶然与必然的化学反应中升华。其实从开始报名《农安教育》兼职编辑开始我便想寻回手中的那根针,虽然现在它也许比铁杵还要笨拙,连小坑也无法挖出。但是,相比于土耳其作家帕默克的比喻,在中国也有一个关于针的故事。千百年前的李白在磨针老人的指引下觉悟了自己,幻化成一代诗仙,飘逸了整个盛唐,沉醉了千年文化。我想,成为《农安教育》兼职编辑便是我的机缘,培训、校稿、研讨便是一次次磨针的历练,也许经过多年的打磨它连之前的小坑都无法挖出,但心中的花早已在磨砺中摇曳在走过的路旁。</p> 文学,不仅是热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长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月文学社”成立三天,我异常欣慰,更多的是一种鼓舞。这份鼓舞来自志同道合者的信任,更有孩子们的执着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9月28日,搭乘教育局课后服务的便车,学校领导几经商讨、调研,对如何开展社团活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下,决定依托我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成立三个文学类的社团,小诗人社团是其中之一。但社团具体的负责人还未敲定。有些人比较了解我,平日子,每逢得闲,我总爱爬爬格子,码码文字,又从事过“作协小作家”的宣传工作,此后加入了农安作协,所以理所当然地推荐我承担组织社团活动的重任。说是组织,其实就是主讲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起初,我有压力,毕竟,散文尚可,写诗我不擅长,偶然刊发的文章说来已是两年前,都是散文。在作协两年,虽多蒙各方面提携,偶尔写一写文章,可稍觉能悦人眼目者,寥寥几语,不值一提,目今提起,仍觉面红耳热。加之平时的班主任工作,纷繁芜杂,除开门儿一小天儿的教学之外,很难静下心来醉心于我的文学创作,因此,一二年里,竟再无文章见于纸端,如今,却突然挑起这样一副担子,并且是引领一群孩子的诗歌创作,我并没有多大把握,时而担心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时而怕误了学生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幸运地是,恰恰在这纠结的关头,在“中国作协文学志愿服务会”上,我和众多热爱文学的人一道,遇到了国家级作家——格致老师。一个上午,两个半小时的学习,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之路,寸步不离的坚持,生怕错过了字句的讲座,我深深地体会出一句话:文学不单是一份热爱,更是一份坚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大概五岁的时候,我就翘着脚、仰起头,站在我家北炕的西北角儿,看着比我高出几头的墙上,有一幅画,画上有一个身着盛装,手托果盘的仙子,身边还跟了一位个子与年龄都与我相仿的孩子,面色红润,颜色鲜艳,活灵活现,后来,从妈妈的口中知道了,那画儿叫“年画儿”,边上的几个字,是它的名字,叫“麻姑献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身外还有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那年月,家家户户的光景不太好,吃饱穿暖都是问题,所以“贴年画”成了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慰藉,特别普遍。由此,等能够东邻西舍地闲逛的时候,我常常是进了人家的门,还没等到叔叔大伯招呼完毕,就直奔贴着年画的墙,一探究竟,这也成了我的文学启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了小学,些许识得几个字了,从邻家哥哥、姐姐那里,渐渐接触到了连环画,什么《岳飞传》《西游记》《瓦岗寨》《三国演义》《烈火金刚》……,远远近近,长长短短,图文并茂,及大地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虽然我那时人常常把“乍”念成“仁”,把“稼轩”说成“驾辕”,并且书籍匮乏,其他的书,只有《故事会》《农村生产科学实验》《人民日报》一类,但只要目之所及有书,就一定拿来痛读一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的时候,学校离家路途遥远,课业重,每日徒步早出晚归,对于读书,开始没有了概念,但语文课一直是我最喜欢上的,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周立波的《分马》、都德的《最后一课》、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至今印象深刻。初三的日子比较昏暗,即使时间紧迫,我还是在中考前后的两个月间,借阅了金庸老先生《天龙八部》,这也是我唯一读过的武侠小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我的读书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去县城读中师,这时候,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我的世界大了,眼界宽了,知识层面也在不断地更新,在中师的学习生活里,课程门类更倾向于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开始喜欢《红楼梦》《老人与海》《四世同堂》《阿Q正传》《乱世佳人》《雪国》等等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通过反复阅读,细细把玩,我也逐步体验出文学真正的魅力与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坚守对文学的热衷多年,读了不少的书,但我从未想过自己拿起笔来写一写。2019年元宵节,那是一个满天烟花的夜晚,也是我的生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母亲的思念伴随着钟表的“滴答”声,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痛定思痛,孑然间,心中忽而涌起儿时的一些琐碎记忆。回忆总是让人温暖,一幕幕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场景愈发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于是我趁着夜阑人静,提笔记起被尘封了许久的往事,一篇近五千字的散文《故乡的春节》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几经文友推介和作协秘书处的指导斧正,当月发表在了《农安教师》期刊上。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得几乎一夜不曾合眼,从小到大,又人到中年,二十多年的文学坚守,终于开花结果。在对于农安作协的同仁们感激之余,我也蒙生了一种深深的情愫,感受到了一份亲情般的力量,也踏上了与知己同行的文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格致老师所说,“文学的价值究竟在哪儿?在于一种力量,一份坚守,在于我们从中可以找到本来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这些,让我体会更深的是,文学创作是一份事业,这份事业终于延伸到了我的教育生涯里,二者很好地结合,意味着它会给我带提升,给孩于们带来快乐,更会丰富他们的世界,温暖他们的生活;文学创作也是一份坚守,眼中有爱,心中有光,再加上一点执着与信念,就会让文学之路越走越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至今日,小诗人社团已正式定名为“秋月文学社”,“秋”乃成立的季节,“月”总会带给人无限的想象,所以取名“秋月”。在我的倡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趣,乐此不疲,坚持每节课学习诗歌创作,我也在学校里各个班级中有了一批“小文友",我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历练,共同进步,这也许是这些年文学对我相依相守的回馈吧!因为难得,所以我特别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生能够遇上文学、爱上文学,推广文学,足矣。</p> 格物致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格致老师讲座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从接触看图写话算起,我接触文学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文学方面,我虽然没有什么造诣,但还是偶尔读书写作。我最喜欢写作的文体是议论文。可能因为议论文可以直抒胸臆,针砭时弊,所以我写作的目的很多时也是出于发泄。但这样抨击性强的文章往往很难发表,几次投稿失败后,我虽然也会时不时写点东西,但一概不发出去,权当自娱自乐罢了。几种文体中,我最不擅长写的就是散文,我常自嘲说,自己写的散文形散神更散。因为写不好散文,索性就不写了,为此我还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说一些人写的散文是无病呻吟。但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如果写不了散文肯定难成一位真正的作家,就如同肢体残疾的人,终归是不完整的。前几天接到进修兼职编辑群的通知,得知有一场难得的讲座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进修的会场。到场之后,主持人介绍说,格致老师最擅长写散文,通过这次讲座,可以让大家学习到散文写作的很多技巧。听到这我就更加兴奋了,自己的短板终于有机会补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期待的讲座开始了。原来在我心中想象的老辣严肃,不苟言笑的格致老师其实是一位热情慈祥,朴素大方的中年女性。讲座开始之前,格致老师就强调不能说是她给大家上课,这样会给她带来压力,这只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她和大家都是平等的。讲座开始,格致老师先简单介绍下自己。格致老师叫赵艳平,格致是他在政府单位工作后,为了方便自己发表作品起的笔名。格致出自《礼记》中的格物致知这一成语,原意是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一笔名就反映出了格致老师钻研学问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格致老师谈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一句名言,写作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这突出了创作之难。同时也强调了文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一位成功的作家不是靠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获得成功的。格致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事创作时的具体细节,格致老师在搞创作之前会停下手里的其他所有工作,为了让自己找到灵感,会泡上一壶茶,还会不停的抽烟,尽管格致老师平时并不抽烟。如果仍然写不出来东西,会发脾气,会继续在那放下其他所有事情不断的思考,直到灵感的来到。灵感到来了,格致老师创作出了佳作后会欣喜的去做家务去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所有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本来对文学没什么兴趣,在十几岁上中师时被老师重视,并当上了班级的语文课代表,在老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之路。格致老师的母亲有学识但不善于人情世故,格致老师的父亲学历不高但见闻广博颇晓人情世故。格致老师取了父母的优点,智商和情商均很高,从小学到中考,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的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格致老师被分到了乡镇的中心小学,在做教师的几年,格致老师坚持对孩子天性的培养,将学与玩相结合,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对于学校只注重成绩,不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为了方便管理,约束学生的削峰填谷式管理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出了严正抗议。格致老师在与学校错误做法中的种种对抗行为让我深刻领会到,一个好的作家不仅仅要把文章写好,更要为他人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面对强权要敢于说不。接下来格致老师讲了生活中的自己和写作的自己,她说生活中的自己是混沌的、慌乱的;而写作中的自己却是站在高处俯瞰着一切,因此能省察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深入分析了文字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她认为如果现实中的自己先死了,文字中的自己依然活着,这样等于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长;而如果现实中的自己还没死,文字中的自己却先死了,这样自己会十分沮丧。所以格致老师决定要好好写,让文字中的自己活得更长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还分享了她下乡体验生活的一些趣事。格致老师在2015年至2020年间深入农村。期间,她一直致力于去寻找美。她坚信,农民除了在田间地头劳作外,也是懂得欣赏美的。为此,他竭力地去证明自己的推断,虽然失败了很多次,最后终于发现农民其实也是懂得欣赏美并且追求美的。为此,格致老师变得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格致老师又说了一些自己关于写作的经验。怎样寻找灵感,怎样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感。格致老师强调,灵感是可以等的,如果你坚持写作,那么灵感早晚会到来,但如果你八个月不写一次,那灵感就很难到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一段话对我触动最深,她说,“语言首先与身体有关。一个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语言就如何。怎么呼吸,就怎么说话”。“语言上要讲究节奏。节奏就是气息。气息就是呼吸”。我之前有一个观点是看到一个人的文字就要感受到对方就站在你面前对你絮絮叨叨的说着。格致老师的层次明显要比我更高。当我听完格致老师的讲座后再去看她写的散文,明显会感受到,格致老师平时怎么说话,她的文章就会怎么写,真的可以从她的文章里看到每一处停顿和气息的变化,她或沮丧,或兴奋,或悲伤,或喜悦,在文章中都能清晰看到,通过文章甚至还能看到她当时的身体状态,是精神饱满,还是疲惫不堪。格致老师的散文真的已经达到了人和文字彻底相融合的境界了。再说说我,我因为写文章怕出错,怕表述不清,怕让人产生歧义,对文字过于吹毛求疵,很多文字写得十分啰嗦且毫无文采。听完格致老师的讲座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点都是不对的,听完格致老师的课再读读格致老师的散文,很多事情我都释然了。原来写文章和练武侠小说中的独孤九剑一样,写到最后会达到物我两忘,会让人从你的文章中完整的看到你自己。在以后的文学生涯中,我要继续加强对自身的修炼,多看书,多练笔,多总结。同时我要学习格致老师的高尚情操,一个好的作家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我也要像格致老师那样,去寻找美,书写美,去和一切丑恶的事物作斗争。</p> 《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培训感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安县新农乡中心小学 王小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农安作家协会请到了著名作家格致,她为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写作课。这对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来说真是难得的机会,我从头到尾认真听,认真记,思考着,感悟着,收获了很多。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她和我们讲了她的人生经历、写作经历、写作经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引用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写作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这种说法,引发我的思考:“如何激发体内的神力,把那根针注入力量,挖出自己的井,打出清泉?答案是:功夫在诗外,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智慧、美德、思想、历练、天赋、灵感、阅读……你手里的绣花针就会变大,最后变成挖掘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格致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文学之路是怎么开始的,她说,阅读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她喜欢阅读是因为她发现书里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她可以离开让她不满的现实,进入到文学的广阔空间里去飞翔一会儿。这也让我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打开我们的眼界,培养我们的语言功底,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对成功坚定信念。书籍并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移交给我们,而是促使我们内在的东西喷涌出来,也就使我们青春更有活力,更有魅力。三毛说:“我的所得,衣食住行上可以清淡,可书本是不能谈节俭的。我的分分秒秒吝于分给他人,却乐于花费在阅读,这是我的自私和浪费,而且没有解释,不但没有解释,甚至更心安理得”。我很喜欢这句话,这句话道出了她读书的真谛,作为青年的我们,就应该这样。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告诉我们怎么成为一名作家。那就是:在与自我和环境的不断冲突中成为一个作家。第一阶段:我是谁(与自己冲突)写作的那个我和生活中的那个我,是两个人。生活中的我是混沌的、混乱的、手忙脚乱的,是在舞台上不停地表演和歌唱的。而写作的那个我是台下的观众,是旁观者。观众最能发现演员的问题和错误。所以,这个旁观者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着橡皮擦来了,拿着毛巾和香皂来收拾残局来了。旁观者是理智的、沉稳的、沉得住气的、不慌不忙的。旁观者可以让时间倒流,可以随便回放。他把垃圾扔掉,把灰尘擦净。把生活中的自己打扫干净,然后安慰那个生活中无措的、受伤的、六神无主的自己。旁观的自己高于生活中的自己,几乎是个俯瞰的角度——出乎其外,故能高致。故写作能省察人生。第二阶段:我在哪里?(与环境冲突)开始写别人。这时候你成了一个旁观者——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觉得把自己收拾差不多了。自己家打扫完了,开始扫公共空间。这时候终于拉开了与写作对象的距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细致讲解了一些关于写作的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语言叙述拯救世界,叙述创造世界。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 首先,你要找到你的语感。语感特别难把握。它不是你需要它他就来,像你花钱雇来的佣人。语感不一定听你的话。它啥时来,啥时走,都不和你商量。我的办法是等候,恭候。好好的坐在那里,稳住心神。把心打扫干净,等候贵客。你可以喝茶、喝咖啡、抽烟。做一棵稳稳当当的树,你稳了,鸟才会落下来。灵感才会降临。我的第二个办法是拿起笔来先写。开始写得很乱,很没有文学性,但写着写着,那好的句子就突然出现了,好的想法也出现了。好的结构也出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头开始写了。你真正需要的语言和句子,它混在你不需要的句子里,悄悄地来。但它来了我会一下子认出。就像在人群里,一眼认出你最想见的那个人。“语言首先与身体有关。一个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语言就如何。怎么呼吸,就怎么说话。”“语言上要讲究节奏。节奏就是气息。气息就是呼吸。”“你的作品要活,一定要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充满那种小空隙。有了小空隙,它就会跳动,就会散发出气息和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结构文学作品是建筑。用词语、句子、修辞等材料建成。这些建筑材料按照一个什么秩序存在?建独栋别墅还是连体别墅?这是个问题。盖房子,四合院大致结构都是相同的;欧式别墅也有共同之处。而文学作品的迷人之处是每一部的结构都不同。也就是写法不同。“文学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唯一能够把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乱象码放清楚的工具”怎么码放?涉及结构。文无定法,每一部作品有相适应的结构。结构是作品的容器。容器的形状、大小、质地,都因作品的内容而千变万化。当很多写作素材在你脑子里拥挤、打架的时候,如果你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你就会找到治理这些材料的办法。这需要灵机一动、需要经验和智慧。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格致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散文的写法。她说,散文是从生活的无话处找话。从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散文是沉淀的人心,是完成了又被重新说起的故事。它没头没尾,但自足自在。 散文大多写日常。而日常已经被人说尽。日常被人说尽处,才是散文第一句开始的地方。散文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在所有语言的尽头,找到你要说的一句话。散文要走神,人在地上,神去了别处,这是散文创作的状态。散文对着虚空说话,对着天说话,对着不存在说话……散文是一种飞翔的艺术,它承载大地之重,携带尘土朝天上飞。从琐碎平常的生活入笔,三言两语,语言便抬起头来,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说。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成为一名作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地阅读和不断地写作练习。培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大家都没有听够。培训虽已结束,但是格致老师的话犹在耳畔,她为我这个有着文学梦想的人内心深处播下了一粒文学的种子。我会不断努力,多读、多写、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相信这粒种子终会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感谢农安县作家协会组织此次培训,感谢格致老师全心投入的授课!</p> 格致之光,照进心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家小学 李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幸运参加了著名作家格致的讲座《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收获与感悟颇多,又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格致老师的讲座中,给我最有冲击力的是格致老师的语言与想像。我为此深深折服。格致老师说,叙述拯救世界,叙述创造世界,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一件平常的小事,在格致老师的笔下,变得非同寻常。那充满气息和味道的语言,那让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让人瞬间深陷其中,不由自主地就想跟着文字去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格致老师节选的《小仙和乌云赛跑》中的一段:“那些缓缓飘来的乌云是村子里所有被暴晒的蔬菜喊来的。它们本来就不愿意被晒干,被晒干的过程是很疼的……它们的哭声很小,小到赵小仙都听不到……但是它们的哭声汇集在一起,就被天上的乌云听到了……”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清新扑面而来。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经常被用到,但这么独特的想象却是第一次看到。我也可以写出这件事,但却写不出“蔬菜哭了”,“蔬菜的哭声吸引了善良、心软的乌云”,想象不到雨还可以这么写。同样是文字,但非凡的叙述,却让文章熠熠生辉。这样的语言与创造,绝对是不断积累的收获,是每一次练笔的成果。所以我们要拿起笔来写,不论有没有文学性,都要坚持写。好的句子,好的想法就在写的过程中不断酝酿,不断生根发芽,最后开出惊人的语言之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格致老师的散文不难发现,她写的很多都是身边的小事,日常琐事。但是我就写不出,写不好。这也是困惑我很久的一个问题。听了讲座,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不够细心,不懂得深入思考。散文是从生活的无话处找话,是从被人说尽的日常写起。对待生活,要有一双发现并热爱的眼睛,要看透事物的本质,感受内心的真实。日常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素材,而我们往往只是一眼带过,没有静下心来去寻找平凡中的一丝伟大,粗粝中的一帧细腻,喧嚣中的一抹安宁。从琐碎生活入手,也许三言两语,便可让语言抬头,把地上的事说到天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学的光可以照亮生活,点燃希望。而格致老师的写作之光,犹如朝阳,照进我的心田,那是我的散文梦开始的地方。</p> 《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培训心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岗镇中心小学 杨越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上午有幸聆听了著名作家格致老师的讲座,名为《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此次学习,让我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尤其是当她讲到“第一阶段:我是谁(与自己冲突)”这一部分,让我感到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提到:“写作的那个我和生活中的那个我,是两个人。生活中的我是混沌的、混乱的、手忙脚乱的,是在舞台上不停地表演和歌唱的。而写作的那个我是台下的观众,是旁观者。观众最能发现演员的问题和错误。所以,这个旁观者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着橡皮擦来了,拿着毛巾和香皂来收拾残局来了。旁观者是理智的、沉稳的、沉得住气的、不慌不忙的。旁观者可以让时间倒流,可以随便回放。他把垃圾扔掉,把灰尘擦净。把生活中的自己打扫干净,然后安慰那个生活中无措的、受伤的、六神无主的自己。旁观的自己高于生活中的自己,几乎是个俯瞰的角度——出乎其外,故能高致。故写作能省察人生。”还有她在《分身术》中说:“我每天靠写文章供养格致活着。她是我的替身,用文字喂养。我越来越觉得格致存在有意义了。我整天为她着想,为她提心吊胆。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如果我每天只擦桌子、扫地、打电话,而没有这个秘密的、鬼鬼祟祟的事情做,我就感到活着没有多少意思了。”是啊,我爱上文学的原因不也是因为它能够表达另外一个我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文学的故事,大概要从二十年前说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我读小学三年级,新学校的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我心想:作文?什么是作文?我只知道课文。虽然没听见老师讲授如何写作文的那节课,但我的自尊心不允许第二天我不交作业。于是,我放学回家拿了钱骑上自行车,飞奔到书店,千挑万选了一本名为《好词好句好段》作文工具书。我的第一篇作文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片段东拼西凑起来的,竟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就激发了我写作文的兴趣,久而久之,我已经可以脱离那本书,独立写作文了,还在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慢慢地,用文字记录生活带给我的快乐已经不仅仅是奖状、老师的表扬,而是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写作,它就像是我忠诚的朋友,我们彼此信任,可以互诉衷肠。就这样,我的作文成绩一路高歌,直至大学毕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可能是精力被分散了,可能是我的伙伴变多了,我和写作的关系不再像原来那么亲密,偶尔也会想念她,但是提起笔,却不知道和她寒暄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格致老师,您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为我照亮未来前行的路,而且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想要文学亮照你的生活,你首先需要和书保持亲密关系,你要多读书,常学习充实自己,读书学习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读书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感谢格致老师,您的讲座让我幡然醒悟:文字,本是没有生命的,但我们可以赋予它丰富的情感,让它拥有了如歌的生命和灵性,拥有摄人心魄的感染力……</p> 听格致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雨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感谢编辑部给我们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著名作家格致老师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说说我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讲座有两点我深受感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创作贴近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其大概意思是:没有生活原型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创作者他们的作品都离不开生活,例如陈彦的《西京故事》。《西京故事》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率领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靠打饼度日,为考入西京城名牌大学的一双儿女提供支持,全家人在城市生活中所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爱,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了生活目标,其生活面貌及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过程。陈彦说他在创作《西京故事》时经常到单位对面的劳务市场,还经常深入到周边农民工居住的村子,和农民聊天来了解农民的生活。他说:“写作时,如果你对一个东西不熟悉,下笔的时候就没有游刃有余地感觉;反之,则会下笔如有神,还有可能有神来之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写作素材,处处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只要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激情,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我们手中产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培养语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培养语感呢?那就是勤动笔。勤是好习惯,不论写得好或者写得不好,所有的文字都是花费了精力去写的,就必然会有所思考。勤于写作,也一定会勤于观察,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因为需要给写作积累素材,长此以往,即使没有成功的作品,功夫也一定不会白费。而且勤于动笔,还能逐渐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哪些场景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哪些热点自己追的时候才觉得积累匮乏,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持续的写作,才能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才能有针对性地随时收集写作材料,磨练自己的叙述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对写作有了一些浅薄的认知,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钻研写作,争取像那些优秀的作家一样,用针挖井,用心挖井。</p> 重燃写作之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格致老师讲座《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安县红旗小学 郭丹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9月24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更是有意义的一天。在农安县进修学校和农安县作家协会的组织下,我有幸聆听了格致老师的讲座——让文学之光照亮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讲座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遥不可及的高度,有的只是满满的实在和对后辈浓浓的期望。在讲座中,格致老师回忆了自己与写作的渊源,并将自己宝贵的写作经验倾囊相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谈写作时,格致老师引用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写作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包含了强烈的对比。它真切地展现了写作之路的艰辛,同时它也在告诉我们写作贵在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授了关于写作的问题:一是语言,二是结构,三是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聆听格致老师的讲座,既朴实无华,又细致入微。相对于格致老师讲授的散文写作技巧,格致老师的写作历程更令我触动。无论她讲些什么,无论她讲到哪里,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谈到她的创作源泉、她的写作经验、她的作品、她的感受,她的每一字每一句,就似涓涓细流,缓缓流进我的心里,一点一点撩拨着藏在我心底某个角落里尘封已久、却久未触动的那根琴弦——对写作的那份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曾经的自己也很喜欢写一些东西,不敢称之为作品,只能说是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罢了。而现在,却只剩下那残存的点点热情还埋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没有得到入选《农安教育》编辑部兼职编辑的机会,如果没有听到格致老师的讲座,如果没有谢老师、袁老师和刘老师等编辑部老师的关心、鞭策和鼓励,我想我那残存的少得可怜的写作热情也很快就会变成大海中忽闪忽灭的小火苗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想写、不去写”总有一万个理由:身体、工作、家庭、孩子……我已记不清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开始搁笔的,也许是因为有了孩子后的手忙脚乱,也许是因为身体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工作过于忙碌……但这无数个理由在格致老师笔耕不辍的二十几年面前,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和可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细算来,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因为想写东西而写东西了,搁笔的原因无从追寻,但我却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又想重新提笔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篇心得是我重新提笔的开始,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希望这不只是一个开端,更希望久藏于我心底的那份写作热情能永远常在,还我曾经那个内心有追求、眼中有光亮另一个世界的我。</p> 敲开莲子的金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迟东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六月份,省作协举办了“散文创作专题培训班”,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讲座,真是一场散文学习的饕餮盛宴。我努力地汲取文学的营养,怎奈自己消化功能有限,那么多创作思想和理念在我的精神胃嚢里硬化成核,像一枚枚坚硬的莲子,消化不下去。这可真让我发愁了,我多么希望有人能给我一把锤子,把这些莲子敲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4日,我等到了送金锤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场期待了长达三年的讲座。早在2020年,我们谢华良主席就在筹备约请格致老师来农安讲座,但因为疫情耽搁了。今年金秋九月,终于心愿达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课地点设在进修学校六楼大会议室。这天,我早早地就来到听课地点,等待讲座开始。仲秋时节,天高风和,艳阳温暖地笼着进修学校的小院。格致老师乘坐的车驶进院子。我早就知道格致老师是满族人,想像着格致老师会穿一袭旗袍而来。当格致老师从车上下来,她的朴素让我惊诧。只见她一身素净的浅灰色民族风长裙,搭一件藏蓝色短外套,普普通通的齐肩短发不染不烫,脸上始终挂着谦和有度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开始。格致老师从她创作的经历讲起,结合她的自身创作,给我们讲了她创作的两个阶段,即两个冲突:与自己的冲突和与环境的冲突。格致老师说:“写作的那个我和生活中的那个我是两个人,这两个人发生冲突了,才有写作的冲动。”讲到“与环境的冲突”,格致老师说:“作家善于体会生活中细微的东西。”老师讲了她创作散文《花袭人》的过程。因为与邻居在种花和赏花一事上发生“冲突”,这让格致老师反思,最终发现一个生活的哲理:因为生活的艰难,邻居小琴的心里没有地方种花了。“生活的艰辛把一个女人细腻的地方磨掉了,变得粗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太善良了!她把自己的生活与邻居的生活进行比对,在深刻的反省之后,把对邻居的理解同情上升为对生活的领悟。身为作家,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爱,不功利,才会有反思与反省,才会领悟生活,原色生香的素材才会成为可剪裁的布料,才能剪裁出美丽的衣裳。就像格致老师说的:作家的心是精神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是赤子情怀。我忽然就明白了,王怀宇老师在改稿会上强调的“深挖一锹”,就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是对与自己发生一切关系的人、事、物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格致老师又从语言、结构、意义三个方面谈散文创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和许多讲座的老师有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鼓励我们多读多写。“没有非凡的经验,只有非凡的叙述;没有非凡的经验,只能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上下功夫,除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天赋外,就是阅读,增加语感。“你的作品要灵活,一定要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充满那种小空隙;有了小空隙,它就会跳动,就会散发出气息和味道。”这就是说散文的语言要有诗的韵律节奏,还要含蓄隽永,就像武术里的虚步,不能两脚都踩实了,踩实身形就不灵活不灵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到结构。格致老师说:“文学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唯一能够把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乱象码放清楚的工具。”每次想写点东西,脑子里总是有许多素材,千山万壑地都来了,很乱。怎么办?格致老师的话给了我启示,那就是用经验和智慧,找到理清这些素材的方法,给这些素材穿上筋脉,牵一头而全身动,这样素材就不乱了,浑然一体,有旨可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文章要“深挖一锹”。这一“锹”从哪挖?挖多深?需要我们自己在反思中去掌握。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思考,对生活多思考,寻找合适的角度去挖,去写。其实这很难。格致老师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讲解,使我明白所谓的“深”,就是“发现事件背后的东西”,从具体的事件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的理和趣,但是看破不说破,说破就漏风了,就没意思了,就没人读了。这也还是说散文的特点要含蓄隽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致老师的讲座就是敲开我心中那枚千年古莲子的金锤,让阳光照射进来,让水分透润进来,我期待着它生根发芽,向上生长,期待它有朝一日也能开出美丽的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学习,终生受益。听讲座似浅滩,启悟堪比深流。每一位听讲的作者,都从格致老师的讲座中找到了解决自身创作的问题的突破点。格致老师用文学之光亮照农安散文创作的进步与发展。谨以此篇向格致老师致敬,并深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