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h3> <h3>【作品简介】<br> 作品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br>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的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h3> <h3>【我的看法】<br> 主人公追求自己理想的决心和意志力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理想远大,献身理想,毫不退缩,无所依靠则更让人觉得“勇敢”,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勇敢或许不会太适应现实世界,我们也许能在生活中做到保留自己的六便士的途中,也有月亮的指引和陪伴。<br> 此外,在本文的描述中,主人公认为女人是累赘,是会用爱情框住他的“妄想者人群”,他自私、自大,厌恶爱情,却拥有欲望,欲望满足后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开。<br> 那个时代的女人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的,没有思想,满脑子只有爱情,妄图用爱情来捆绑男人。<br> 而对于男人而言,“理想”是可以逃离生活进行的,而那个年代的女人却不行。丈夫出轨,还要认为是“我哪里做得不到位、不够好”。丈夫出轨后回归,会被认为是好男人,是重视家庭的表现。女人如果出轨就会被称为荡妇,现在不也是这样吗?<br> 社会中对于男女认知的不平等,也进一步使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也许是我们在本书之外,可以再进行思考的。</h3> <h3>【我的摘录】<br><br>1.真诚中有多少矫揉造作的成分,崇高中又有多少无耻的成分,抑或,哪怕在恶毒里也可以找到美德的成分。<br><br>2.一个人的个性是个复杂体,卑劣和伟大,邪恶与善良,仇恨和热爱是可以共存的。<br><br>3.这就如同一群欢天喜地的人正因为一个小丑的笑话而笑得前仰后合时,会发现小丑的眼神里透露着凄凉一样,小丑的嘴角愈发上扬,所讲的笑话越发可笑,因为他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有更深刻的体验。<br><br>4.个性?而我觉得一个人只考虑了半小时,就甘愿把一生的前景给放弃了,就因为他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更大,这才对个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勇敢踏出这一步,以后也不后悔,那就需要更多的个性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