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民钦先生面对面

只是一叶红(拒私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欣闻著名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者郑民钦教授已回到故乡福州,我兴致勃勃地托他的侄女郑晓昆联系到他,由此开启了一次叩问先生学问人生的精神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月的早晨,空气中有一丝丝的燥热。窗外是聒噪的夏蝉声,屋内却显得很祥和,很宁静。我们并排坐着。我细细地翻看郑先生收藏的那些珍贵的老照片,每一帧都是历史的回放,美好瞬间的定格。于是,愉快的交谈就从他极不寻常的外交官生涯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的他幸运地被分配到外交部,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彼时的他还是一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回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都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历任中日友好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处长、副部长等职。其间,凭借一身才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他深受夏衍、林林等领导器重和同志们的信任,先后为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邓颖超、彭真、王震、万里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接待来访的日本各类社会团体及与井上靖、近藤芳美等学者、诗人频繁交流接触中,他开始慢慢走进了日本民族文化最纯粹,最纯净的所在,更逐渐于内心培养起“超越当下意义,以多元文化视野”思考问题的自觉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6年,郑先生被公派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文学系任访问研究员。改革开放,国门初开,这是较早一批公派赴日的访问学者。自此后,他多次往返日本,在日本庆应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日本城西大学等处,或短期访问、演讲;或长期讲学、研究,成为沟通两国学术交流的桥梁人物,后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的一系列以日本文学为主的研究专著,如《日本俳句史》《日本民族诗歌史》《和歌美学》等先后应运而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着先鞭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本民族诗歌史》以中国人的历史观对日本民族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文学价值进行系统阐述,从与日本人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例如对战争期间的歌坛、俳坛的认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他坚定的笔触中感觉出他史料功课收集的十分厚实。而且,史论并重,义理俱豁,是我国第一部综合研究日本民族诗歌的学术专著。该著作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著名学者、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林林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它的出版对于深刻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性的本质都很有意义。”此书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郑民钦先生开启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译著苦旅。除了翻译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他还把松尾芭蕉、芥川龙之介、井上靖、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谷崎润一郎等现当代作家的经典作品推介给中国读者,先后翻译了《孔子》《东京人》《细雪》《春琴抄》《阴翳礼赞》《金阁寺》等,将他们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完整而又准确地展现出来。迄今为止,译著作品已达120多部,彰显了其十分旺盛的创作生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同时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他非常重视翻译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对日本文学的研究、译介的目的就是让我国读者对日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全貌性的、清晰的了解,提倡批判性地借鉴日本文化,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他在自己撰写的《关于日本文学翻译的断想》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尽管高新科技日益发展,不断改变和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但终究无法取代人脑的终极发挥。”三十多年来,他始终恪守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学术理念,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部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来翻译《源氏物语》,所参考的校注、现代文译本达近十种之多,不随意增删,力求贴近原著,准确体现原文风格;在歧义之处,梳理各家之见,择其以为合适者,谨慎斟酌,不敢懈怠。最终,他的译著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尽管过去与现在岁月远隔,社会迥异,但由于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精通,对中文音韵修辞的把握,加之辛勤不辍的努力,使他得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将这部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的皇皇巨著以其本色而同时又是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给中国读者,可谓意、韵俱佳,重现了作品当年初生时的文学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几年,我有幸拜读了先生的多部作品。对我来说,读他的精美译作是一种享受。除了作品本身带给我的冲击和感染力,我也常常沉醉于他为我们构筑的唯美意象和那些明净而有风致的文字里。他颇有贾岛遗风,斟词酌句,苦思冥想,为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意象,常常会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美丽的樱花、白雪皑皑的富士山、穿着木屐款款走来的袅娜少女、淡淡的哀婉的恋情、纯纯的民族传统,在他笔下闪耀着那样明朗和浓艳的色彩,充满了亲民、共享的文化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生的文字也总有汉魏之风,典雅与通俗共存、朴实与浪漫互见。常常是随地而出,自然成文,饶具天趣。但是他的随意中,其实是内力深藏,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究其原因,先生笑称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深滋养。他自幼就喜欢中国古典诗词,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都熟稔于心。青少年时代,又大量阅读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和西方的文学名著,尤其喜欢鲁迅的文章和聂绀弩的诗歌,这些直至今天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地地道道的福州人,郑民钦先生对家乡福州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十八岁离家赴京求学,大学毕业后由于驻外时间较长,回乡机会并不多,但是每当午夜梦醒,故乡的许多人、许多事常常会萦绕在他多感的心头。小时候,他常到台江区那家天华戏院观看闽剧,郑奕奏等艺人的精湛演技、韵味悠长的唱腔令他深深着迷;他喜欢听评话、伬唱这样的说书形式,那朴素的案几、条凳、醒木、折扇,吟唱叙说的多半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他喜欢喝茉莉花茶,因为母亲在茶厂工作,会带回来一些茉莉花茶,还告诉他开水冲泡后茶尖朝上浮起,但喝一口后茶叶便沉底,那清雅淡远的芬芳总是让人舌底生津,唇齿留香;他对飘着虾油味的鱼丸、扁肉情有独钟,看着匠人灵活地用木槌敲打猪瘦肉,这种等待期盼的过程也让他更觉得味道的鲜美滑嫩;外婆买的“滴滴金”那美丽闪烁的火花依然在记忆中残留余温……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句乡音、一道风味,织出乡愁的帷幕,始终罩在心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别经年,归来已是白发苍苍,却始终乡音未改。站立在故乡的土地上,他内心多了一份踏实和笃定。他表示,余生将为发扬光大闽都文化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以回馈大地母亲的恩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先生闲谈神侃,是一次“功夫在书外”的有趣收获。不久之前,他刚刚度过自己76岁的生日。但是,在他身上,我完全感受不到岁月催生出来的一丝丝窘迫。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声音依然洪亮,思维仍像年轻人一样敏捷跳跃。我总觉得,在他的从容平和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那是与物推移的圆润,超越一时一地的通达。也许,惟其如此,人生才能如水般流动常新,如山般坚实厚重,而智慧也总是永远伴随着不断追求前行的人。这应该就是智者的人生境界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诚祝愿先生健康快乐,文学创作之树长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