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美术共同体八组“读透活用新课标”学习活动,之读透新课标学习总结(三)

美育 二十三中王爱群

<p class="ql-block">  我们美术共同体八组就制定了“读透活用新课标”的学习实践活动计划, 老师结合教学实践与最近对新课标的认真的学习,进行了认真的摘记与总结。</p> <p class="ql-block">“读透活用新课标”之反思</p><p class="ql-block">21中 杨倩</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如果想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就一定要有理论素养的支撑,因此在详细阅读《美术课程标准》过程之中,也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新课标的内容自己也有一些读后反思。</p><p class="ql-block"> 与旧课标而言,美术新课标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以艺术学科主,多学科融合为辅,在学生学习的任务群中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新课标的学段划分更符合学生的基础,尤其在课标的安排中更加注重学科的链接,不“一刀切”,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初高中的美术内容在安排上有密切循环的关键,更加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质。</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美术课堂主要是以“学、玩、创”相结合的方式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因此兴趣既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中学美术教育中要将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力求在美术课上导入新颖、奇特等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通过创新训练,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实现了美育教学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同时,对于课标的学习之后,更能看出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去“创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对于新课标学习读研,我对美术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每次研读也会有不同的心得,同时也为我自身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上好美术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美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美术技能的训练到美术的人文教育,</p><p class="ql-block">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转变。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作为当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价值,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点,不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多去学习,请教,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更好地去为美术教育而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的深入研读新课标,让我获益匪浅,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尤其是音乐美术共用一个课标后,对我们老师要求更加的严格,也更需要我们精益求精,需要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将所有研读的成果最终转变到教学里面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深入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以课标为风向标,在美育的道路上设置符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课程,更好的教授学生。</p> <p class="ql-block">研读艺术新课标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沂堂中学 张宏宏</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后,作为一线美术老师,我对艺术新课标进行了研读,有不懂的地方,通过网络查资料和观看专家教授视频解读等方式进行学习分析理解感悟。 </p><p class="ql-block"> 回想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当老师命题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说:“我想不出该画什么才好、“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现这种状况,原因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长久下去,只会使学生发展成墨守成规的习惯性思维。在美术课堂,失去了释放情感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却着重在每节课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让学生觉得美术的知识点比语文的背诵还难理解,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让我看到我们新的艺术课程方案是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得体和如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落实艺术新课标。首先说一下新课标的一些变化:</p><p class="ql-block">一是,核心素养内涵的“新”。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不同之处在于将“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了“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二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从课程内容设置的顺序可以看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内容设定层层递进,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三是,教学实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四是,任务驱动的目标设置,注重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新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意图通过更多的真实性任务、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身边的事件、结合现实生活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真实情境的任务创设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p><p class="ql-block">五是,学科内容选择更融合,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提倡将美术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与其他姊妹学科知识融合、与社会学科知识融合,通过将知识进行整合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六是,评价层级提升,注重素养导向的评价方式。2011年版的美术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更多的关注课程的评价,关注美术学科的评价,而2022年新版艺术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提出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这种评价一方面关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整体的素养,为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些变化,结合最近观看专业教授的视频解读,现把这次学习的一些体会思考和感悟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1、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治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2、课程标准不具备强制性,使教材编写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样的内容标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3、课程标准与生活紧密相连,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4、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p><p class="ql-block">5、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新颖感、增强趣味感。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的自信感。</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感悟</p><p class="ql-block">临沂双语学校 陈玉虹</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美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而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综合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p><p class="ql-block"> 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有以下几个重点值得我们再认识美术学科:</p><p class="ql-block">一、核心素养的变化。之前我们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现在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的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保留未变。二、“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p><p class="ql-block">三、弘扬经典传统文化。通过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残害。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四、条理性更强。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美术课定义为造型.美术,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活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学生感受。3-7年级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姊妹学科,奠定美术学科的双基,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从感性逐渐到理性达到更高的思维。</p><p class="ql-block">五、四大学习领域脉络更清。四大学习领域没有改变,更加清晰的分别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与教学大纲笼统地确定教学目标相比,内容更充实,脉络更清晰。横向理解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纵向理解阶段目标的分层递进特征。</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p> <p class="ql-block">读透活用新课标</p><p class="ql-block">临沂双语 崔释允</p><p class="ql-block">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在想美术课如何才能上好?深入学习了美术新课标后,我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让我理清了些思路。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知识。例如: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等,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掌握的知识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维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顺理成章逐渐深入。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p><p class="ql-block">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所以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p><p class="ql-block"> 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的目标。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美术教师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导,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其真正的精华在于教师要以丰厚的教学技能,出奇制胜的教学设想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叩开教育之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推动每一个学生终身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学习反思</p><p class="ql-block">临沂第二十三中学 崔莹莹</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在前言中就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对新课标的研读和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总结和反思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初心,在教学设计、课堂氛围的营造上要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从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还有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应该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决不能以统一的审美标准来代替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规律去扼杀学生探究的愿望,应努力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激发起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力求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呈现个人的情感倾向,开发学生的视觉创造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能力和美术素质。</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对新课标的一些反思。我将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工作,争取把美术教学搞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p><p class="ql-block">22中 傅圣明</p><p class="ql-block"> 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一、立德树人,凸显美育功能新课标在课程方面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新课标坚持德育为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宗旨,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时代要求,凸显美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二、凝练核心素养,遵循学科规律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聚焦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这使得艺术课程的育人目标更加清晰,指明了教学与评价的方向,在遵循艺术课程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守正创新,构建核心素养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始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化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三、突出课程综合,挖掘育人价值新课标更加关注艺术各门类、艺术与其他学科、与日常生活、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关联性,加强跨学科教学,实行先综合后分项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既可以实现幼小衔接,又可以与高中多模块选择性教学相对接,改变了传统课程在知识、技能上的相互割裂状态以及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促进课堂教学增效提质,也更加遵循了学生艺术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四、研制各学段学业质量标准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两个部分,整体规划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到学到什么程度,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将之前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的过程,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艺术教育设置不同课程目标,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实现。</p><p class="ql-block"> 这些新的变化,突显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尽管达到这些要求尚需时日,但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工作有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学习完新课标,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p>

学生

美术

新课标

学习

教学

艺术

素养

学科

课程标准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