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总是说要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能改变命运。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总是忘记了学而忧则仕,仕而忧则学。尽管如此“做一个为民族和地区读书情系家人的建设者”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在很多人的心里。让城市留得住记忆的背后,增强文化自信是首要。</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历史的长度是文化的厚度,尽管茶马古道穿城而过,棉花、盐巴一度成为清末思茅运输的重头,但是今天的我们仍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界。比起历史厚重的一些地方,我们已知的历史纸薄笔浅。</p><p class="ql-block">城市里没有醒目的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显得单薄而寒酸,而周边的城市一夜之间美了亮了!</p> <p class="ql-block"> 盛世兴文,编史修志从来都是文化胜业,习近平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 增强文化自信的首要就是我们如何利用好已知的史籍?挖掘未知的史料添补地方史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在已知的史籍中,茶马古道、普洱茶等已被运用得非常的娴熟,广为民众所知。在未知的史籍中,如何进行银思茅的支撑体系挖掘、民族的溯源等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p> <p class="ql-block">比如说云南已知的汉族和回族的迁徙路线已然明确,其他的少数民族的迁徙,尽管无数学者伏案研究,废寝忘食依然争论不休,未曾达成共识,但未曾达成共识的民族都或多或少的生活在我们这块热土上,他们迁徙过程中如何融合?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又增加什么?</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玉溪地下的城厚重的历史能让玉溪人躺上五百年,羡慕之余我们还看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玉溪人就开始编辑《古滇国文化集》,至今编辑了20多册书,有上千篇文章,不排斥书与书之间偶尔会有重印的文章,但是通过这一本文化集所承载着的对故土的热情、广纳百川的宽容,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借鉴的。</p> <p class="ql-block"> 1526年马德里条约首次提出飞地文化一词,完美诠释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借鉴而丰富。我们要勤勉善学、不拘一格、广纳百川与知名史学界学者、周边城市建立合作共享的关系,以繁荣和增补地方史为己任!</p><p class="ql-block"> 让城市留得住记忆,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接力前行。立于新世纪新征程上的我们,应把承前启后为后来者守住一座城的记忆,增强地方自信的历史使命永挑肩上,奋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