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光明区新教师第二组的老师们在东南教科院线上平台观看了两位优秀老师的教学和报告,现将相关的内容介绍和心得体会整理如下。</h3> <h3>四年级《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复习》——夏永立</h3> <h3>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夏老师先是请同学们用成语来概括在学习时的一些好方法,看同学们一时还未进入状态后先举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并请同学解释了它的意思,提醒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复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习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之后,在夏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又想到了: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通过“我真的会了吗”、“我是怎么学会的?”、“我还想学会什么”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让同学们回忆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与算法。<br>接着又让孩子们列竖式“21×13”,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的同时,进而深入拓展了古印度的列竖式方法,再引入另外的几种方法,如画图、列表等。<br></h3> <h3>夏老师继续追问这四种方法有无相同的地方?从一种方法拓展到多种,再进而思考这几种方法的异同,让孩子们更深入的进行思考,让本节课的内容继续升华。<br>当习得这些方法以后,追求方法的目标从“多”变成了“高效”。让孩子们继续学习更多、更快捷的方法,在各种情境中利用口算、估算等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最后让同学们在各种情境中学会巧算。<br></h3> <h3>夏老师认为教育是要传递知识、启迪智慧与完善学生人格。他实施深度课堂的策略有4个,分别是:研究学生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深究、课堂内涵要深刻、教学效果要深远。我们要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起点,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提升数学课堂的思维含量、促进学生终生的持续发展。</h3> <h3>夏老师提到要用反光镜、望远镜、放大镜、广角镜、哈哈镜来透视教材,审视教材。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只有有非凡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好的数学学习是可以”遗传”的,它可以让孩子们习得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获得关键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h3> <h3>五年级《烙饼问题》——丁凤良</h3> <h3>课前,丁老师先进行了两次“猜数游戏”,第一次把数设在79和202之间,让一组学生尝试猜一猜答案,经过9次尝试得到了答案;第二次开始前,丁老师先让学生根据第一次的经验,总结有无好方法能更快地找出正确答案,有了第一次“折半取中,逐渐缩小范围”的经验,第二次游戏同学们用7次得到了答案。</h3> <h3>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为本次主题做铺垫:教学基本活动经验在逐渐“有序”中积累,在逐步“逼近”中深化。接着,用煮鸡蛋问题(煮一个鸡蛋需要八分钟,煮五个鸡蛋需要多久?)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烙饼问题。<br>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烙饼过程,丁老师引导学生并板书用画图的方法体现烙法,从18到12到9这一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它们的时间差在哪?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烙饼才能使锅做到最大化利用,也正是有了18、12这样的错误经验,学生对正确答案的认识才更深刻,在教学中,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多尝试。<br></h3> <h3>观摩课后,丁老师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实践研究、案例分析和教学建议五个部分,并结合观摩课介绍了其团队所研究的《体验式数学教学:搭建体验和经验的桥梁》这一课题。其团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一)要明确目标,增加积累活动经验的目标,保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成效;(二)要勤问题,树立将动态操作静态化的意识,让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有显现;(三)要提大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思考,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空间;(四)要善于化错,视错误为资源,让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有载体;(五)要抠本质,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结构化。<br></h3> <h3>心得体会</h3> <h3>1.深度数学的课堂研究<br>夏永立是一位很有想法的老师,他对教学有很多思考。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这节课中,他介绍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算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算理,沟通了几种不同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竖式计算的简洁,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练习部分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验证想法,不再采用列竖式的方法,而是运用巧算、排除法和比较得到结论,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h3> <h3>夏老师将《周易》中的规律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认为深度课堂是阴阳相生的,并提出构建深度数学课堂的策略有以下四点:研究学生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深究”、课堂内涵要“深刻”、教学效果要“深远”。</h3> <h3>2.体验式数学教学的探索<br>丁老师以“烙饼问题”为例分享体验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课堂上诙谐幽默,条理清晰,课堂氛围轻松,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接着,丁老师从文献综述、基本概念和研究共识这三个方面展开说明,让我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中,经历探究、思考、抽象、猜想、推理、反思等过程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体验式数学教学是学生从亲身体验到经验积累的一座桥梁,其中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方式是重要支撑,其实施的关键环节包括:独立探究、分享交流、引导概括到巩固强化。<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