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张丑照的乡愁

lqf的动态(谢绝私信)

<p class="ql-block">  子不嫌母丑,月是故乡明。我下面展示呈现给美友们的相片/视频,是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回老家“严婆女性文化村”用手机拍摄的,来自同一座房子的不同部位。我出生在这座房子,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回家总要深一脚浅一脚走遍房子的角角落落。</p> <p class="ql-block">  (1999年这里出了个长汀县高考理科状元~林曙东)</p> <p class="ql-block">  这座房子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坐南朝北,四进堂 ,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大门豪华气派,门楣和门两侧有遵规守纪崇文重教的历史故事小雕塑群加持,左右两边各有四排房屋,1975~1995年是房屋的鼎盛期,里面住着40多户人家,200多人。国家改革开放和农村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的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快速增收,生活大大改善,家家户户先后盖了新房,搬了新居。曾经远近闻名,人丁兴旺的房子,逐渐衰败成摇摇欲坠,断壁残垣,草比人高,树比屋高,垃圾成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挑水用的扁担和井沿摩擦出的凹槽,相信这座房子的历史了吧?)</p> <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真是让我无比心酸,满怀惆怅。</p>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房屋的倒塌,模糊记忆,淡去乡愁。而是住在屋里的故事一遍遍在脑海重现,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个个音容笑貌犹言在耳,一件件物品若隐若现,一次次梦见祖屋修旧如旧重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每年的除夕夜守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的男士都要到厅堂集中参与,24点一过,每人手执一把松明火把,一家一把火铳,数箱红纸包住的鞭炮,齐刷刷的站在一起等待老者开大门,然后放鞭炮,放火铳,一道道规定动作做完,大家沐浴更衣后,再到厅堂之中,此时,各家各户煮妇们都把自己最拿手的好菜端上桌,猜拳喝令好不热闹!热闹完了,各回各家休息到天亮,太阳出来,又看到大门口一排排整齐的凳子已经摆好,大人们会谈新年的打算,小孩按大人的传统要求要谈自己的梦想理想,当然,内容都是大人指引的一个方向随心所欲说的,轻松自然。</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这座房子的这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老者年年过年讲门楣横批“职思其居”四个大字的情形,说亦可读作“居其思职”,出自《诗经·唐风·蟋蟀》, 意为无论做什么工作,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要居安思危,不要行乐放纵,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要情系桑梓,奉献家乡,服务族人。在外做官时,要想想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院子,想想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父母;休假回家时,则要想想自己为官一任,须造福一方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  (久久为功,铁杵磨成针,滴水能穿石)</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我们屋里唯一的一口井,在一日三餐的饭前,挑水的人是要排队的,有的时候排两队,最多的时候排三队,秩序井然,一条条打水扁担/井绳和井沿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从我记事起,大家还是比较贫困,每家每户一年基本上只杀一头猪,即便如此,杀猪家都会慷慨的送给每户一小块的猪肉,然后才送到集市上去卖,这是祖上一直流传下来的的一个传统。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传统啊!</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老者们经常得意的介绍,厅堂里所有木制对联的材质是用整板贵重的红木请当时有名望的书法家雕刻的,窗花是出自远近有名的木匠之手,香炉是晶莹剔透的水晶制作的,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件件都是准文物吧。遗憾的是1995年被盗,至今未破案,猜测是内外勾结,家贼难防啊!连一张图片也找不到,让族人痛心疾首。</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大门右边的前方有三根高高的石柱旗杆,家里老人们都叫桅杆,两根挨得比较近,一根离得稍远,底座是多边形的,不是四方形,记不清楚几边形了,底座和柱子都是花岗岩的,柱子顶端套了一个我孩童时一知半解,大人们叫青花瓷的葫芦,葫芦上面是一支笔尖的形状,父辈们说,树立旗杆(桅杆)的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激励子孙后代成材立业,流芳千古。遗憾的是,听老人讲,在“文革”时期,驻大队(现在的行政村当时称大队)工作组当做“破四旧”给推倒打碎了。更遗憾的是,族人中没能留下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住在这座大房子里,真的还有很多很多集体的活动,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真的很怀念过去呀!能复原吗?</p> <p class="ql-block">  真的渴望能有长者站出来,牵头组织原有住户捐资捐物,出工出力,按原貌修复。</p> <p class="ql-block">  借用美友精彩点评抒怀一下</p> <p class="ql-block">  (1982、1983、1984年,我连续三年将井水送卫生防疫部门化验,结论都是优质矿泉水。现在依然是优质矿泉水,供族人自由取用。)</p> <p class="ql-block">  土乡、炊烟、旧屋、坎路,你之乡愁,我之乡愁。暮风、晨曦、斜月、署影,少之平常,老之奢望。亲切之高下,热爱之乡野,你之出处,我之归宿。魂兮,足矣!</p> <p class="ql-block">  故里风光多秀毓,无奈儿时却怨家乡丑。历尽繁华方悟透,老来才是醒时候。</p> <p class="ql-block">  枯藤老树昏鸦,</p><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 古道西风瘦马。</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p><p class="ql-block"> 断肠人在天涯。</p> <p class="ql-block">  我会将照片和视频很好的保存下来,抓住时机,抓住节点,抓住热心人士,大张旗鼓的向住过这座房子的后辈们宣讲这座房子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为后辈们记住乡愁,把根留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本村是“严婆女性文化”村,具体内容可问度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