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p> 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br><br>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 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br><br>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 <p class="ql-block">何质彬院士简介:</p><p class="ql-block">何质彬,1939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永和镇,</p><p class="ql-block">196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曾荣获国家“两弹一星”的一等功,二等功等。主持筹建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项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 现正在广东筹建“航天智慧城”科普项目 。 </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何质彬院士为广东省的青少年作了近百场“中国梦.航天梦”的科普演讲,为航天知识科普工作做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何质彬院士的贡献和奉献精神,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梅州日报、梅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广东卫视、南方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均有报导宣传。</p><p class="ql-block">何质彬院士多年努力宣讲的“二弹一星梦,航天强国梦,青少年科普梦”等三个梦,十分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p><p class="ql-block">2022.10.6</p> 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br><br>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 <p class="ql-block">何质彬,193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市永和镇,196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何质彬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我国知名的航天专家,曾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在航天科技相关领域取得卓著成绩,退休后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是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自从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质彬的一生就一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5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三代航天专家,何质彬曾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担任过多种卫星型号工程的副总经济师,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成为一名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p><p class="ql-block">因为在航天科技相关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著成绩,2014年,何质彬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艰苦年代,玉汝于成</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1964年,原子弹爆炸;1967年,氢弹爆炸;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p><p class="ql-block">1962年,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何质彬,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二部工作,参与原子弹项目的研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当年的情景何质彬至今历历在目。那时,不仅吃饭经常吃不饱,工作环境也很恶劣:苏联援建的研究所是在废墟里建起来的,连接工作区和宿舍区的道路没有硬化,"西北风一刮就黄沙滚滚,每次上下班都灌了满嘴的沙,眼睛也睁不开,鼻子里也都是土。"</p><p class="ql-block">"当时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家的精神状态很高昂,都有一种哪怕再困难都要把项目攻下来的决心。"何质彬说,凭着这种精神,大家把所有困难都置之度外。作为"两弹一星"研发工作的"螺丝钉",大学生们被安排做基础性的计算工作。通过运用当时水平较低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年轻人整理出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专家们进行技术选择、方案论证和参数审计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那时毛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的航天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1967年,何质彬被分派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发工作。</p><p class="ql-block">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到国防科工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再到航天部第五研究院五○二研究所,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何质彬的工作总是与航天事业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发;全程参与科学探测卫星等控制系统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等的组织计划、指挥调度;担任过核反应堆、导弹系统和卫星可靠性工程组长,卫星系统主管总工程师,可靠性工程主管设计师,主管总检验师……从当年参与研发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何质彬逐渐成长为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并获得航天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获"通信卫星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一箭三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航天可靠性与质量保证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证章等。</p><p class="ql-block">转战海南,再续梦想</p><p class="ql-block">1988年,海南建省。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从四面八方,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海南。</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长期搞导弹、卫星、飞船研究的何质彬,刚刚结束了到巴西、阿根廷等地进行航天科技相关工作回国。在内地探亲时,何质彬偶遇时任海南省省长梁湘,他劝说何质彬到海南工作。"我一个搞航天的,到海南能干啥?"后来,在伯父的劝说下,何质彬决定加入"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大军,到海南参与建设海南航空公司。</p><p class="ql-block">1989年,对于一直怀揣航天梦的何质彬来说,梦想被点燃。当年,日本科技厅宇宙研究所率六大财团组成的考察团访问海南省,何质彬全程陪同。海南得天独厚的航天发射条件,让当时到琼考察的日本专家当即提出投资400亿美元,在海南建一个亚洲最大的航天港。在日本考察团离开后,何质彬就立即向国防科工委和航天部汇报请示,提出建设海南航天港的设想。但是后来由于考虑到我国的航空尚未进行国际合作,航天的国际合作似乎更遥不可及,而且海南刚刚建省,基础设施不足,何质彬的设想未获通过,海南的"航天梦"就此"搁浅"。</p><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使然,海南迎来了第二次机会。</p><p class="ql-block">1996年,中国运载火箭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对商用卫星的运载能力只有5吨左右,而同期世界水平已经达到8吨-16吨,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考虑修建一个新的火箭发射场,这也让何质彬又看到了海南航天事业发展的希望。当时在海南省科技厅工作的他马上去北京请航天专家,对在海南建设航天港进行了概念性论证、初步可行性论证以及可行性研究论证。</p><p class="ql-block">"在北京,我见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时的老所长、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对这一次极具意义的见面,何质彬仍记忆犹新,"钱老当即对我的想法表示支持,并于1997年初亲率一个阵容强大的专家组赴海南考察。"</p><p class="ql-block">此后,何质彬主持完成了海南新世纪国际商用航天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正式向国家申报。1999年和2000年,他又联合多位同仁先后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上提交议案,随后国务院授命国防科工委对该项目实施论证。</p><p class="ql-block">10年论证终圆航天梦。2007年9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p><p class="ql-block">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他不厌其烦,成百次找开发商洽谈;为论证大型火箭发射,他与卫星推进器专家、地面试验专家、发射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反反复复开会、论证、收集数据,现场勘察;为考察选择首区测控站址,多次出海考察……为推动海南建设航天港,何质彬矢志不移,不畏艰难。他的同事,把他10多年的经历,概括成一句话:吃尽千辛万苦,经历千难万险,走遍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何质彬全身心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人称他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的创始人,也有人称他为海南文昌航天之父。2014年,何质彬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壮心不已</p><p class="ql-block">在很多人的眼里,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心愿的实现,何质彬已经功成名就,应该乐享天伦,颐养天年了。</p><p class="ql-block">但是,如今已70多岁的何质彬仍然经常到处奔波,他在为实现文昌航天城的第二战略--国家级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奔忙着。</p><p class="ql-block">早在规划之初,何质彬就把文昌发射场定名为"海南国际商用航天港"。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发射场,而是以此为龙头核心,牵动发展航天文化旅游、航天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为此,他曾先后率团出访新加坡、泰国和西欧八国,进行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洽谈;另一方面,他又组织航天专家团队,制定五年、十年建设计划和二十年发展规划。</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2015年,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输火箭"长征五号"计划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p><p class="ql-block">随着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投入使用,何质彬的航天梦,还在不断延续。在他看来,不仅要让自己圆航天梦,也要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圆航天梦。</p><p class="ql-block">他预计,不久的将来火箭从文昌发射,把月球车送上月球,建立中国的月球基地;把飞船送上太空轨道,建立中国永久的空间站;把载人登月飞船送上月球,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让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浩瀚的太空。</p><p class="ql-block">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顺利落成,意示着文昌大规模建设高潮即将到来。何质彬的另外一大梦想就是为航天科技产业化,航天文化旅游大众化,航天农业(太空庄园)观光化,航天食品商品化等等,打下长效而又坚实的支撑平台。他相信,建成国家级、具有世界水平的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继而建成国际航天科技产业中心的目标,一定能实现。</p><p class="ql-block">古稀之年,壮心不已。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何质彬带着航天梦想,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人物轶事</p><p class="ql-block">何质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更是一名实现中国航天梦的践行者,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海南航天城项目得以通过。如今,何质彬又在为航天科技产业化奔忙着。</p><p class="ql-block">人生七十古来稀。按理说到了这个年纪的老人,应该过着含饴弄孙轻松悠闲的生活。但是,74岁的何质彬经常是北京海南两地跑,他在为实现文昌航天城的第二战略---国家级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奔忙着。自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质彬就一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5月21日在海南展览的《毛泽东和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又勾起了何老对往昔参与践行中国航天梦那段岁月的记忆。上班了。"</p> 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br><br>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 何质彬院士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城市展览馆参观<br><br> 10月6日上午10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到梅州市科学技术馆参观调研,梅州市科协李主席等陪同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