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村“秦氏节孝坊”保护碑诞生记11

秦东英

<h3> 尹村“秦氏节孝坊”保护碑诞生记<br></br> 秦鹏程 秦晓倩<br></br> 我的老家位于黄河东岸,南濒东平湖。远近闻名的尹村“秦氏节孝坊”就在我们村。<br></br> 尹村“秦氏节孝坊”位于东平县旧县乡尹村一村西,背靠狮耳山,西眺黄河。它修建于清代乾隆二年,历尽沧桑岁月,如今已是满目疮痍,顶部已经缺失,下半部深埋泥土中,距今已经二百八十五年。它记载着社会时代发展变迁,犹如一位见证无数岁月的历史老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它静静矗立在一片旷野里,默默讲述着一个发生在二百年前,东阿秦氏家族第十二世祖烜爷夫人房氏孝老爱亲故事。<br></br> 故事发生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至今流传甚广,不仅东阿秦氏历代家谱均有记载,而且在百度互联网也有专门介绍。<br></br> 据东阿《秦氏家谱•秦烜妻房氏传》记载:“房氏,房腾凤女,舍人房嵩孙女也,十八岁适东阿廪生秦烜为继室,一年而烜亡,前妻刘氏遗二子,氏坚贞自矢,上侍舅姑,下抚二子,乾隆二年(1737年)奉旨旌表。”<br></br> 房氏孝老爱亲故事,不仅在清代远近闻名,而且在当代同样具有深刻的借鉴教育意义。<br></br> 房氏出身名门望族,为康熙己未科进士、官中书舍人房嵩孙女。她心怀大爱,慈悲为怀。一个刚刚结婚一年就失去丈夫守寡的年轻弱女,面对离去的丈夫所遗留下的一家老小,思来想去,她左右为难:不仅公婆需要侍奉,而且姑舅也需要孝敬,两个年幼的继子又不是亲生的,长大了能否靠的住?万一哪一天老了,自己一旦有病有灾,靠谁来养活自己?是走是留?她一时拿不定主意。想到平时夫妻恩爱情深,烜爷突然离去,家中失去了顶梁柱,自己若走了,家不就垮塌了吗?想到这里,她毅然决然留下来。每天早起早睡,日夜操劳,上侍公婆、孝敬姑舅,下扶两个年幼的继子长大成人成才。<br></br> 难能可贵的是,房氏多年来一直含辛茹苦,硬是凭一己之力,为公婆、姑舅养老送终,将继子扶养长大成人并娶亲抱子。<br></br> 她孝老爱亲人间大爱和高尚情操的故事不胫而走,惊动了地方政府官员,纷纷上奏,消息一直传到京城,最终惊动了乾隆皇帝。<br></br> “秦氏节孝坊”由乾隆皇帝颁发圣旨,下诏有国库下拨支付银两,并从全国各地遴选征集能工巧匠,历经数年艰辛才得以建成。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参与援建,也无从考究,据说,当“秦氏节孝坊“建成后仅废弃的葱皮就积攒了三间屋。<br></br> 建成后的“秦氏节孝坊”气势恢宏,拔地而起。它为三门石质拱形建筑,宽6.9米,高12米。牌坊东面左右两侧石柱上“高士竹梅” “葡萄猴戏”,雕工精湛,人物跃然石上。牌坊西面东西两侧竖柱上“行走的麒麟” “孝老图” “精美的云龙” “缠枝莲花”雕刻,形态逼真,仿佛能呼之欲出。横梁上的“二龙戏珠”浮雕,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牌坊前、后,各自有神态各异的四个狮子守候。背吻为龙首,中间有乾隆“节著千秋”圣旨石刻牌匾。据说,当初,牌坊中间的大门,满载粮草的大车通过,车夫还能轻松甩开长鞭。<br></br> 二百余年来,尹村“秦氏节孝坊”流传的孝老爱亲故事,激发着秦氏家族后裔一代又一代的家国情怀,他们自强不息,义无反顾,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自觉将青春年华岁月融入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当中,并且不断将孝老爱亲精神发扬光大。在他们当中,既有在解放战争中像刘胡兰那样英勇牺牲的秦培伦烈士,也有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事业而隐姓埋名、九死一生的秦承濂同志等老革命,还有像原平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承安等那样清正廉洁、群众口碑甚佳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既有像东阿秦氏家谱主编、总撰写人秦庆民先生那样的书法家,也有在全国知名的抗癌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专家教授秦庆亮那样的拔尖人才,还有为发展平阴玫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巾帼模范——济南紫金玫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庆燕女士。“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模范标兵,在各行各业不胜枚举。<br></br> 不幸的是,由于“秦氏节孝坊”地处沿黄地带,地势低洼,历史上曾经多次被黄河涨水淹没,下半部已深埋泥土中。现在牌坊地上高度仅4.4米。“文革”时期,“秦氏节孝坊”也在劫难逃,额枋及脊部纹饰遭到人为破坏,被人从六米多高的地方推到在地。后来,浮雕残石被用来修路架桥。<br></br>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黄河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老家尹村作为沿黄滩区,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和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2020年初,尹村滩区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从老家整体搬迁到了旧县乡时代新城社区,彻底解决了历史上黄河水患困扰。父老乡亲也过上了一直向往的城镇社区生活。<br></br> 村庄搬迁后,大家出于对“秦氏节孝坊”的安全和保护的担忧,心里直犯嘀咕:“”秦氏节孝坊”万一发生盗窃或毁坏怎么办?文物保护该找哪个部门?谁具体负责文保工作?绝不能让它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br></br> 于是,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多方努力,及时将“秦氏节孝坊”保护建议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br></br> 与此同时,尹村“秦氏节孝坊”安保工作也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宣传部门和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br></br> 2022年9月28日,东平县人民政府在“秦氏节孝坊”保护区制作并正式建立了文物保护碑。这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对民间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留住家庭的“根”、厚植民族的“魂”、夯实强国梦的系统文化工程正向我们阔步走来。<br></br> 无疑,东平县及尹村开展“秦氏节孝坊”的保护,也是当地喜迎二十大的一份贺礼!随着尹村“”秦氏节孝坊”保护碑的建立,“秦氏节孝坊”的来历和保护工作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和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文物旅游景点! </h3></br> <h3> <a href="http://www.aijinan.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947743&fx=1"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www.aijinan.com.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