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和家长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市实行静态管理,为了更好的服务我校师生,及时解决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心理困扰,我校开展了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现将近段时间一些普遍性问题统一进行解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困扰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不进去,网课期间思想容易开小差,效率低下怎么办?</p><p class="ql-block">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认识到线上网课与真实课堂的区别,尽快接受适应网络授课这一模式,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上网课前做好预习,把疑难点记下来,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助于集中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探索有效的学习时间上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克服自身存在的惰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设置合理化的目标,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通过列每日清单提高自己的行动力,灵活地将早起、午休后等碎片时间利用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劳逸结合,在学习任务完成后,作为奖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短暂的放松。</p> <p class="ql-block">困扰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期在家特别容易跟父母发生矛盾,感觉心里烦闷。</p><p class="ql-block">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认识这种冲突的普遍性,距离产生美,当前24小时周末无休的零距离相处,提供了亲子陪伴与交流的机会,却也放大了亲子冲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唠叨背后有牵挂,用心倾听话外音。“你怎么又看手机了?”——妈妈是在表达:我担心你视力下降!“你该去写作业了!”——妈妈是在提醒:学着自我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妈妈是在着眼未来:保持上学的作息模式,更快适应返回校园的生活......父母的唠叨,你听懂了吗?如是,可以说几句暖心话,给父母一个温馨的回应,或是适当地自我调侃,用幽默缓解唠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身陷情绪冲突时,巧用“6秒法则”,给自己一个6秒的空当,什么话也别说,什么动作也别做。暂停6秒,可以让理性系统发挥作用,避免一场情绪大战,因为负责情绪的行动系统的反应速度比理智系统快约6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主动与父母交流,及时、择机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通过微信或写信的方式,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家长,获得父母的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跟同龄的伙伴倾诉,寻找共鸣,合理的进行情绪宣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积极视角看冲突,争吵的本质是源于对彼此的关心,争吵是在乎对方的表达,争吵是希望彼此支持与理解。争吵后可以提出合理建议,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矛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