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时有序,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春天,我们插下了小小的秧苗</p><p class="ql-block">期待它发芽,生长</p><p class="ql-block">期待它扬花抽穗</p><p class="ql-block">土壤,阳光,雨露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秋天,放眼望去稻穗🌾 金黄</p><p class="ql-block">无声的语言</p><p class="ql-block">在有力地雕刻着生命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院”,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秋收大作战!</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清晨,带着丝丝凉意,但孩子们一个个都揣着火热的心情早早地到达了集合点,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一路欢歌笑语,领队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很多关于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还科普了关于水稻的小知识,过了今天,大家就不会“五谷不分”啦!</p><p class="ql-block">到达科学院后,大家整装待发,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一做动感十足的热身操,然后就准备向稻田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郁郁葱葱的乡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p><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微风拂面,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脑袋轻轻摇晃,它们一定是在诉说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除了满眼金黄,机灵的孩子很快发现,科学院的水稻还有彩色的,大家无不惊叹科学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来到田边,老师便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孩子们讲解收割稻谷的要领,对于第一次下田的孩子们来说,这真是一项挑战啊!</p><p class="ql-block">“左手捏紧谷穗,右手紧握镰刀,刀口朝下,紧贴稻苗根部用力一拉…”老师一边讲一边示范。</p> <p class="ql-block">很快,孩子们就蠢蠢欲动,想要一展身手了。</p><p class="ql-block">大家分成四组,摇身一变成“农夫”,走进田间,一个个左手抓稻,右手挥镰,闻着稻花香,用最传统的方式收割稻谷。</p><p class="ql-block">收割好的稻穗呈十字型摆放,由搬运组的孩子运送到脱谷组。</p> <p class="ql-block">这边脱谷组的孩子,已忙得不亦乐乎,你一把我一把,高高举起在重重地摔下,随着稻穗在“拌桶”上撞击出阵阵欢快的声音,一颗颗稻谷就蹦跳着进仓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手捧一捆捆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伴随着阵阵稻香,大家仿佛已经尝到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劳动的滋味,它带给我们踏实、喜悦和丰足。</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大家一行来到“科学院博物馆”,学习水稻相关知识,了解袁爷爷的生平,以及农业科研的艰辛和科学家刻苦专研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胸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是袁爷爷带给大家的院士精神,相信这种精神已变成一粒粒希望的种子,种进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就到了孩子们最期盼的环节———“扎稻草人”。</p><p class="ql-block">稻草似乎早已远离了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稻草。老师看着一双双期盼的小眼神儿,开始给大家讲解关于稻草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p> <p class="ql-block">稻草可以切碎撒在田里变成肥料;在农村,稻草也可以用来盖房子;还可以用作牲畜饲料;制作床垫、草绳……</p><p class="ql-block">听老师讲完这一个个用途以后,大家瞬间对稻草产生了敬意,原来稻草也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贝,我们都要好好利用。</p>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听完老师讲解了稻草编、扎、系的基本技巧后,大家就要动手制作自己的稻草人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从一开始不知如何下手,到慢慢摸索尝试,渐入佳境,创造可能。</p><p class="ql-block">发现材料,大胆想象,最后孩子们手中“稻田守望者”变成了一场精美绝伦的时装秀👍</p> <p class="ql-block">一颗颗饱满的稻谷,最后是怎么变成我们可以吃进肚子的大米的呢?</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带着疑问,跟着老师来到会议中心前的广场上,这里摆放这一架木头做的机器,大家似乎从未见过,充满好奇。</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架机器叫做“谷风车”,是用来分离空壳和饱满谷粒的。</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排成一列,挨个儿去体验风车的操作,一边转动把手一边看着一颗颗胀鼓鼓的谷子从出口落下,另外一侧的出风口,则不断吹出杂物和空壳。</p> <p class="ql-block">最后,老师给每一个孩子发了一个奇怪的工具, 这就是古法磨米的“椿臼”。</p><p class="ql-block">小将谷子放入,然后盖上盖子,用力转动,就可以把稻谷的外壳磨掉,剩下里面的大米。</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相当考验孩子们的耐心,需要把握好用力的尺度,才可以磨出完整的米粒,用力太轻,壳不掉,用力太猛,壳和米都成了粉末。</p><p class="ql-block">真正体验了什么叫“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品德养成课和劳动实践课。</p><p class="ql-block">流下颗颗汗珠,方知粒粒辛苦。孩子们通过在活动中学习农业知识,认识农耕工具,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懂得了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也学会了感恩和勤俭。</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