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在艺术中很重要,中国画中,画鱼不画水即为虚实结合,靠调动观者的想象力去补充画面上虚的部分,这种表现方法与西方绘画不同。山水画中的虚实,有下面的一些情况。画面上布局、构图中的虚实。这种虚实,通常把有景物的部分叫做实处,把空白处叫做虚处。在具体事物中也要作具体分析,如屋本身是实的,但墙壁刷了白色,墙壁就是虚的了。月夜的天空是虚的,但加上几片云,就变成实的了。看黄宾虹的山水画,在密实的山树中往往留着空白,这是实中之虚处,他自己把这个叫画眼。在大片虚白处,加上几笔淡淡的云,这是虚中之实处。 用笔也有虚实,一笔下去,是比较实的,但也有虚空处,这与水墨的份量及运笔的提按有关。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有轻重、抑扬、顿挫的变化,尤其到了笔的尽处,由实到虚,虚到看不见,虚到虚无的境地。这种虚无处,人们看起来,反而觉得丰富,为什么呢?好比唱歌快完时,声音已停止了,但不感到停止,似乎还有余音,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日不绝是夸张,但没有声音似乎 还有声音就很妙。如果声音清清楚楚停止了,就引不起这种联想。画面的道理与此相同。有的画,线条的起止、有无很清楚,所以笔画画得再多,也使人感到并不丰富。山川树木,天地自然是实的,画者把它揉碎打散,变成虚的东西,再把这些已被打散的景物,捏成山水图画。先把实的散成虚的,又把虚的捏成实的,这叫作“抟虚成实”。 山水画中,弦外音、象外象、味外味的有无和画中的虚实处理很有关系。中国艺术中诗、文、戏、曲、绘画,都很讲究虚实关系。在山水画中,有时山与树之间,墨笔不画到,留虚。但在设色时又染到,这也是虚实的一种方法。因为如果不染到,似乎太空了一点,所以采取画不到而染到的办法。这种方法可能是先有成竹在胸的安排,也可能是随机应变的一种补救办法。还有一种虚实法是以实为虚,即化景物为情思。这样从头画到尾,自然行云流水。在这里,实指景物对象,山川、云树,虚指景物内在的精神实质。 画景物如果只是在形象上着眼,从景物到景物,以实为实,是不够的。但如果脱离形象而去追求所谓内在精神,又会失去依据而成为虚无。所以,画不能以实为实,也不可以虚为虚,应该“以实为虚”“以虚为实”,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把客观景物的内在精神化为自己的情思而表现出来,做到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 山水画中,有模糊的地方,这是一直以来就有的。过去画论中谈到“脱略处”“迷茫处”“意到笔不到处”“虚空处”等等,都是模糊之处。左右之间,山与树之间,前后层次之间,山脚与水或与坡地之间,人物的足与地面之间,往往不能分得很清楚。枝干与点叶之间有时也须有意画得模糊一些。画虽是模糊,但主观思想是清楚的,这样找画面效果就丰富了。画天上的云,画海浪和水纹,画行驶的船,滚动的轮子,都要用模糊的方法。否则,这些景物的动势都表达不出来。小幅画中需要模糊,大幅画更需要用模糊的方法,即使一条小道,如果画得处处清楚,有如蛇肚,就不定很好看。山石的皴法也须有模糊处。虽然模糊,但它含蕴的东西反而很多,因为一眼看不完,自然就觉得格外丰富了。运用模糊是有意的,画家的思想是清楚的,如果自己的思想不清楚,很模糊,那他的作品就成为“糊涂”了。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ImHPHlmNha9u42DH7XvF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