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转发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夏华良的口述文章</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漫步在邕江边上,落日余晖散落江面,微风袭来,波光粼粼,十分动人。不远处,横跨江面的邕江大桥车水马龙。</p><p class="ql-block">邕江是郁江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区河段的别称,全长约134公里,是南宁市的母亲河。而邕江上的第一座桥——邕江大桥,因其桥型新、跨度大、雄伟壮观,加之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栏杆、灯柱,被誉为“邕江第一桥”,深受南宁市民的喜爱。</p><p class="ql-block">看着桥面上井然有序、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1960年……在邕江大桥修建前,邕江两岸居民只能依靠船只往返,耗时费力,便捷地往返邕江两岸,成为当地群众的迫切期待。</p><p class="ql-block">1956年,我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毕业后,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公路测设队。1959年,邕江大桥设计工作队伍开始组建,因时间紧、任务重,在大桥桥型设计上,项目参建人员参阅了山东济宁市京杭运河上的跃进桥相关资料。当时的设计图纸多数是人工绘图,项目工作人员经常通宵达旦地用三角板、丁字尺、曲线板等工具绘制设计图纸,手摇计算器常常把整个教室闹得呱呱响。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半年后,我们完成了大桥箱型梁的全套设计图纸。</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年代,大桥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十分简陋,仅有几辆汽车、少量抽水机以及几台拌合机和卷扬机等设备,大多数时候需要依靠人力施工建设。为抢抓施工进度,施工队伍实行四班人马三班倒,昼夜不停地作业,条件苦、时间紧、任务重,但大家依旧干劲冲天,只为圆南宁人的“大桥梦”。</p><p class="ql-block">犹记得大兵团人工开挖桥台时,作业人员手握十字镐、锄大铲、泥箕、扁担……依靠肩扛人挑、人力推车完成工作,高峰时段达1700多人同时作业,全桥劳动力近60万工日。</p><p class="ql-block">但由于当时恰逢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又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直到1964年,大桥才开放通车,历经4年多,南宁人的“大桥梦”才得以实现。在过去,邕江两岸多次遭遇大洪水,居民饱受水患侵扰。大桥建成后,结束了邕江两岸靠轮渡和舟楫运送的历史,也未再出现过洪水翻越邕江大桥桥面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到耄耋之年,在雨季常常乘坐公交车去江边观看大桥,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邕江大桥记录着我们这一辈交通人的青春奋斗史,记录着广西交通的发展历程。参与、见证了邕江大桥的建设过程,是我毕生难以忘怀的回忆。风风雨雨几十载,如今,邕江大桥仍然屹立在南宁这座美丽的城市上,成为了联通千家万户的出行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