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开头的艺术

羽奕渐丰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开头,我认为甚好。诗人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秋气浓重,寒意萧萧的环境之中。然后用“独立”二字展现自己的姿态。面对萧瑟的环境,没有“寻寻觅觅”,没有戚戚楚楚,没有畏惧躲避,没有寻找依靠,而是昂首挺立,以青年人的风姿在凄凉中看到生机,在悲戚中寻找希望。这是真正的青年人的模样。</p><p class="ql-block">这个开头不仅让我想到杜审言的诗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同样是“独”字,但是加了“宦游人”的身份,羁旅行役的苦就顺着字里行间流淌出来。“偏惊”恰恰是因为“独”,司空见惯的情景是不会引起人内心的波澜的。所以这个开头就开得低沉,开到“宦游人”的心里去了。</p><p class="ql-block">重阳节刚刚过去,王维的诗热度还未降,我们说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个开头,以“异乡”“异客”强化身份意识,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这个本该相聚的节日之中,一个独自在异乡的游子内心的感触。并且这种漂泊的状态还不是偶发状况,而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有多年在外的人受够了年复一年节日气氛的折磨,才能在心里酝酿发酵,情感浓度越来越强越来越强,一直到内心无法承受,绣口一吐,千古名句就此而出。</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独”字让我意识到诗歌的开头确实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就像提到李清照,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提到李白,就会想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提到辛弃疾,浮现在眼前的,当然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东坡,也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占据C位。</p><p class="ql-block">选其中一个来说说吧。辛弃疾“千古江山”,貌似以眼前江山起笔,但是一个“千古”,却让我们看到词人的眼略过满眼的风光,穿过时间的纵轴线,一直看到那迷蒙悠远的历史深处,在纵向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里穿梭寻找,但是都找不到他想要寻觅的英雄!这种遗憾失落,不禁让作者伤感,“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都已消散,一切都不是当初的样子。我们仿佛也跟着词人在古今之中穿梭,看到他渴望的眼神,看到他焦急的寻找,看到他落寞的背影。试想如果没有开头“千古”二字,把时空想接,后面的“无觅”就显得突兀,代入感也不会这么强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其《师说》起句“古之学者必有师”,看着平平常常,但是细细推究,就会发现其不寻常之处!先是“古之学者”,为什么一定要提到过去的“学者”呢?为什么“必”有师?于无疑处生出疑问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古代的学者有老师,那现在的学者呢?作者偏偏不说,吊着胃口,慢条斯理的谈老师的作用,谈我们的从师之道,不断的铺陈强化老师的重要性,当我们以为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人人必从师的时候,忽然一转,感慨到“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读者读来心中顿然一沉,接下去看,慢慢看到今不如古的事实,君子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的反常,为这些“今人”遗憾感叹,恨不得马上告诉他们一定要从师的道理。而所有这些情绪的累积都是因为有了前面一开始的疑问做底,所以这个开头是大文豪布下的阵,摆好的棋,就等着我们钻。如果一开头韩愈就对现在的人不从师的现象痛批,把谜底直接揭开来,可能我们的感受反而不如现在这样的强烈。所以好的开头就是这样,“请君入瓮”,不知不觉中就被对方的思路牵着走了。</p> <p class="ql-block">荀子的《劝学》同样如此,“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为什么起句先说“君子”的观点呢?这是因为荀子作为儒家学术的传人,信奉的却是“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我们需要依靠后天的学习去压制本性中的“恶”,或者说弃恶扬善。最终养成理想的人格,就是所谓的君子。这样就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了。而《劝学》通篇就是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这一个观点由一个具有理想社会人格的“君子”来陈述再合适不过了。就好像我们不会写作文,那么此时我说著名作家莫言曾说,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大量的阅读,人们自然会深信不疑。那么后面论述的内容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了!</p> <p class="ql-block">综上,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同样如此。我们在赏析经典作品时多想想开头的妙处,对于理解文章有重要的作用,而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多在开头下功夫。也要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p><p class="ql-block">不断的磨练,功到自然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