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行(6)——黄石公园间歇喷泉区

随心而行(免闲聊)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雷尼尔山国家公园,继续美西国家公园行,驱车一天半,2018年7月30日中午来到向往已久的黄石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黄石国家公园(英文名: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span>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石国家公园空中从北到南101公里,从西到东87公里,占地约898317公顷,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有超过10000个温泉和500多个间歇泉,占地球上间歇泉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最多的间歇泉集中地。拥有290多个瀑布。园内有很多种野生动物,包括7种有蹄类动物,2种熊和67种其他哺乳动物,322种鸟类,18种鱼类和跨境的灰狼。有超过1100种原生植物,200余种外来植物和超过400种喜温微生物。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园内道路方便,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达15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石公园地域辽阔,景点众多,我们整整游览了3天,我的美篇不按时间顺序来编排,而是以景观特征来编排,共计3篇。</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就感觉到黄石公园的壮观,山川逶迤,河流纵横,美景如画。黄石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游览间歇喷泉区,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它的热喷泉为世界之最,人们统计出有3000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数以千计的沸泉和池水碧蓝的深潭波涛汹涌,山声鼎沸,仿佛一炉烈焰正在熊熊燃烧。一些间歇泉的水柱气势磅礴,像参天大树,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渗进地下,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条出路。如果蒸汽被往下流的水堵住了,就会停留一段时间,因为蒸汽的压力不断增大、热度不断加高,最终挟着泉水喷涌而出,这就形成了间歇泉。典型间歇泉快要喷发时,人们能看见水先从小洞里流出,或者发现水流量突然增加,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轰轰声如雷鸣,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碍。然后,喷口的水柱被水蒸气抛升起来,时间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水柱喷出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还能听到水蒸气隆隆的轰鸣,仿佛宣泄着内心的兴奋。最后,地下的压力解除,水蒸气喷射的力量也消失了,于是水再开始注满喷口,阻塞水蒸气的出路,酝酿下一次的喷发。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怎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也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仿佛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这是大自然培育的最奇特的花朵,它们一年四季盛开,从不感到厌倦与疲惫。</p> 上间歇泉盆地 <p class="ql-block">  进公园行驶了大约一小时,来到黄石公园上间歇泉盆地,它占地约2.6平方公里,却是世界上喷泉密度最高的地方。最著名景点“老忠实”喷泉旁的观景区已经聚集了很多等待观看它喷发的游客,因为它的喷发很有规律,它每隔65分钟,就会喷发一次,无论冬夏,“老忠实”喷泉都按照这样的规律不竭地喷发,所以得到“老忠实”这样的美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在观景区等待了一会儿,就等来了它的喷发,水蒸气先冒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沸腾的水柱伴随着轰鸣,从火热而黑暗的地下喷射而出</p> <p class="ql-block">  散发的水蒸汽超过水柱飘向天空</p> <p class="ql-block">  后面喷发出的水柱又冲破水蒸汽</p> <p class="ql-block">  散发的水蒸汽又超过水柱</p> &nbsp; &nbsp; &nbsp;&nbsp; <p class="ql-block">  "老忠实"每次喷发历时约4分钟,喷得最高最美之时是前20秒,每次共喷出热水约1万加仑,高度达40-50米,水温摄氏93度。</p> <p class="ql-block">  “老忠实”真是不喷则已,一旦喷出就是气冲霄汉。白色的水和蒸汽形成了巨大天柱,在阳光辉映下,水蒸气闪出七彩颜色,人们为它的壮观景象感到震撼,不断惊呼。</p> <p class="ql-block">  热水柱与水蒸气交替上升,直至最高峰,景象蔚为壮观,摄人心魄。达到最高点后,它的喷射高度就越来越低,直到这次喷发的结束。</p> <p class="ql-block">  看“老忠实”的喷发过程,真是惊心动魄,感叹大自然的威力无穷,我们对大自然必须要有敬畏之心,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行事。</p> <p class="ql-block">  看过“老忠实”的喷发,我们沿木栈道向景区里面走去,河水清澈呈墨蓝色,无数的喷泉等着我们去欣赏。每个喷泉旁有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池(Chinese pool)的池水呈墨蓝色。</p> <p class="ql-block">  蓝星池(blue star pool),蓝莹莹的泉水和池边白色的硅沉积。</p> <p class="ql-block">  河水变得清澈透明</p> <p class="ql-block">  比利时温泉(Belgian pool),深蓝处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  沿栈道行走,见识了各种地热现象: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此奇异的喷泉尽管规模不大,却一刻不停地在喷涌。</p> <p class="ql-block">  耳朵泉(ear spring),型如耳朵。</p> <p class="ql-block">  各种矿物质把池水和周围的地染成了五颜六色</p> &nbsp; &nbsp; &nbsp; &nbsp;天青石池(Celestine Pool)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城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是上盆地的明星,也是黄石最老的间歇泉之一。组成古堡的硅华已经有1万五千年了!虽然年逾古稀,古堡泉仍定时喷发,每昼夜喷2次,每次持续20分钟,它不喷发时,也是哧哧地冒着蒸汽。</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远远看见城堡间歇泉的水蒸气浓烈起来。</p> &nbsp; &nbsp; &nbsp; &nbsp;急步走向前,看到一次小喷发 &nbsp; &nbsp; &nbsp; &nbsp;彩色茶壶喷泉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nbsp;巨间歇泉(Giant geyser)喷口像烧坏了的烟囱或乡下不合规章的砖窑,喷发时极壮观,水柱高达70米,每3-10天大喷一次。最有趣的是它喷发时,周边的小间歇泉也一起来捧场。平时不喷水时一直在冒烟。</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洞穴间歇泉(Grotto geyser)也是上盆地的明星之一,喷发时的情景水从好几个孔洞向四面八方喷射,它虽然喷得不很高,但往往一喷就是一天一夜,不肯停下来。</p> <p class="ql-block">  河边间歇泉(riverside geyser)喷发时,被认为是上盆地最入画的一个。它也很忠实,喷发频繁且时间很准,路边的牌子上预告它下两次喷发的时间。</p> &nbsp; &nbsp; &nbsp; &nbsp;波纹泉(Wave Spring)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nbsp;饼干盆地(Black SandandBiscuitBasins) 下间歇泉盆地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午我们先来到下间歇泉盆地(Lower Geyser Basin):它占地约31平方公里,是黄石公园占地最多的喷泉区,这里有着各种不同的地热现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图是白色圆顶喷泉(White Dome Geyser)</p> <p class="ql-block">  远远看见颜料锅喷泉(Fountain Paint Pot),它是个泥盆,是沸腾翻滚的泥浆,泥浆是由喷射出的热水溶解了周围矿物质形成的,泥水具有很高酸度。</p> <p class="ql-block">  颜料锅喷泉(Fountain Paint Pot)一个不断喷出高温彩色泥浆的热泥泉,五彩斑斓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这是热泥地 ,灰黑色的热泥</p> <p class="ql-block">  大喷泉间歇泉(Great Fountain),当其喷发时,钻石般的水滴被送到100-200英尺的高处,同时喷出的水在隆起的梯田状岩石上形成了小瀑布。此间歇泉每天喷发两次,预测时间可能有正负两小时误差。</p> <p class="ql-block">  从网上下载了大喷泉间歇泉大喷发时的精彩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在大喷泉间歇泉周围还有些小喷泉</p> <p class="ql-block">  火洞湖及周边景色很美</p> 诺里斯盆地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它是黄石公园里最热最不稳定的一系列间歇泉,此盆地的间歇泉颜色也颇为丰富,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每年都有新的喷泉产生,也有老的喷泉死去。“海胆间歇泉”是黄石著名的喷泉,它的特点是它是酸性温泉,而黄石大部分温泉为碱性,它pH值为3, 此区的有名温泉还有珍珠间歇泉(Pearl Geyser)、瓷盆温泉(Porcelain Basin)、窗台间歇泉(Ledge Geyser)、胶体池(Colloidal Pool)等。此外,</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是黄石地区温度最高,历史最久,最活跃的地热区。整个黄石地区通过钻孔测量记录到的最高温度在诺里斯(Norris)地下326米处,237摄氏度。诺里斯地区几乎就没有低于沸点的地热活动(在黄石的海拔上沸点为93摄氏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其地热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一万五千年前。在地震和地下水位的影响下,盆地的地热现象每天都不同。诺里斯的水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包括其他地方很少见到酸性间歇泉。和pH值为3.5的海胆间歇泉据说像柠檬汁一样酸。。</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诺里斯盆地包括三个地区:瓷盆地(Porcelain),巴克盆地(Back)和百泉平原。我们只走了瓷盆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树木,有一条3/4英里长的破木栈道,在这里可以得到声音、颜色、气味等多重感官体验。此处还有一些由菌类形成的橙色或绿色的河道,也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喷气孔哧哧地冒着热气</p> <p class="ql-block">  呈柔和的像牛奶一样的蓝白色的间歇泉水</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充满了硫磺味</p> <p class="ql-block">  岩浆呈现着各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  清澈见底的蓝绿色间歇泉水</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  远处可见雪山</p> <p class="ql-block">  前面看到冒着蒸汽的地方就是蒸汽船喷泉(Steamboat Geyser),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活跃喷泉。它长期蛰伏,很久才大喷发一次(上次大喷发为2008年),在大喷发的时候,水的高度会超过90米,水汽烟柱变粗变高,瞬时形成一个几十米高,三、四米粗的大水柱,几分钟后,水柱逐渐变矮变细,最后水柱消失在泉眼中,只剩下白色的热气形成的烟柱,而后一切又恢复到平常。蒸汽船喷泉大喷发一般持续3到40分钟长度,还有其强大的射流蒸汽。其喷发并没有可推算的规律,从4天至50年不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算幸运,看到了它的小喷发</p> <p class="ql-block">  热水四射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火洞河峡谷路沿着火洞河从麦迪逊连接点(Madison Junction)直到上游的火洞瀑布,沿途可以看到800英尺厚的岩浆岩。</p> 中间歇泉盆地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中间歇泉盆地。称它为中间盆地是因为它的位置处于上间歇泉盆地和下间歇泉盆地之间。尽管它的面积小,但中间歇泉盆地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泉,大棱镜温泉和木丝间歇喷泉。这个区域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温泉,包括绿松石温泉和靛蓝温泉,它们的颜色苍白或深蓝色。横跨火洞河在大棱镜温泉周边,也有一系列小型的,孤立的,原始的温泉和泥盆。</p> <p class="ql-block">  木丝间歇喷泉(Excelsior)是黄石公园内喷水最高的喷泉,其记录是90米,上一次喷发时间是在1983年。它拥有一个300英尺长、200英尺宽的大洞坑,每分钟4000加仑的水从这里流入火洞河。</p> <p class="ql-block">  水雾缭绕在浅蓝色的池水上,真是仙气飘飘。</p> <p class="ql-block">  绿松石池(Turquoise pool)是一个温泉,温度在61和71℃之间。</p> <p class="ql-block">  欧泊池(Opal Pool)也称猫眼石泉,是一个间歇型喷泉,通常具有约56°C的温度。第一次记录的喷发时间是在1947年,在1949年,1952年和1953年经常性活跃,然后停止。重新开始喷发在1979年,在大多数接下来的几年每年喷发至少一次。喷发高度通常在9.1米高。在2008年后变成了一个鲜艳的绿色池。</p> <p class="ql-block">  大棱镜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深49米,每分钟大约会涌出2000公升温度为71°C左右的地下水。大棱镜温泉是黄石温泉的杰出代表,其直径超过百米,从中心向外呈现出蓝绿黄橙红等不同的颜色,是面积最大、色彩最美的一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大棱镜彩泉从里向外呈现出蓝色、绿色、黄色、橙色、橘色和红色等颜色。这是因为水温不同,使不同颜色的细菌生息,所以颜色也呈现同心圆的变化。大稜镜温泉的美还在于湖面的颜色随季节而改变。</p> <p class="ql-block">  水汽蒸腾,色彩斑斓,太美了,如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  绿色的山在大棱镜旁边的水中倒影,竟然变成了红色。夹在山与倒影中的彩泉更加妩媚,真是难以想象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从网上下载了一张从山上拍的大棱镜的全貌,无法形容的美。</p> 泥火山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8月2日来到泥火山(Mud Volcano),景区位于黄石湖的北面,是园区东部唯一的地热景区。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特色,这里大多是泥浆泉,几乎看不到彩色喷泉。</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进入景区不远就看到有热喷泉在喷发。</p> <p class="ql-block">  白烟袅袅</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搅拌锅(Churning Caldron),几乎变成快“开锅”的泥浆池,翻滚的泉水还真像是一锅粥在搅动。</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沿着游览栈道行走。前面就是泥间歇泉(Mud Geyser),这里很早前就是一个景色多变的喷泉,我们看到时,它很平静。</p> &nbsp; &nbsp; &nbsp; &nbsp;可以清楚地看到喷气孔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灰熊喷气孔(Grizzly Fumarole)是随季节和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地热地貌,中间的泥浆随着热气"扑哧""扑哧"的蠕动着。</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黑龙锅”都快干涸了</p> &nbsp; &nbsp; &nbsp; &nbsp;泥浆锅(Mud Caldron),形如其名 <p class="ql-block">  这两池子的浑水,不知叫什么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黄石公园就是一个地热博物馆,4天里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地热现象,欣赏感受了大自然造就了无与伦比、极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让我大开了眼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