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黄埭一日游记

新玩童

乡愁(代序)<br>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br>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br>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br>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br>离别后<br>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br>永不老去<div>——席慕蓉</div> <p class="ql-block">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七仙八姑”是黄埭中学66届初三/2班部分同学一个“白相”群,他们中离开故乡黄埭多则几十年,少的也有十几年了。这些年听说黄埭变化很大,姐妹们的思乡情结便愈发强烈。于是在上月22日,趁着天气不是太热,她们相约回故乡进行了“一日游”。</p><p class="ql-block">群名是我给取的,我带着她们游玩了十八年,海内海外跑了好多地方。这次回故乡,很自然是我组织了。</p><p class="ql-block">一日游的内容有两个:先是去评弹公园,再是回老街走走。</p><p class="ql-block">姐妹们老早就乘地铁4号线到龙道浜的,美英妹子有空也一起去了。7:35的822班车上,居然碰到了她们同班黄岳珍的弟弟夯男和我的老邻居曦华,说说讲讲好不快活,虽然座位没了有的人一直站着。</p> 落成不久、苏州唯一的评弹公园是目前最具文艺腔调的网红打卡点之一。这里既有吴侬软语、丝弦声声,又有苏式园林的静谧灵动。 姐妹们一下喜欢上了它。趁着阳光斜射不是太热,大家先在公园室外兜拍。 这里,白墙黑瓦、砖红色的木建筑搭配了蜿蜒的屋檐长廊。 镂空的花窗展现出了隐约之美。 五颜六色的花儿、或高或低的树木点缀其中,展现了公园的江南“范儿”。 <p class="ql-block">外面兜结束,进室内参观评弹博物馆。场馆的起名也很讲究:评弹公园因是“独一家”,所以冠名“苏州评弹公园”;城里平江路的横巷中张家巷早有“评博”,所以这里便冠名“黄埭...”了。</p><p class="ql-block">古城内外两个评弹博物馆,依我看是各有侧重,各有特色,这里不多述了。</p> 博物馆设有序厅、渊源、书目、流派、传播、乡土、关怀、宝物、发展等九个主题篇章,展示了江南文化、评弹历史渊源、评弹书目、评弹名家风采、黄埭评弹发展等内容。展馆融入了现代多媒体手段,打造出了全新的评弹视听体验空间。 <p class="ql-block">弹词开篇《杜十娘》的作者、老邻居朱恶紫夫妇照。他每年都写嵌名的春联送我们。</p> 评弹公园是今年端午节开园的,评弹博物馆开馆虽没几天,我却是第三次来了。 最后来到“百年书场”休息。感谢老同学才宝的女儿为我们拍下这张照片。小陈是镇里退休后继续聘用在这里发挥余热的。 上台“秀”一会! <p class="ql-block">评弹公园让大家收获了一份难得的惬意,接下要去对面的新黄埭大酒店吃饭了。在公园大门口合影留念。</p> 这次活动,仍缺了因病住院的雅雅(潘洪琪)。今年的5月27日我们还一块去新城花园酒店吃自助餐;9月6日姐妹们还一块去新鹿花苑探望了她,大家仍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在一起。万万没估到,雅雅竟然在4天后的26日,永远离开了爱着她的老同学们。 品味过“新黄埭”,我们去回味“老黄埭”了。 走过寺前墩,进入寺前弄。以前去潘阳东桥浒关,都要先走这里。 原王老二家的房子,修缮一新,粉墙黛瓦。大门上方是“永昌王氏”匾额,两侧悬挂着“三槐堂”大红灯笼。 透过三槐堂隔壁敞开的大门,看见了高如意、阿诺和小马。大家热情地打招呼,互致问候。 走过“钉搭栏杆”香花桥。看到被白水泥涂的桥堍栏石,心里很不是滋味。 站在香花桥上向东拍。 走过不存在了的“仙人脚印洪墓桥”,原来的马家里、西隆号和范家里,连同潘家弄,因黄埭中学创建四星级重点中学,都被拆光了。<div>一度是乡政府/公社/文化站所在地的原朱家里,被彩钢板围着。报载熙馀草堂要“修旧如旧”大修了。这些人是外地来参观的,镇有关负责人正指着效果图讲解。</div> <p class="ql-block">熙馀草堂斜对面、原“弹棉花阿八头”房址现在是盛建民的《埭溪书画苑》,门关着。有人在向别人介绍“盛静斋的哥哥.”</p> 中市桥上向西拍。 中市桥上向东拍。从这里到方桥,连绵的下岸房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被拆掉的。 费家弄旁我岳母居住的老楼房。 在塔桥浜沿河的亭子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亭子旁是一雕塑:翻开的书卷上是清朝乡人朱国骥写、歌颂黄埭的《柳枝词十二首》。</p> 接着去白果园。我们是走原来的供销社进去的,最早的门牌号码是“黄埭大街247号”,这里曾住着“72家房客”。从童年起,我在这门堂里生活了五十多年。 <p class="ql-block">走过暗暗的“黑弄堂”,右转是曾经的“天幔”。</p> 这口水井我吊过几十年的水。南面楼房是开篇《杜十娘》作者朱恶紫的子女翻建的。 邻居八旬老夫妻(薛、戴),他们有第四代了。 开挖这口水井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施工的路桥队师傅都在我们家“打盹”,我妈每天要烧好一大锅茶。 <p class="ql-block">八百年树龄的白果树依然挺拔,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白果树是黄埭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白果园三面高墙,一面是我家。大跃进大炼钢铁砌高炉,把围墙拆了;除四害驱赶麻雀,把白果树北面的竹林毁了。</p> <p class="ql-block">白果园西面围墙外是典当房子,大跃进拆掉后曾种过花和树,计划中的黄埭公园没建成,改为了大操场,竖起篮球架,难得有露天电影放。每逢放电影,我家大大小小十几只凳子和靠背椅子都会拿出来。文革时,大操场不时开“万人大会/批斗会”和 “最新最高指示”发布的庆祝会。</p><p class="ql-block">68年我们下乡插队了,我在文革中结识的不同年级的朋友,节时节日往往会聚合到我家。室内坐不下,就到后门的白果园里谈天说地,吹牛聊天。有时粮管所的“金嗓子”金涵,也会来唱上几首歌或几段戏。</p> 喜出望外,见到老邻居梁英了! 现在,我家住了半个多世纪的住房夷为平地了。 再走六房墙门去街上。<div>路过这里:这是许翠英家背后的院子。早先住着王三戒家、龚家、王乃文家,中医徐才林家等。后来住进了华家、冯家和李家。我幼时住在前面“徐仲寿”药店后面,往里走,走过灶间,就是这院。记得院中有一棵树冠很大的桂花树。后门有一棵瓜子黄杨。</div> <p class="ql-block">原来方桥北堍的范震德布店(后来百货商店)、埭川饭店等一排房子,一直被拆到河渎桥,成了停车场。</p> 河渎桥上向北拍,依稀可见埭北大桥。河岸东边是食品公司转制后的仰氏厂房,西岸通往河渎里。 <p class="ql-block">河渎桥上向南拍,记得转弯角址是徐祥华家,再过去是范大家了。</p> 向东走过和渎桥,下岸房子原来是日用杂品店,产权属于房管所,都被砖砌掉了。门面下一字长阵小菜摊。 黄家弄 后来的长乐茶馆和盛家小楼。 黄埭大会堂拆掉了,现在也是停车场。 <p class="ql-block">通向家具厂、大有厂、装卸社、农机厂和生产资料部的新民桥北堍,东侧是王伯英家。这些厂家和单位现在都没了。</p> 我在新民桥上向西拍。 新民桥上向东拍 <p class="ql-block">新民桥上向东南拍得原装卸社三层楼房和宝成桥。白色围墙上我曾受托用排笔写过“安全第一、谨慎驾驶”的红漆大字。</p> 新民桥堍斜对面后来的粮管所。 昔日水产站还被顾硕明“坚守”着,征得他同意而拍。 另一家小店,美英老同学、老同事阿巧的妯娌在里面。 走到安桥浜,在河滩上向南拍。印象中这里的水面最宽阔,水流最急。 安桥浜 原来的工商所,不知现在谁在里面。 对面开麻线店的李家房子,现在是箍桶店。这位师傅正跟别人“瞎攀谈”:“同学会他们喊的,我从来没去过”。我接他话言“你是哪一届的?一般我都认识,要么是68届的初中...”他回答道“被你说中,是的!”我再问“安桥浜里有个箍桶阿三,还在做吗?”他说“走了好多年了,现在做这的,只我一人。” <p class="ql-block">房管所造、黄埭街上再早的红砖住宅楼。静芬、瑞芳和阿巧都住过。我走在大家后面,碰到里面走出的剑德妹子阿六妹,站着交谈了会。</p> 又一家鱼具店,也是原水产站职工开的。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东,黄埭老街三里长呢!记忆中连绵不断的商铺和光滑滴溜的弹石路,理应是最值得品味的。很遗憾,场景已不再。进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樯倾楫摧。</p> <p class="ql-block">她们各自找到原来的居住地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我的老同学吴惠娟家,从小到大,她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p> “过了小猪弄口,前面就是浩场角!” 这是三/1班的张泉家吧?! <p class="ql-block">这家竹行算来开了五十年左右了,老板是和曾经的“曹操”(曹人俊)同样能说会讲、老黄埭都知道的大有厂外勤周志刚的儿子。</p> 炳炎家老房子不能不拍,他关照的,尽管已经卖给了国家。屋面塌了大洞,门也被砌没了。隔壁是沈炳魁老师家。再往东去是吴燕娟的家了。 通往河滩头的弄堂,我在庙桥堍第四片中学时,上下班都看到吴家的女婿在弄堂里进出,不是提水,就是洗衣。 在河滩头拍对面,原来的西泾郎蚕种场。 河滩头向西拍 河滩头向东拍,原来的庙桥早就拆了。现在有埭东大桥。 跑得累了,下午天又热。我姐的同学、静芬的朋友顾福明老夫妻,热情地让我们进屋休息了一会,还给茶瓶续水。 昔日油车弄。中间二层楼房是静芬女儿的婆家,现在上层出租,下面自用。 到陈林森家和薛志华家了! 小芳家到了!她的哥哥马仲方既是我老师,又是我同事。 百年老校黄埭中心,我们都是在这里读的。 学校东面房子,印象最深是两“黄”老师夫妇的家。<div>一条黄埭街走下来,除了有点累,心情压抑的很。故乡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了一些破坏,许多的惋惜、怀念、无奈和伤感,油然而生。</div><div>当我们尽情地创造和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多么希望更多地抢救那些正在消逝的乡愁,但有的东西“水都开到下丘去了”,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了。<br></div> 下午三点,我们过埭东大桥,在江南高纤乘上公交转地铁回苏了。 本篇结束,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