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茫茫秋渐凉

雅馨

<p class="ql-block">湿地公园、黄河岸边的植物中,让我感到亲切的是芦苇,最初几年,秋冬之季工人是要收割芦苇的。</p> <p class="ql-block">春来回暖,新冒出的一丛丛芦苇掀开落叶泥土、从枯黄的残根旁窜出,进入新的生命轮回。</p> <p class="ql-block">芦苇长得很快,下次散步它们已经一米来高,再去,已然三米开外,这已经是夏天了,郁郁葱葱、亭亭玉立的芦苇在近水的浅滩随风摇曳,那是一片连绵不断的绿。</p> <p class="ql-block">秋天不同的时间再去湿地公园,芦苇开花,结出芦棒,长如筷子,粗细犹如一根根鸡肉火腿肠,黄褐色、毛茸茸,在绿意尚满的苇叶中很是跳脱醒目,让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因为芦苇越来越多,便不再收割,任由它在萧瑟之季枯黄着。入三月,各种春花次第开放,芦苇仍没任何动静。四月底去河边散步,河岛上芦苇的杆茎、叶穗在暖阳下仍保持着去冬的枯黄,但栈道边的芦苇不经意间已经窜了老高,在干枯老茎的旁边恣意生长,常说的青黄不济对它们好像并不适用。</p> <p class="ql-block">国庆节再到湿地公园,远远看见最东端新建的几片坡地上白茫茫一片,啥时候这里有这么多芦苇?啥时候它们就长大了?抽穗开花了?</p> <p class="ql-block">公园管理特别人性化,平时关闭的几条道路打开,直通那一片雪白银亮之地,见此情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下就涌上心头,同时也想起了“如火如荼”。</p> <p class="ql-block">蒹葭这名字古意盎然,现在人很少这样叫,蒹葭并非等同于常说的芦苇,它是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是没长穗的荻,葭是初生的芦苇。蒹葭专指类似芦苇这样的植物的幼时形态。</p> <p class="ql-block">芦苇高大,白荻低矮,白荻介于高大的芦苇与野生茅草之间,大自然恒久微妙的潜移默化,说不定它就是不同植物嫁接后的物种。</p> <p class="ql-block">白荻得名是因为它的花是白的。荻花,在古人悲秋的诗词中常常出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荻花总与悲凉、萧瑟相连。</p> 而“如火如荼”这个词却又给人热火朝天的感觉。这个词的本义与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征讨晋国有关,吴军有红白方阵,红色方阵红盔红甲红马红旗帜红弓箭,一片火红。白色方阵犹如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形容军纪严整、气势如虹,以后引申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丝毫没有伤感颓废,而是打鸡血般的亢奋。 眼前的植物比芦苇低一些,比白荻高得多,更主要的它的颜值比前两者都高,它的叶子秀气、嫩绿,它的花穗白中透着嫩黄或淡粉、淡绿,似透出一股清香,附有一层光晕,柔嫩闪亮。 软件一识别,它的芳名叫“蒲苇”,这不就是《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蒲苇吗?刘兰芝把自己比作蒲苇,这蒲苇更添了美丽和坚韧,颜值品格双赢。 粉黛草让人迷离,不知不觉就会沦陷。 粉黛原意指白粉和黑粉,白粉把脸蛋涂白,黑粉把眉毛描黑,本来与淡紫粉红的粉黛草对不上色号。这不还有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吗?粉黛应该专指妙龄女娇娥。 女人迷恋着美丽粉黛草,男人长醉于温柔妩媚乡。 近些年,种草比种花时髦,尤其是粉黛乱子草、茅草、荻花、蒲苇一类,这其实是一种跨越千年的风雅。<br> 聆听一曲《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仿佛看到三千年前,一对青年男女邂逅于田间小路,相互倾心,淳朴率真……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br>有美一人,清扬婉兮。<br>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br>有美一人,宛如清扬。<br>邂逅相遇,与子偕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