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6.多米诺骨牌效应(系统内部连锁反映)</p><p class="ql-block">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强调的是事物间的传递性、连续性。</p><p class="ql-block">案例:有一次和男友的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所有人的女朋友都化妆了,只有妮妮是素颜的。男友当下有些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从那次开始,两人就时不时有些小的争吵,后来变成了大吵,最终两人竟以骂战结束了恋情。</p><p class="ql-block">27.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半途而废或求成心切)</p><p class="ql-block">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的现象。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很多人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p><p class="ql-block">案例:哆哆为了赢得游戏年度总冠军,没日没夜的打游戏,最终导致病倒在床而失去比赛机会。</p><p class="ql-block">28.超限效应(你说够了没有?)</p><p class="ql-block">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带给人们很多启示,如演讲时抓住听众的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有效的交流时间是30分钟内。此外,批评人适宜采取幽默式批评,且批评与鼓励应该同步。</p><p class="ql-block">案例:哆哆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被妈妈重复数落了半小时,也不听哆哆解释,最后哆哆气得摔门而出,半夜妈妈又不情愿地把他从同学家哄了回来。</p><p class="ql-block">有关行为处事的效应</p><p class="ql-block">29.空白效应(空白产生美)</p><p class="ql-block">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加深刻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案例: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p><p class="ql-block">30.拆屋效应(人们惯于接受折中)</p><p class="ql-block">指先提出很大、较多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最后使双方达成协议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案例:供应商一开始报价了一个很高的报价,并表示价格是底价了,当你表示已经有合作单位时,对方往往会给出一个很有诚意的惊喜低价。</p><p class="ql-block">31.登门槛效应(任务由易到难好推进)</p><p class="ql-block">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案例:嘟嘟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他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32.关系场效应(三个臭皮匠还是三个和尚?)</p><p class="ql-block">在角色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中,统称为“关系场效应”。增力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减力如“三个和尚没水喝”。</p><p class="ql-block">案例:熊和狮子联合捕到了一头鹿,在两者陷入长久的功劳之争时,昏迷的鹿醒来溜走了。</p><p class="ql-block">33.飞轮效应(万事开头难)</p><p class="ql-block">指做一件事一开始很难,可一旦我们挺过去这个难关后,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案例:嘟嘟创业前期,因为资金、人才等问题,发展艰难。后来慢慢步入正轨,资本厚了、招募到了优秀的人才,事业也越来越好,一天天壮大。</p><p class="ql-block">34.缄默效应(限于强迫过度谨言)</p><p class="ql-block">指在人际沟通中,由于担心对方权威或强迫等压力,人们大都选择缄默或者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p><p class="ql-block">即沟通中表面言语与真实内心态度不一致的现象。缄默效应容易导致沟通信息失真,因此,在组织管理与人际沟通中应尽量减少强制、压迫的沟通方式。</p><p class="ql-block">案例:教育督察员到某问题学校调研,召集教职员就学校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由于现场有“厉害”校长出席,部分年轻老师本来准备好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建议,却迫于于校长在场的压力而被迫选择保持缄默,或只挑选了一些轻微的问题进行讨论。</p><p class="ql-block">35.海格力斯效应(放下仇恨路路通)</p><p class="ql-block">是指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启发人们,人际之间不应该在仇恨上“火上浇油”,而是要学会放下。</p><p class="ql-block">案例:嘟嘟和哆哆由于误解或嫉妒,两人之间有了矛盾,这时,如果其中一方的报复心理加剧,会使对方相应扩大报复力度而陷入恶性循环。相反,如果双方能真诚沟通、消除误解,自然可以和乐相处。</p><p class="ql-block">36.蘑菇效应(职场新人被冷落)</p><p class="ql-block">指一个新进入者在一个组织里面临的怀疑、不公等遭遇,以及随后因表现差异而发展成被认可或被忽视的现象。其启示是在公司新人进入后,应该规避蘑菇效应的负面影响,避免该效应长期存在导致人才浪费、流失。[源于一个形象的比喻:“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p><p class="ql-block">举例: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p><p class="ql-block">37.酝酿效应(难题不决,放松找灵感)</p><p class="ql-block">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案例:你正为一个广告创意无法突破而焦急不已,这时女神对你说,“要不要去楼下喝茶去呀”,你欣然同往,没想到你们聊着聊着,灵感乍现,想出了一个令甲方爸爸都拍案叫绝的好点子。</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38.投射效应(以己度人)</p><p class="ql-block">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p><p class="ql-block">案例:衣食无忧、心地善良的妮妮总以为人们都是“正义和良善的”;靠权斗谋私发家的啖总则认为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私自利且天经地义"。</p><p class="ql-block">39.食盐效应(要智慧行善)</p><p class="ql-block">指好东西应当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如人常说的,锦上添花, 不及一次及时的雪中送炭。[原指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难以下口,后被引入教育学领域]</p><p class="ql-block">案例:嘟嘟的一个同事因为家中父亲生病,急需要借一笔钱回家,识趣的同事纷纷解囊救济,而唯独嘟嘟却希望凭借自己的关系帮助同事联系医院、医生,甚至还几次三番地要拉着同事去和医生聊聊...,</p><p class="ql-block">40.迟延满足效应(延迟满足更划算)</p><p class="ql-block">也称糖果效应。指为人们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的现象。心理学家还通过观察发现,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推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个性。</p><p class="ql-block">案例:在一个游戏中,桌上各放着两颗糖,如果小朋友能坚持20分钟,就能得到这两颗糖,如果不能坚持,就只能得到一颗,并且现在就能拿到,自律较好的小朋友(2/3)都会选择稍微等20分钟再拿,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生活中延迟满足也可以提升幸福感。</p><p class="ql-block">有关人际印象的效应</p><p class="ql-block">41.聚光灯效应(过于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p><p class="ql-block">又称焦点效应,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常表现为普遍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举例:假设给人一件颜色特别奇怪的T恤穿在身上,然后让他到一群人里面去走一圈,他一般会自认为有50%的人在关注他,而事实上只有20%的人而已。</p><p class="ql-block">42.黑暗效应(朦胧场景好约会)</p><p class="ql-block">指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案例:叫你大白天街上表白,知道为什么现在还单身了吧。</p><p class="ql-block">43.名片效应(一面遇知己)</p><p class="ql-block">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p><p class="ql-block">案例:经历几次面试失败的哆哆,在最近一次应聘之前,仔细打听了该公司老板的情况,发现这家公司的老板以前有着与自己相似的求职经历,于是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果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最终被顺利录用。</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44.人际吸引律(各种原因的相互吸引)</p><p class="ql-block">指因各种因素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p><p class="ql-block">人际吸引律分为以下六种:</p><p class="ql-block">接近吸引律(双方存在着诸多接近点,相互吸引)、互惠吸引律(双方因能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而相互吸引)、对等吸引律(因对方喜欢自己,而导致自己也喜欢对方)、诱发吸引律(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等引发的吸引)互补吸引律(双方因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互补时,而引发的相互吸引)光环吸引律(因能力、特长、品质或社会知名度高等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p><p class="ql-block">案例:一次活动中默默与你相聊甚欢,对你赞赏有加,于是你也表现除了对他的好感,结果你们都加了微信,成了好朋友。</p><p class="ql-block">45.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p><p class="ql-block">也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效应。指人们通常对一个人最初接触时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此人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p><p class="ql-block">案例:如小销售新手哆哆,谈业务时总是衣冠整洁、谈吐细致礼貌,虽然有些技术细节不熟,但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深得客户好感,也让他顺利签了单。</p><p class="ql-block">46.近因效应(新印象是可以塑造的)</p><p class="ql-block">也称为“新颖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新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对他人最新的认识掩盖了以往形成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p><p class="ql-block">案例:毕业后10年未见面的老同学,聚会上你一眼就认出了她/他;而且最熟悉的记忆除了最要好的时刻,多半是临别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47.刻板效应(湖南人爱吃辣)</p><p class="ql-block">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p><p class="ql-block">案例:基于对博士“学识渊博”的印象,人们一般认为博士肯定无所不知,或者一定写字很漂亮,其实多数博士更多的是在一个领域的专注精通,而不是常人以为的知识广度的积累;而且也不一定就写得一手漂亮字呢。</p><p class="ql-block">48.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p><p class="ql-block">也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根据自身的个人喜好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使得最终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案例:俄国作家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并和她闪婚。婚后才发现两人差别巨大,当普希金每次与她分享自己的诗作时,她总是毫无兴趣、心生排斥,相反却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豪华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就此陨落。</p><p class="ql-block">49.多看效应(日久生情)</p><p class="ql-block">也称曝光效应,指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案例:你天天跟公司小姐姐(或小哥哥)一起打羽毛球、一起上下班、还常周末逛街,嗯...然后竟然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50.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p><p class="ql-block">也叫“磁铁效应”,指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案例:公司一开始程序员基本都是男孩纸,时常加班让大家十分痛苦、颇有怨言,后来公司招聘了很多女纸程序员一起加班,男程序员竟然没再抱怨,有时还主动延长加班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