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167efb"><b>秋日天高风亦轻,淡淡流云笑意盈。2022年10月3-8日,广东省王联新名教师工作室迎来了新一轮的网络研修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探索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工作室成员教育教研水平,本次研修活动工作室邀请了多位生物学重要研究领域的专家担任主讲,同时也安排了工作室成员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收获。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不少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慕名而来,主动放弃假期休息的机会参加线上学习,体现了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广东省的示范辐射作用。<br> 10月3日,工作室学员们上午自学《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下午自学《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br> 10月4日上午,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王联新老师感谢讲座专家为本次研修的精心准备,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了具体研修要求,希望工作室成员们能珍惜本次研修机会,通过研修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成为所在地市甚至是广东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教师。</b></font> <font color="#b06fbb"><b>张平教授的专题讲座</b></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课外科技活动专业知识培训—蘑菇栽培技术》</b> <font color="#b06fbb"><b> 张平教授介绍</b></font> <font color="#167efb"><b>上午,张教授的讲座《课外科技活动专业知识培训—蘑菇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蘑菇基础知识、菌种制作技术、蘑菇栽培流程以及课外活动实例。张教授讲解深入浅出,首先为我们详细科普了蘑菇的基础知识。蘑菇(mushroom) 又称蕈菌,是指那些具有子实体并可资鉴别的大型真菌,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蘑菇属于真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器官,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除了蘑菇的形态结构、我们还学习了蘑菇的营养方式、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以及发育所有所需环境条件。然后,张教授带领我们学习了菌种制作技术和蘑菇栽培流程。菌种是指食用菌、工业菌、农用菌的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的制作流程、菌种生产所需设备,菌种所需培养基配方知识丰富多彩。蘑菇栽培的过程就是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环境条件,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再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促进子实体发育。 最后,张教授为学员们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两个非常实用的两个实例:金针菇子实体培养和平菇菌种组织分离。讲座后,学员们踊跃向张教授提出问题,张教授一一作出细致的答疑,大家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期待下次还能有机会向张教授学习。<br>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学员们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张教授丰富的专业理论和课外活动经验,正好可以为大家借鉴和引用,结合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把开展课外实践及科技活动真正的落到实处。</b></font> <font color="#b06fbb"><b>讲座要点1</b></font> <font color="#b06fbb"><b>讲座要点2</b></font> <font color="#b06fbb"><b> 许敬良老师的专题讲座《关于双新的思考和应对策略》</b></font> <font color="#b06fbb"><b>许敬良老师介绍</b></font> <font color="#167efb"><b>下午,许敬良老师的讲座《关于双新的思考和应对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一、关于双新的思考: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素养单位和双新对老师提出的挑战;二、应对策略:理解新课标新教材、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善于创新、突破自我、反思感悟总结提升,以及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br> 双新是在高中阶段由国家主导的新课程和新教材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改革举措。首先许老师提出新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素养本位,其中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真实情景是任务载体,领域知识是必要基础,学习方式变革是实现途径。然后许老师指出,“双新”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挑战1. 思想性——对老师政治素养的挑战,即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挑战2. 跨学科——对老师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检验;挑战3. 核心素养——对老师终身学习能力的挑战; 挑战4. 实践应用——对老师知识整合能力的挑战; 挑战5. 教学评一致——对老师准确施教能力的挑战 “唯分数”。面对双新教育改革,挑战与机遇并行。最后许老师向大家列出了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策略1. 充分理解新课标新教材,比如对新旧教材的理解,例如整合、优化学生活动,将老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模型建构”“模拟探究”等整合为“探究·实践”;将“资料分 析”“资料搜集与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整合为“思考·讨论”;策略2.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包括重视单元教学思想、重视教学设计、聚焦核心概念重视情景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策略3. 善于创新、突破自我,包括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磁铁会影响根的向性生长吗?顶楼教室闷热难耐如何解决?白色洋葱如何观察叶绿体?水培萝卜可以长好吗;诱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磁铁影响根的向性生长?天台绿化如何解决降温、承重和漏水问题?白色洋葱能否变绿?如何变绿?萝卜水培可以生长的好吗;善借助于高校资源、科协资源、学校资源和教研资源,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参赛;策略4.反思感悟总结提升,包括每一节课都是有缺憾的,每一次探究都有待完善,每一单元都有其编写思想;每一学年都值得好好反思;策略5. 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br> 许老师的讲座不但大大丰富了学员们对双新理念的认识,还针对挑战,给予大家行之有效的启示和引领,大家听完后醍醐灌顶,胸有成竹,信心百倍。感谢为学员们精心准备讲座的徐老师,大家收获满满! </b></font> <font color="#b06fbb"><b> 讲座要点</b></font> 学员们认真学习 <font color="#167efb"><b>本次研修活动,为新课程、新教材的顺利实施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工作室主持人王联新老师的悉心指导,专家们理论及实践的技术赋能和智慧引领,大大推进了工作室成员们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是国之利器,百年大计的重中之重。成员们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和改革,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富有崇高情怀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为广东教育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真实落地贡献力量! </b></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span></div><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好蓝图已绘就,砥砺奋发正当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笃信未来,笃行致远。</div></font> <b>撰稿人: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曾露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