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是我家“老寿星”,享年101岁 。 期颐之年,曾有记者登门采访她的“长寿秘笈”,母亲笑着说:”我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哪知道什么‘秘笈’!”</p><p class="ql-block">母亲虽不谙养生之道,却历经沧桑而安度百年。回忆她的人生往事,能从中捋出一些益寿道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0年代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担任居民小组长一干就是十几年,对服务居民大小事都乐于操劳。曾经有位女邻居与分居两地的军人丈夫产生隔阂、想要离婚,母亲得知后苦口婆心进行劝解,看到他们重归于好非常欣慰。对家人,母亲总是掛记在心、关爱有加。我在三线工作十几年未记得给自己过生日,但每逢这天,远在家乡的母亲却总要与亲人们一起为我庆生。善良是开在母亲心中的花,让她在关心帮助别人时也从中得到快乐、收获福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0~1970年代母亲担任居民小组长,热心为群众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邻里长期相处难免“牙齿咬着腮帮子”,每遇此情母亲总用宽容化解,从未红过脸。记得小时侯我帮她拉风箱做饭,被邻居不小心用热粥烫伤后背。那位邻居很惶恐,母亲却平静地说:“不要紧,又不是故意的!”她找来香油涂在我背上,让烫伤慢慢痊癒。 母亲常说:“世界上人心最大,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她秉持平和心态,用宽容化解了许多烦恼,以笑容结成无量喜缘,在街坊中口碑很好。在家里,她将宽容之心化作挚爱与默默奉献,赢得亲人们深深的敬仰与爱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92年,80岁的母亲与亲友们一起游览崂山</span></p> <p class="ql-block">父母育有6个子女,买菜做饭、缝补浆洗、拖儿带女主要靠母亲承担,繁杂的家务使她养成黎明即起、辛勤劳作的习惯。儿时清晨,我常被她做饭的风箱声从梦里唤醒;她高龄之际拂晓手杖拄地的哒哒声,成为催我早起的“铃声”。长年家务劳动是母亲的“保健运动”,使她不断得到活动,生活辛劳但充实愉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0年代,60多岁的母亲看护大孙女</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不算健壮,中年起就受一些慢性病缠绕。她从容面对,该干啥干啥,必要时就去医院治疗。73岁因胆管堵塞她做第一次手术,取出8颗结石;86岁又开刀摘除了胆囊。晚年,高血压、冠心病、胃炎、胆管炎等如影随形,但这些并未影响她的正常生活。母亲坚信“人是铁饭是钢”,不因病而偏食减饭,天天都吃煮鸡蛋。伴病如友和均衡饮食,使她避免了过度医疗,保证了身体所需营养,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生命活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09年,98岁高龄的母亲精神矍铄地参加小孙女的婚礼</span></p> <p class="ql-block">一言以蔽之,“善为本、心能容、体常动、病不忧、食均衡”是母亲昭示的一些重要益寿道理,姑且当作她的“长寿秘笈”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的母亲花 萱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