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柳州”之网游广西融水老君洞景区(佘梓慧)

柳城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b><font color="#167efb">国庆期间,我在家通过网络“老君洞VR导览”游历了一遍老君洞景区。通过游览,了解到老君洞的园林宗教设施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唐宋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在洞内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游记、碑刻、摩岩刻一百多处,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宋太宗亲颁"御书碑" 120 轴藏于洞内,并敕封老君洞为"真仙岩"。</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 老君洞景区原建有规模完整的三清殿、御书阁、紫薇阁、报恩寺、岁寒轩、鸿音楼、麓石塔、清风亭、望远亭堤五百罗汉丰都山等亭台楼阁以及老君天然钟乳石像等。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景点设施已遭毁坏,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进行修复,开发了隐仙洞、水月洞、羊角洞,并新建了盆景园、桃花园、荷花池、徐霞客雕像等供浏览观光。</font></b></div> <b><font color="#167efb"> 通过游览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历史,了解到他曾在融水逗留十六天,在此老君洞住了13天,这是他30年旅行生涯中在一个洞内住得最久的一次,他高举火把进洞览胜,遇到一条头尾钻到石下的巨蟒拦路,他抬脚跨过,蛇蟒竟纹丝不动,可见暗洞幽深。站在洞内溪流的中段,可以看到真仙岩的前门和后门,都是由山石自成方圆,阳光照耀在小溪的两头,仿佛两轮皎月跃出水面。这“水月洞天”的壮观,使徐霞客不禁赞道。此景为古融州当之无愧的八景之首也。该景亦为徐霞客先生倾倒叫绝为:“洞顶双明”摘其游纪文:“从其中遥顾溪之两端,其出入处俱一望皎然,收一洞之大全,为众妙之独擅,真仙为天下第一也”。并当即感叹:“仰瞩洞顶,益觉穷峻,两崖石壁,劈翠挟琼……明光皎然,彼此照耀……人耶,仙耶,何以至此耶,俱不自知之矣”“真仙为天下第一,此景真仙第一也!”生动描述了老君洞山光水色及传奇神话。</font></b> <b><font color="#167efb">宋徽宗时期,贪官蔡京勾结宦官独专朝政。蔡京为了自己把持朝政,就给反对他的司马光、苏轼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佑奸党"的帽子,在德殿门外树立"党人碑",上面刻写三百零九个党人恶名,昭示全国。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允许,不得内徙。<br> 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并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br> 九十三年之后,当年被列为元佑党人之一梁焘的曾孙梁律,根据家藏碑刻拓本重新刻制了一块碑,它是现存两块的元佑党籍碑之一,对于研究宋代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具有很重要的价值。</font></b> <b><font color="#167efb">老君洞又名“真仙岩”,位于广西融水县,相传太上老君南游至此,化身为石,永留洞中,因此而得名。很早以前这里就成为全国道教圣地“三十六洞天”之一,是宣传道教文化的圣地。</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 洞内满壁石刻,仅仅宋碑就有17块之多。其中岳飞麾下独臂将军王佐所题的“真仙洞”,字径尺半,笔力挺拔。南宋状元张孝祥题刻“天下第一真仙之岩”,明代徐霞客曾经到此居住了13天,并写下了一万多字的游记。</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 张孝祥(1132~1169) 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父祁,曾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张孝祥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数千言,顷刻而就。16岁就通过了举人考试。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对时,考官原拟一甲第一名为秦桧之孙秦埙,张孝祥列第二。高宗见秦埙文章尽是秦桧说过的套话,而另有一卷,文理精妙,加之一手遒劲的颜体字,大加赞赏,遂定为首选,将秦埙放置第三。张孝祥考取状元后。因力主抗金,反对议和,上疏为岳飞平反,忤怒了秦桧。父亲张祁也被诬告谋反入狱,直到秦桧死后才获释。</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词人。其词学苏轼,为宋朝豪放派重要作家。</font></b><br></div> <font color="#167efb"> <b>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br>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br> 2022年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b></font> <b><font color="#167efb"> 一座老君洞,一部融州史。老君洞是融州古八景之首,堪称“水月洞天”。游历其间,风景秀美,历史丰富的石刻、徐霞客的身影、多样的游览项目历历在目,令人流连忘返。找个时间一定要到融水老君洞亲身体验一次!</font></b>